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动作,科技租赁出资2亿专“奶”专精特新企业

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作者:三山 竞争力论坛研究员


近日,中关村科技租赁公布公告,于2022年3月14日与基金合伙人(北京中诺同创、远见资本、大家投控、中关村金服、上海科精)订立基金合伙协议,以成立及运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亿元中关村专精特新基金二期,其中的人民币2亿元(由公司认购,占基金总承诺出资额的40%)。


基金将主要以私募股权投资形式投资于公司融资租赁客户:于中国从事有关先进制造(机器人、工业4.0、芯片、航空航太、新材料、无人驾驶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云服务、网络安全、大数据等)、生命科技(医疗机器人、医疗器械、诊断治疗、健康服务)的企业,或具有成熟商业模式和稳定现金流且符合“专精特新”标准的国内领先企业。


助力“小巨人”,实现租赁“专精特新”


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当月,工信部公示了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入选企业共2930家,连同2019年和2020年发布的前两批名录,合计入选企业4922家。


据悉,这492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集中在医疗、航天、能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纺织等领域。其中包括311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主要聚集在创业板和科创板。


据中建投租赁“小巨人”名录的出台,一方面为融资租赁行业客户选择、风险把控等环节提供了专业参考依据,有利于租赁公司结合自身特点、聚焦特定行业;另一方面租赁公司又能充分利用自身“融物”特点,服务于“专精特新”企业,促进其技术升级、产能提升、效益增加,真正体现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使命,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而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上也特别指出了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用投行思维做租赁业务


中关村科技租赁成立于2012年11月,注册资本为10亿元,大股东为持股60%的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首家面向科技企业的融资租赁公司,自成立以来,中关村科技租赁就致力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望钱兴叹”的困境,中关村科技租赁创新利用创投租赁模式进行破局。

通过“租投联动”商业模式,利用“租赁利率优惠+低比例认股权”兼顾了目标客户和租赁公司两方的利益。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在创业初期,用不到5%的认股权出让获得利润优惠;另一方面,租赁公司也可利用较高的投资收益来化解中小企业的高风险,以此来化解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矛盾。

借助此种商业模式,中关村科技租赁不仅提高了ROA、ROE水平,也降低了承租人的租赁融资成本,增加了客户粘性。

中关村科技租赁2021年半年报显示,截止2021年6月末,平均股本回报率为10.0%,平均资产回报率为2.4%,近三年来其ROA、ROE水平持续保持稳定。


数据来源:中关村科技租赁2021年半年报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整理


截至目前,中关村科技租赁为12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签约项目2000+,累计投放260亿元。其中,有150余家估值超过10亿元,有40家实现了上市。

显然,这得益于中关村科技租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创造体系”,同时也足以证明“中关村科技租赁模式”的成功。

中关村科技租赁不仅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实现上市,在2020开年之际,荣登港股市场“中关村科创服务第一股”宝座,成为首家赴港上市的科技融资租赁公司。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