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投报表的虚与实》(城投报表的虚与实)中,我们分析了城投报表可能存在“虚”的一些情况,其中包括可能潜藏隐性负债。而在潜藏隐性负债里头,对外担保是最常见的情形,因为对外担保而翻车的城投风险事件也不鲜见。
因此,对外担保风险也成为了日常城投个券信用风险分析里的一个重要关注点。这里,我们对城投的对外担保再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梳理,并结合个券的实际情况举例加以说明。
一、那些年,因对外担保而“翻车”的城投
对外担保可能对平台的信用资质产生影响,导致估值风险甚至信用风险,过往其实也发生了不少对外担保引发的风险事件。
1、绵阳科发
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曾经对民企四川绵阳好圣汽车公司13.82亿元的贷款提供担保,后来该公司经营不善,贷款出现了逾期,绵阳科发在政府的协调下和债权银行达成了债务和解,并对和解后的债务进行了代偿,在此之后公司对波鸿-好圣系公司的资产债务进行了重组,耗时数年。
在对外担保出现风险事件后,公司当时存量债券12绵阳科发债估值大幅调整,后续虽然还陆续发出了一些债,但受到担保事件的影响,不得不承担高额的融资成本,可以说绵阳科发在好圣系公司的对外担保风险事件中深受重伤。
相比之下,鄂尔多斯东胜城市建设开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比较惨了。他担保的“12蒙恒达”私募债的发行人违约,无力偿还2亿元的债券,东胜城投本应该承担担保代偿责任,可惜实力不够,并没有对这期私募债履行代偿责任,并被投资人起诉,12东胜债估值也是大幅调整。因为12蒙恒达是私募债,该笔私募债后续是否兑付不得而知。好的一面是,12东胜债最终是安全兑付了,因为它是企业债!发改委的实力还是杠杠的。不过,东胜城投再也没法发债,彻底退出了债券市场。
2、南京新港
去年比较出名的可能就是南京新港对南京建工产业集团(也就是丰盛集团,债券已违约)的担保。因为丰盛没有偿还信托的借款,信托就把南京新港下面的上市公司南京高科的股权给冻结了,南京新港给丰盛担保的事情也就暴露出来。
这个事情出来之后还是比较热闹,卖方和主承也组织了多次调研。这个事情到现在也没有解决。评级机构也把南京新港列入评级观察名单,后来又先后移出来,怎么说新港还是南京正经的大平台。这个事情出来之后,新港就没有在公开市场再发过债了。
3、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票据
前几年国家为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想着资本市场也得出份力吧,于是搞了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票据这个品种,就是把几个小微企业凑一块发个债,再找一个担保机构或者平台进行担保,实际上投资人最后还是看担保,类似于把线下的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标准化,搞成一个债券。
但是由于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太差,他的资质是很难达到债券投资人的要求,最终就是把宝押在了担保方的身上。政策的想法是好的,但其实比较脱离实际,这种方式没有可持续性,最终的结果也是一地鸡毛,这里头很多是靠担保方代偿的。这个品种现在已经没有了。
案例:13云中小债
13年4月22日,云南维和药业、云南天浩稀贵金属联合其他四家公司发行了中小企业集合债,规模4亿,期限6年,由昆明产业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对本期债券提供全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后来维和药业、天浩稀贵金属两家公司没办法还钱,昆明产投就履行了代偿责任,为这两家公司代偿本息合计11,549万元。代偿之后昆明产投也积极追偿,目前最新的公告是为维和药业代偿的7245万元已经追回。
二、外担保分析的维度
其实,无论是什么报表科目或者事项,大致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绝对值、相对值、变动情况、构成情况。也就是说,会看下这个科目(事项)的绝对数值、相对比重,从量的方面来判断该事项的重要程度;
从历年同一科目数值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该科目(事项)的发展变化趋势,从时间的纵向维度来判断所分析的对象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在恶化;
根据该科目(事项)具体的结构构成、明细情况来分析该科目(事项)中最重要的影响变量,这样有助于抓住核心矛盾。
那么,对于对外担保,会关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看下绝对金额的大小;二是看下相对值情况,一般考虑的是对外担保比率,也就是对外担保总额/净资产,通过绝对值和相对值两个方面来判断对外担保事项是否构成了影响标的个券信用风险判断的重要事项;
三是看历年(一般是近三年)对外担保绝对额和相对额的变化情况,看对外担保是在收缩还是在逐年增长,或有负债风险是在升高还是降低;
最后是看对外担保的具体明细,包括担保对象、担保金额、担保期限、和担保法是否有股权关系、是否有反担保措施、是否有政府相应的补偿政策等,结合前面担保数值的分析来判断该公司对外担保的实质性风险。
结构分析是比较重要的,比如同样两家公司,对外担保都是50个亿,担保比率都是20%,A公司主要是给当地的国企和大平台担保,B公司主要是给当地的民营企业担保,那么显然B公司面临的代偿风险更高。重点关注最大的几笔担保、关注对民企的担保、关注对小平台的担保、关注对担保期限比较长的担保等。
通常,评级或者募集说明书披露的对外担保并不是最新的,比如现在新发券至多是更新到930的数据,所以在分析的时候在参考募集资料的时候,尽可能让企业提供最新的对外担保明细,或者就一些重要的对外担保对象向企业做更深入的了解。
三、对外担保的主要情况
根据对外担保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当然,一个平台的对外担保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的混合,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将其进行了分类。
第一,主要是对平台、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担保。有的区域可能是一个大平台发债,很多小平台不发债,通常大平台会对小平台的银行借款、非标融资等进行担保,这样大平台是用自身的信用为不发债的小平台进行了背书。
这里引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常用(地方政府债务+城投有息负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个指标来衡量区域的债务情况,但是当一个地区大部分平台不发债,只有一两个大平台发债的话,那么实际上小平台的有息债务是不在这个指标里面反映的,但小平台的有息债务仍是有一定政府信用背书的,这样该区域的债务率可能存在低估。
有的区域可能是存在较多的平台之间的互保,比如重庆地区的平台,同一个区域之间的几个发债平台往往会进行互保。这是重庆地区平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平台互保比较多,类似的还比如南京江宁地区的平台。
此外,经常会看到对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担保。我估计很多情形是因为医院、学校等事业单位通常是融资租赁的借款人,地方政府通过他们来进行融资,平台对这些单位的融资租赁借款(当然也可能是银行借款)提供增信。
总体看,该情形下对外担保的风险主要是看对外担保的规模。规模比较大且对很多小平台进行担保/互保,那么是有一定的或有负债风险的。尤其是平台之间的互保,可能会放大区域的债务风险。
第二,对外担保中有较大比例的对民营企业的担保。比如园区平台,为了招商引资等原因,会对区内的民营企业提供担保。如果对外担保中出现民营企业,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往往对民企的担保存在较大的风险,这个需要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需要和企业了解详细的情况:
包括该笔担保发生的背景,是否有政府方面的要求,民企是否有提供相应的反担保措施,最新的余额是多少,担保到期后是否会续作,未来对民企的担保是会增加还是减少,该民企自身的经营状况如何等。
不过,通常这种都是一些小民企,可能基本没有发债历史,也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具体的资料无法判断其自身资质,这类小民企自身经营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差,因此潜在的代偿风险是较高的。
第三,对外担保主要是平台从事的担保业务所产生。有的平台会从事一些类金融业务,包括担保公司、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可以笼统地把担保、小贷、融资租赁统一来看,当做广义的“担保”风险敞口。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了解类金融业务在公司业务中的比重、公司类金融业务的定位、风险控制措施等。不过,平台公司的类金融业务一般就是针对他的业务覆盖的区域,针对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小,还是存在较大的风险的。
第四,政策性的对外担保。政府指定公司提供一些对外担保,往往政府也会提供相应的风险补偿措施,比如对发生的代偿损失进行补偿等。这种政策性对外担保平台往往是履行政府的意志,对特定的行业的融资提供增信(比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且政府对平台此类担保有对应的风险缓释措施,因此,该类担保政策属性较强,一般而言风险相对较小。
第五,纾困/扶持类对外担保。有些企业在当地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无论是税收、就业等,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政府有时候会让平台为该类企业的融资提供增信或者在其经营、融资出现一定困难的时候提供帮助。
如果是扶持类型,要看被担保对象的经营情况,政府是否会给平台提供相应的风险缓释措施等;如果是纾困类,由于对方可能多少已经出现了问题,这样平台介入的时候(不一定是担保,也可能是其他形式)实际上就面临着风险,就看政府协调支持的力度以及困境企业相应的增信措施。纾困类的案例如济宁城投入股如意集团对其进行救助。
四、分类型举例
例1:主要对平台、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担保
某平台披露,截至2018年末,公司对外担保金额为28.92亿元,对外担保比率为32.25%,无论是金额还是相对数来看都比较大。担保对象主要是国企及事业单位,84%担保金额没有采取反担保措施,或有负债风险较大。具体的对外担保明细如下:
从明细可以看出,担保对象主要是国企、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其中有两家民企,不过合计金额大致是1.45亿,相对比较小。最大的两笔担保是对当地国企永安市嘉和投资有限公司(永安市财政局持股100%)和永安市燕江水务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直接股东是永安市灌区水利管理站,持股17.5%,永安市自来水公司持股7.5%,中国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有限公司,持股75%,农发基金应该是明股实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应该是永安市财政局)的担保,金额分别是13.4亿和3.7亿。这两个国企没有发过债,属于当地大平台对小平台的担保。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