2022年,中国车企到底谁赔谁赚?

过去一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5320亿元,同比增长1%,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话形容,“去年太惨了”。


2022年,汽车行业经历了缺芯、上游原材料涨价、疫情停工,也迎来了新能源汽车爆发,同时又见证了新能源汽车购置中央财政补贴的结束。


该如何评价过去一年的中国汽车行业?看了几家车企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后,只能说“车企的悲喜并不相通”,有车企摘得新能源汽车销量桂冠,有车企连亏了三年。


目前,已经有十余家上市的中国整车企业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财经汽车统计整理了其中有乘用车(轿车、SUV、MPV)业务的10家车企的业绩预告。


它们分别是:比亚迪、赛力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江铃汽车、北汽蓝谷、力帆科技、海马汽车、众泰汽车、江淮汽车。


上述10家车企中,共有5家车企净利润为正,分别是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江铃汽车、力帆科技。


不过,如果将整车企业和锂矿企业的2022的业绩预告对比看,或许会更有趣。以锂矿企业龙头为例,天齐锂业预计2022年归属净利润为231亿元至256亿元,同比增长1011.19%-1131.45%。


这意味着,吭哧一年卖出180多万辆汽车的比亚迪,过去一年赚的钱只是天齐锂业的七成左右。


卖车的没搞矿的赚钱,在这背后是新能源汽车热销下,汽车电池原料锂碳酸锂等供需的错位:需求持续上涨,产能建设与释放进度却相对滞后。再加上锂矿资源严重依赖进口,下游缺乏议价能力,综合造成了2022年锂价格上涨,利润暴增。2022年9月,电池级碳酸锂报价突破50万元/吨,一路攀升至60万元/吨,直到11月份才开始逐步回调。


这使得新能源车企普遍面临走量不赚钱的难题,也成为财报数字错位的一大原因。但在这一共性问题之下,各家车企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也面临着自己需要突破的挑战。


01盈利方

长安靠自主品牌赚钱,江铃赚钱不靠卖车


如果按照归母净利润金额大小排序,五个盈利车企分别为比亚迪(160 至170 亿元)、长安汽车(73至87亿元)、长城汽车(82.79亿元)、江铃汽车(9.15亿元)、力帆汽车(1.5亿元)。


比亚迪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预计营收突破4200亿元,同比增长94.35%;归母净利润160-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扣非净利润151亿元-163亿元,同比增长1103.55%-1199.20%。


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背后,是比亚迪破纪录的新能源汽车销量。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186.85万辆,比特斯拉多了约55万辆。


如果车企有热搜榜的话,比亚迪将是长期盘踞榜首的车企之一,另一家是特斯拉。所以比亚迪的业绩预告也不免要和特斯拉比较一番。


虽然比亚迪销量超过了特斯拉,但盈利能力还差点。2022年,特斯拉营收81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97亿元),归母净利润12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7亿元)。这意味着,特斯拉的净利润大概是比亚迪的5倍。


提升单车利润成了比亚迪眼下正在做的事。解题思路无非两种,一种优化生产工艺和供应链,降低现有车型制造成本;而是推出售价更高的车型,单车售价更高,才有更多利润空间。对于后者,比亚迪过去一年多推出了腾势品牌的MPV D9,均价超过40万元;还推出了售价百万元的高端品牌仰望汽车,并发布了仰望两款车型U8和U9。


长安汽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也在翻倍,73至87亿元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105.49%-144.90%。和比亚迪不同的是,长安汽车既有自主品牌,也有合资企业(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不过目前长安汽车赚钱不靠合资,靠自主。


“长安的自主品牌持续向好,销量占了整个集团的近80%,利润占到85%,这在中国绝无仅有。”面对2022年长安汽车的销量情况,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今年1月公开表示道。


产销快报显示,2022年长安汽车卖出了234.6万辆汽车,其中自主品牌187.46万辆,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汽车又有27.12万辆。


▲ 长安汽车2022年销量 图源:企业产销快报


长城汽车和长安汽车的预计净利润较为接近,为82.79亿元,同比增长23.09%。长城汽车还在业绩预告中特别提到了2022年全年营收,虽然同比去年只增长0.69%,达1373.51亿元,但却了长城汽车创历史新高。


有意思的是,虽然长城汽车的净利润和长安汽车接近,但销量上却差了一倍。2022年,长城汽车卖了106.75万辆汽车,净利润为82.79亿元。但长安汽车却要卖出双倍数量的车,才赚到这么多钱。由于业绩预告内容有限,更多信息可等正式业绩报告公布后再进一步探讨。


▲ 长城汽车2022年销量 图源:企业产销快报


从归母净利润看,江铃汽车比力帆科技多赚了6倍,前者赚了9.15亿元、后者赚了1.5亿元。可一旦查看扣非净利润,谁在搞汽车主业,谁在搞副业便一目了然。


江铃汽车赚的钱不是靠卖车得来的。江铃汽车扣非净利润为-2.3亿元,这意味着,主业汽车业务并没有为企业带来盈利,而是通过政府补贴、收租等方式增加利润。


江铃汽车在业绩预告中写道,2022年,公司收到的计入本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约为 9.43 亿元,青云谱工厂土地及地上建筑物处置带来的收益约为 3.94 亿元。上述两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冲抵了江铃汽车销量下降、原材料及芯片成本上涨所导致的利润下降。


对比来看,曾在破产边缘的力帆科技,开始认真卖车了,甚至还小有起色。


力帆科技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400万元,同比增长170%左右;扣非后净利润30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649.95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销量上,2022 年力帆共卖出了 28.2万辆整车,其中包括7.72万辆SUV。其余为轻型客车、卡车和皮卡。


从濒临破产到如今有了些盈利,力帆发生了什么?


两年多前的2020年8月6日,力帆集团宣布资不抵债,申请破产重组,同年12月,力帆与吉利控股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双方各占比50%。2021年1月26日,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并且引入吉利首款换电型汽车枫叶80V。


值得留意的是,在胶着的新能源汽车竞争赛道上,双方找到了一个特别的切入口:吉利汽车吉利汽车与力帆科技共同出资组建了睿蓝汽车公司,睿蓝汽车董事长、CEO娄源发公开表示,睿蓝汽车拟成为换电轻出行普及者。目前,睿蓝汽车在to b出行端,以枫叶品牌与曹操出行深入合作,打造适合网约车使用的特定车型;在to c私家车端,以睿蓝品牌,不断推新,睿蓝9为代表的可支持换电车型已陆续上市。


对于2022年的业绩预增,力帆科技给出了三点原因。一是公司汽车业务逐步恢复,产销量同比增长;二是公司全面提升经营管理质量,管理费用减少,破产重整前形成的部分对外投资亏损减少;三是受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汇兑收益增加。


02亏损方

赛力斯卖多亏多,代工车企并不赚钱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