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前副行长楼文龙:把握现实机遇,促进融资租赁业包容性发展

原创: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2019年11月7日,以“把握长期大势,破解租赁变局”为主题的2019(第六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峰会在天津正式开幕。

浙江恩坦产业与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农业银行前副行长楼文龙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把握现实机遇,促进融资租赁业包容性发展”的演讲。他表示,面对挑战与机遇,租赁公司要练好内功,主要是资本、人才、科技、产品等方面都要加强建设。此外,融资租赁业还需做细、做精、做优服务,更好的细分和拓展市场空间,面向医疗器械、通信设备、三农领域等,开发特色产品,打造精品租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中国农业银行前副行长楼文龙

嘉宾发言实录: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应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秘书处之邀,有幸参加第六届峰会。现结合本次峰会的主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题目是“把握现实机遇、促进融资租赁业包容性发展”。

一、主动把握现实机遇

这里主要谈一点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显现的状况下,融资租赁业如何迎难而上的机遇问题。

(一)金融回归本源带来的机遇。我国的金融业正处在正本清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之中,非金融持牌机构的融资行为将受到严控、严惩,持牌金融机构则要严防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避免脱实向虚。融资租赁作为一种融物与融资相结合的金融业态,与实体经济紧密相连,非常符合金融回归本源的要求。这就给融资租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提升潜在市场占有率的机遇。先从金融市场占有率看,以银保监会批准的70家金融租赁公司为例,经初步测算,到今年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49.92万亿元,同期金融租赁余额为2.52万亿元)﹞金融市场占有率约为1.68%,与家数相近的信托金融机构相比,市场占有率低3.44个百分点,说明金融租赁未来增长还有较大的空间。再根据《2019世界租赁年报》反映,我国2018年度的租赁渗透率为6.8%,远远低于美国的21.6%、英国的32.4%。从中可以看出,与欧美市场相比,我国融资租赁渗透率还很低,说明潜力很大。

(三)应对国际贸易挑战的机遇。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尚处在多轮谈判之中,有些国家对产自我国的机械设备等产品加征了关税,出口受到影响。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借助融资租赁“以融促销”、“以租代购”的方式,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拓展国内市场,更新和淘汰部分落后产能,进一步推动机械设备升级换代的功能,并有利于应对国际贸易挑战。

(四)缓解融资难创造的机遇。融资租赁兼具“融物”与“融资”的特性,且操作相对便利,支付成本也可滞后,有利于缓解制造企业和民营实体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有利于使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能使企业在不提高杠杆率的情况下,更新设备和扩大再生产,从而实现降低负债率和违约率,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二、着力高起点强化自身建设

这里想谈一点如何提高竞争能力问题。近十年来,我国的融资租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就以金融租赁公司为例,机构数量增长了近10倍,资产总量增长了近100倍,在产融结合点上发挥了良好作用。但面对挑战与机遇,还需练好内功。

(一)按照经济稳健发展导向,强化软硬件建设。主要包括资本、人才、科技、产品等。在资本方面要进一步提升资本充足率,强化资本约束。在人才方面,要进一步引进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市场行情的融资租赁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团队,这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科技方面,可将物联网技术和产业互联网平台运用到融资租赁业务之中。在产品方面,要真正从客户需求出发,研发个性化、差异化、精品化的产品,融入新业态,开创新生机,不断提高社会对融资租赁业的认同感。

(二)秉持生产力发展理念,找准目标市场定位。虽然近几年来中国租赁市场增长明显,新增余额也位居全球租赁市场前列,但在融资租赁目标客户的选择上,差异不大、特色不足,主要集中在飞机、船舶、重型机械等产业行业,对民营制造企业、小微加工企业、农业生产企业的融资租赁服务还不够。为了践行产融结合、服务实体需要,融资租赁业还需要做细做精服务,更好地细分和拓展市场空间,如面向医疗器械、康复设施、通讯设备、“三农”领域等,开发特色产品,打造精品租赁,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三)坚持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优化内部管理与绩效考评机制。在这方面,首先是融资租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牢固树立社会大局意识,服从长远利益,承担社会责任,不能因己得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其次是平衡好机构利益和个人利益,不能只顾业绩考评,而忽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再次是立足于民营经济领域,培育优质客户,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产融互信的满意度。

(四)切实治理“类信贷”业务模式,并避免影子金融机构风险的传导。以银行类出资为主的金融租赁公司为例,由于种种传承的关联原因,“类信贷”业务的比重还不小。过去的不良,也主要是由于“类信贷”业务造成的。因此,融资租赁的客户经理要像银行过去的老信贷员一样,深入到企业和租赁物现场,全面了解掌握企业“产供销”三条线,替客户去分析市场、当好参谋。此外,还要隔离与影子金融机构的业务往来。


三、增强诚心与包容发展理念

融资租赁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社会与业界的包容支持,离不开与上下游企业的精诚合作,离不开有关部门政策的配套扶持。

(一)社会与业界要包容支持。就像任何事物发展所遵循的规律一样,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金融业态,也需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虽然在对实体企业融资中能发挥良好作用,但融资租赁业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的比重还较小,特色品牌也未打造成型,产融优势互补也未充分体现,社会与业界对其认同感还不强。因此,需要社会大众有一个前瞻和包容的理念,去支持融资租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融资租赁业与上下游企业要精诚合作。诚心建立在信誉和信任基础上,而“信誉、信任、信用”是一个内在逻辑关系,对建立和改善营商环境也十分必要。融资租赁业也是如此,需要有一个诚心的业务合作梯队,通过“以融促销”、“以租代购”的方式,更好实现“产、供、销、用”的有机联动,营造融资租赁业做优做强的广阔前景。

(三)市场机制与政策要配套扶持。在市场机制方面,需建立一个统一的租赁物确权、登记、交易、流转平台,以更好盘活存量租赁资产;在产业政策方面,需探索融资租赁业投融资于实体企业的鼓励政策;在监管政策方面,对金融租赁与融资租赁的相关政策需进一步对接与完善;在财税政策方面,需要统一享受税前合理计提损失准备的金融企业政策,以减轻融资租赁企业税负,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今天我就讲这些,不足之处请与会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