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包括中国核电在内的三家公司将对中核租赁进行注册资本增注,增资金额为18亿元。
目前,中核租赁注册资本32.48亿元,增资完成后,中核租赁注册资本将超50亿元。50亿元的注册资本,即便放眼整个租赁行业,也属于前列,更加牢固稳定的资金基本盘,对于中核租赁后续业务的开展将是极大的助力。
与此同时,开年以来,包括山西金租、交银金租、茅台租赁等在内的一众租赁公司,纷纷加入增资队伍。增资潮不断,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大家对行业发展前景的看好,这对行业有效抵御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提振信心将有极大助推作用。
同心圆发展,集团内外双循环
中核租赁成立于2015年12月,是中核集团旗下从事绿色租赁并拥有核电设备资产的租赁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12.27亿元,净利润2.7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54%、33.66%。
作为产业能源系租赁公司,立足集团,聚焦集团主业,践行产融结合,是此类租赁公司普遍定位。中核租赁也不例外,但在共性之下中核租赁也在着力打造自己差异化竞争优势。
据其2023年评级报告显示,2022年,中核租赁新增资金投放中集团内和集团外业务占比分别为63.73%和36.27%,其中集团内新增投放占同比下降17.83%。另外,截至 2022 年末,中核集团外市场化业务租赁资产余额占比为 31.81%,其中集团预收购项目占全部集团外业务的比例为 9.67%。
换言之,中核租赁并没有将自己完全束缚在集团内业务,也在通过积极接触集团外业务,感知市场,推进集团内外业务的双循环。相较于外部金融机构,中核租赁也正发挥自己独特的产业背景金融视角,为其背后的中核集团寻找战略机遇。
通过此次增资,中核租赁无论是推动自身发展,还是助力集团开拓,都将展现出更强劲的势头。
深耕绿色,产业能源系租赁齐发力
能源是世界的焦点,而产业能源系租赁是租赁行业的焦点。
当下,我国绿色租赁已进入发展快车道,以中核租赁、国网租赁、华能租赁为代表的产业能源系租赁,在该领域已形成了不俗的竞争力。
截至2022年末,中核租赁新能源相关的租赁资产余额为 268.91 亿元,在全部租赁资产余额中的占比 94.90%。此前,在6月中旬,中核租赁发布了首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提出“红色基因、绿色理念、蓝色动力”的战略指引,也是中核租赁深耕绿色的重要体现。
华能租赁,重点拓展清洁能源行业,风电及水电板块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业务范围覆盖全国。截至 2023 年 3 月末,公司应收融资租赁款中清洁能源类占比达99.28%。
华电租赁,2022年新增租赁业务投放规模超过200亿元,新增绿色租赁资产超过70%,总资产规模超400亿元,风电、光伏、水电等绿色租赁资产余额过半。
申能租赁,截至2023年6月末,申能租赁累计为集团48个新能源项目提供了135.46亿的资金支持,累计装机容量超3.31GW;集团相关业务占比97.62%,绿色租赁业务占比达90%,直租占比近80%,业务遍布全国19省市。
中广核租赁,截至2022年底,中广核租赁服务光伏、风电装机规模近5.84GW,在新能源车、海工装备、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等新业务领域累计投放超9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四月,国能租赁也在天津市金融局的支持下,增加注册资本40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达70亿元。增资后,国能租赁将继续为在新能源、水电、运输、科技环保等领域板块深入服务。
在推动绿色租赁发展的路上,各家产业能源系租赁做到了先行先试,并成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主力军。未来,绿色租赁发展必将迎来更多的机遇,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