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城投较多的租赁公司几乎都扎堆在这,其中多少业务涉及到隐债?

来源:租赁圈子
作者:圈总

01 / 引子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

精心挑选了涉及西北兰州、西南兴义、华东湖州、中部豫湘赣地区的8个案例,杀鸡儆猴。共追责了36名责任人,一众区长、财政局局长、城投公司董事长被予以开除党籍、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政务记大过、党内警告、政务降级、政务记过、政务警告、批评教育、诫勉等处分。


2017年7月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地方政府违规举借债务要“终身问责,倒查责任”。次年8月,即是隐性债务填报债务监测系统的截至日期,此后严禁新增隐性债务。

但是,此次通报的8个案例,时间跨度却从2020年往前追溯到了2016年。站在2022年的节点,那是倒查6年,而且是中央发文之前的事情一并追究,颇有以“隐债问题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的雷霆之势形成有效震慑的氛围。

何为隐债?众说纷纭。

在官员的升职冲动与金融机构的财技加持下,隐债已经练就了“七十二变”之身,穷举法是无法一一涵盖的。


02 / 南太湖的隐


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北东方向撞击地面,造成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冲击,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即太湖。


太湖的南岸,是湖州。

早在小平同志南巡那年,浙江省就成立了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湖州南太湖产业集聚区核心区获批设立,同年湖州经开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开区。

本次通报案例中,湖州经开区通过占用国有企业资金方式新增隐性债务,时任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副主任、财政局局长及副局长共5名人员被问责。

2016年11月,湖州经开区管委会以资金“往来”名义占用浙江湖州环太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环太湖集团)、湖州新城公用工程有限公司、湖州聚源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5.95亿元,并以“拨款”、“补贴收入”等名义拨付给环太湖集团、湖州西塞山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用于开发区公益性项目建设,造成新增隐性债务。

通报中涉及4家主体,出钱的是南太湖集团、新城公用、聚源城建,用钱的是南太湖集团、湖州西塞山。聚源城建目前已更名为“湖州经开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州经开投,AA+主体评级,南太湖集团、西塞山都是其全资子公司。新城公用是湖州南太湖新区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全资设立的。

这么说来,经开区管委会占用湖州经开投及其子公司15.95亿元,“拨”给了另一家子公司。戏剧化的是,南太湖集团的钱,上收后,以“拨款”、“补贴收入”又拨回给了它。管委会,活脱脱一个资金调拨中心。

湖州经开投,是湖州经开区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主体,主要负责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和土地整理业务,由下属环太湖集团、西塞山两家子公司划片区实施。董事长兼总经理原为经开区建设局局长。收入来源分两块:一是土地整理后经开区管委会返还土地出让金,二是经开区管委会及新城公用委托其代建基础设施、保障房等的回购款。

湖州经开投顶着AA+的光环,大把大把的资金融进来,合并口径下各类有息负债加起来有400多个亿。南太湖集团、湖州西塞山主要从事保障房建设以及人才公寓、标准厂房的租赁服务,公益性质更明显,一心替政府分忧解难。

原本是纯平台,与管委会属一家,左手倒右手,再简单不过。

财政部通报中,多次提及“用于应由财政预算安排的……公益性项目支出”。

隐债真谛,已在其中!

本该财政预算安排的基础设施、保障房建设项目,现在都成了“委托代建”,项目建设费用统统由代建的城投公司自行融资解决。项目完工并交付后城投公司确认收入,但往往收入确认时点和实际管委会回购时间存在时间差。“资金占用”倒用不着直接的往来款,也不用财政拨款啥的,早已暗含进“商业模式”中。

湖州经开投,除了开发公益性项目建设,它还有啥?孵化产业的招商引资,标准化厂房出租?办公楼租赁?物资贸易?市场化与平台化,两手都要抓,终究是平台肤色要重。在现有体制下,焉能不造成新增隐性债务?

湖州经开投因“往来款”被占用的10几亿,被财政部认定为隐债。它的融资有400多亿,其中又有多少算隐债?

湖州湖水深千尺,都付笑谈中吧……

03 / 湖州开的租赁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临上海,南接杭州,好山好水好地方。

湖州经开区,位于湖州市核心区,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区域GDP200多亿元,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占比44%、55%,人均GDP为12万元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个亿附近。有好产业,的好区域!

作为湖州经开区最大的城投公司,湖州经开投自然被各家金租、商租公司奉为上宾。据企业预警通显示,共有69次租赁融资,做城投较多的租赁公司几乎都扎堆在了这里,林林总总有14家金租、14家商租,平分秋色。

 


湖州经开的有息负债,50%以上为控股子公司——环太湖集团贡献。

作为租赁融资的主体,主要是环太湖集团,同样AA+发债主体,2021年末总资产435亿元,净资产140亿元,2021年实现营收17.43亿元、净利润2.83亿元。

据审计报告显示,2021年环太湖集团的长期应付款为41.13亿元,主要为租赁融资款,2021年新增了足足有18亿元。在构筑物压降大势下,中航、越秀、江苏、茅台、国控、中拓、久实等租赁公司各有所获。

当然,这些都发生在了15号文之前,随后租赁戛然而止……

在财政部的那则通报中,南太湖集团的钱,被管委会上收后,又以“拨款”、“补贴收入”又拨回给了它,用以投向公益性项目,造成新增隐债。

早在案发的2016年度,湖州经开区管委会将南太湖集团价值接近25亿元的土地资产无偿划出,将价值10亿元出头的土地资产划归给它计入资本公积。同时,经开区管委会为南太湖集团项目支付给承包方工程款6.5亿元,作为对南太湖集团的拨款,计入资本公积。2019年,南太湖集团收到湖州南太湖新区管理委员会拨款,增加资本公积8亿多元。

在做租赁业务时,大伙们都将这些解读为政府对承租人的大力支持,拨款越多,证明越是亲儿子,投后能睡得更安稳。至于,涉不涉及隐债,再说吧。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