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泱:数据能力建设,赋能融资租赁公司数字化转型

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作者:中关村科技租赁 肖泱(竞争力论坛特约研究员)

进入2022年,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速,数据已成为金融业的核心资产和竞争力。2022年1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机制、方法等方面对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予以规范和指导。数据能力作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能力支撑,指引对数据能力建设也提出指导意见,包含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增强数据管理能力、加强数据质量控制、提高数据应用能力四大方面。由此可见,数据能力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能力之一。


1、数据能力建设的背景及重要性


企业在业务发展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通过各类信息系统将产生大量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此外还接入大量外部数据,形成内外部各类数据的积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管好、用好数据,已成为企业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数据能力是企业对数据管理各个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企业能否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也在于企业的数据能力。


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的核心是通过数据能力的建设,打通经营、管理、运营等各个维度,实现企业由内到外的数字化,让数据在各业务终端实现高效赋能。就如业务能力、财务能力、人力资源能力一样,数据能力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并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必修的内功。


2、数据能力建设的官方指引


为全面提升金融业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2021年初,央行印发《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指引》明确了金融业数据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数据战略、数据治理、数据架构、数据规范、数据保护、数据质量、数据应用、数据生存周期管理等方面划分了8个能力域和29个对应能力项(见下表),提出了每个能力项的建设目标和思路,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数据工作提供全面指导。


表1:能力域及能力项表


3融资租赁公司数据能力建设的常见问题


参考《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中的能力域和能力项,对于融资租赁公司来说,普遍存在的数据能力问题有:


(1)数据架构问题:缺乏整体数据架构规划,数据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没有构建数据模型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竖井式架构,造成多个信息孤岛,较难支撑未来共享性应用。

(2) 数据标准问题:缺少统一的基础数据标准和指标标准,造成统计口径不统一,同时系统开发也缺乏标准指导,从源头上难以管控数据质量。

(3)数据质量问题:业财数据不一致,准确性较差,且缺乏数据质量问题整改机制,导致经营类和财务类、监管类等报表出具仍在线下手工统计。

(4) 数据应用能力不足:由于业务并未全部线上化,且缺乏数据共享机制,导致不能有效搭建数据应用。再加上业务部门对于数据分析、挖掘的理解程度不高,业务层面需求未能充分的转化为数据应用需求。同时也缺乏数据分析人才,以及相关数据挖掘、分析的技术工具。


4、关于融资租赁公司数据能力建设的系统性思


当前,越来越多的融资租赁公司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将数字化提到战略高度。数据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如何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实现卓越运营,造就一个数字化的企业,将是融资租赁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因此,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初期,建设数据能力将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如何建设数据能力,笔者将以具备稳定信息化基础的中小型融资租赁公司为例,从框架、思路、路径三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


4.1 建设框架


数据能力建设整体框架聚焦“战略指导、组织机制、专项能力、技术支撑”四层建设,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稳定数据保障基础。实现通过数据驱动价值创造,催生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提高数据分析对实时业务应用、风险监测、管理决策的支持能力。


战略层以数据战略为指导,以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打造核心数据资产、持续赋能价值创造为目标;机制层以建立组织、制度、流程为核心,培养全员数据思维,并通过监督考核进行有效落地;能力层以数据架构、数据标准、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生存周期、数据应用六大能力为主线,进行专项数据能力的建设;技术层以搭建基础数据平台和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作为数据能力的技术支撑。


图1:融资租赁公司数据能力建设框架


4.2 建设思路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