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6日至8日,以“把握长期大势,破解租赁变局”为主题的2019(第六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峰会在天津圆满落幕。本届峰会由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主办,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支持单位。
成渝租赁董事长贺竹磬发表了以《搭建以信用主体为核心的租赁资产管理体系》的主题演讲,以丰富的租赁项目为实例,系统地阐述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产管理方法、信用风险防范方式、处置方法以及持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的手段。
成渝租赁董事长贺竹磬
以下是嘉宾演讲的主要内容:
融资租赁资产管理一般从项目起租开始,到租期结束退出,涉及融资租赁项目全过程,承担着“防风险、促收益、助融资”的使命,随着租赁公司资产规模的逐步扩大,融资租赁“踩雷”事件的频繁发生,租赁公司的资产管理问题逐渐得到行业的重视,采取何种资产管理模式才能最大化防控风险成为租赁资产管理的当务之急。作为产业系租赁公司,产融结合是其核心竞争力,核心企业代表了产业链的信用水平和风险程度,构建以信用主体为核心的资产管理体系,抓大放小、刚柔并济,可以在保持客户粘性、符合保理银行准入的基础上,最大化的防控经营风险,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产管理主要任务是收取租金等常规事项,普遍不受重视
我国融资租赁业务普遍是售后回租的类信贷业务,许多融资租赁公司不重视资产管理环节,将资产管理视为可有可无、流于形式走过场,也由于资产管理涉及的环节较多,而这些工作多为琐碎的常规性事项,如资产回访,租金催收等,不直接创造价值,资产管理在租赁公司地位不高。其次,由于普遍是售后回租,租赁物只是合规性要求,一旦出险,租赁物难以成为抵御风险的依托所在,在处置风险时,和其他债务人并无两样,因此,资产管理部门更多的精力放在不良处置;此外,我国融资租赁快速发展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融资租赁公司成立时间较短,在公司成立之初,公司的主要任务是获取项目、筹措资金,项目投放及融资是租赁公司的主要任务,受资产规模小、信用出险少等原因,资产管理得不到租赁公司高层的重视。由于对租赁资产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租赁公司并未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也常常擦边球、游走在灰色地带,时不时受到监管部门处罚,处罚既有融资、投资违规,也有经营管理规范性等问题。
二、售后回租为主,资产管理很难“促收益”,“助融资”也是简单客户关系维护
国际上,融资租赁行业主要服务于制造业及贸易行业,除了利差(杠杆)外,租赁公司普遍参与到设备的流转环节,租赁资产管理是其重要的商业模式及收益来源;而我国,普遍是售后回租、类信贷的商业模式,融资租赁主要商业模式在于利差(或变相的利差),其他增值服务很少,租赁资产管理很少直接创造价值,主要承担租后风险管理职责,承担着租赁合同的维护。
融资租赁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保理,银行保理除了要求承租人的资信符合准入要求外,一般要求租赁物符合融资租赁政策的要求,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可变现性、保值性,而这些要求是否得到满足,基本上在租赁项目准入时已经确定,待租赁合同关系成立、租赁资产形成后,资产已经定型,是否满足银行保理要求,已经不取决于资产管理部门。在融资过程中,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选择符合保理银行准入的资产,并协助融资部门、保理银行对租赁项目尽调。随着资产证券化在租赁行业逐步推广,租赁资产在融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ABS中,租赁公司要承担资产归集、资金催收、资产维护的职责,资产管理在证券化中的作用就凸显,但核心还在于资产包选择过程,一旦产品市场销售,只要现金流正常,资产管理也就是常规的客户维护。因此,在融资过程中,资产管理只是协助角色。
三、防风险、不良处置是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判定风险尤为关键
不论是从融资人还是从租赁公司的角度,目前普遍将融资租赁视作一种融资工具,主要为客户盘活存量资产,而优化财务结构、降低税负、促进销售、资产优化等融资租赁增值服务较少,因此,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防风险。租赁资产风险主要是租金逾期、租赁物灭失、承租人破产和担保措施虚设等,因此,资产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租赁物检查、承租人回访、租金催收等日常工作,一旦租金逾期,形成不良,资产管理部门主要精力转为不良资产处置。
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既有承租人信用风险、租赁物价值风险,也有租赁资产评级风险。对于信用风险,主要是投放及评审租赁项目时依赖承租人的财务报表,由于融资租赁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财务分析能力不足,对金融形势、产业走向及企业经营状况理解不深,也可能对风险的敬畏心不足等原因,会对承租人(担保人)财务状况及未来现金流误判导致信用出险;对于租赁物风险,主要表现在租赁物不合规、无实际租赁物、租赁物所有权未从出卖人处转移至出租人处,租赁物的价值和租金价格明显脱节等,发生纠纷时,融资租赁合同可能会被法院认定为借款合同,一旦被认定为借贷合同,融资租赁公司将承受经济损失;对于租赁资产认定风险,是由于我国的融资租赁公司普遍参照银行的方式,建立了以租金逾期作为唯一标准的资产等级分类制度,这种分类标准基本没考虑租赁物的价值、流通及变现情况,也没有考虑承租人是否属于经营的短期波动或租赁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在租赁资产风险认定过程中,没有体现融资租赁的特征与优势,误判误伤导致风险产生,不当的资产风险等级判断也是触发风险的原因之一。
四、构建信用主体为核心的资产管理体系,可以充分发挥融资租赁的优势
产融结合业务主要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展开,而信用主体是产业链金融中核心节点,这种信用既可以是核心企业的信用,也可以是租赁物的信用。在租赁项目管理中,融资租赁公司的目的是顺利收回租金,因此,只要信用主体经营正常、现金流稳定,融资租赁租金偿还顺利,资产管理部门就不会太在乎租赁物的信用,也就是说租赁物风险是建立在信用主体风险之上,只要信用主体不发生风险,租赁物风险就不会被触发,融资租赁合同也不会被认定为借贷合同,资产管理部门也不需要对租赁资产评级调整,也就不会形成不良资产。
在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商业模式、经营状况,决定了上下游关联企业的生存状况,也决定了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水平。租赁公司资产管理部门在管理产业链租赁资产时,将主要精力来关注核心企业的信用,维护核心企业在融资租赁交易架构中的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核心企业应付账款质押或关联嵌套等措施,使核心企业信用成为租赁项目信用的支撑,将融资租赁项目和核心企业的现金流关联,融资租赁项目风险就转化为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此时项目的风险判断更加容易,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也会大幅降低。
产业系租赁公司构建信用主体为核心的资产管理系统时,要抓大放小,因地制宜,将资产管理的重心放在核心企业的信用管理上,而对承租人准入门槛、租赁物交易价值,首付款、保证金、还款周期等融资租赁要素,放在辅助位置,不用一个尺子来衡量。
五、加强资产管理,顺应行业趋势,构建融资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明确资产管理在公司战略中的定位。租赁公司的愿景与使命、战略定位决定了公司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每年应根据市场环境及企业经营状况,适当调整业务方向,设置准入及限制门槛,把控风险。制定战略时,需要明确租赁资产管理的定位及功能,使租赁资产管理全过程参与到租赁项目,成为风险控制和资产管理的核心,并在风险控制制度中明确核心企业信用管理为中心。
2. 即使是“真租赁”也要将信用主体作为第一选择。直接租赁和经营性租赁被称为“真租赁”,在资产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租赁物的制造、销售、运输、使用、维修、二手交易及残值处理等多个阶段,相对于售后回租而言,要承担很多租赁物的管理。“真租赁”中租赁物也成为防控风险抓手,但由于生产设备的专业性、不可移动性,很难变现等特征,因此从防风险的角度来看,资产管理不能完全依托租赁物,根本上还要以主体信用为依托。
3.配备专业、综合的资产管理团队。资产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含金量是通过项目预警、处置的有效性体现出来的,既要懂巡视和催收,还要懂诉讼和处置,甚至分析预警和风险量化,集各项技能与一身,同时还要把握租赁资产管理工作的刚柔力度,需要配置一个专业又综合的管理团队。
4.项目勤反思,奖惩要分明。定期总结和分享出险项目的原因,反思租赁资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总结形成规律性的问题,为后续开展类似项目提供决策参考。不论租赁物或担保质押措施能缓释多少风险,而承租人信用出险需要进行责任追究,为此,公司需要制定严格的激励奖惩制度,激励业务人员更加关注信用主体,将信用主体评级作为项目选择及管理的核心要素。
5.融资租赁产品标准化。结合公司战略定位及行业特征,融资租赁公司需要尽量设计标准化租赁交易架构。对于产融结合业务,建立以信用主体为核心的交易结构,并通过制度、流程进行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并防范投放风险。成渝租赁基于交通运输领域的专业优势,立足于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主体,以应收账款为核心,推出四款“交租保”标准化产品,不仅工作效率高、收益高,而且信用嵌套,所有投放项目均正常运转,从未发生过逾期,并且都得到银行的保理支持,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6.搭建信息化资产管理系统。融资租赁公司需要构建一套适合自身业务战略定位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业务决策效率化和管理透明化,提升租赁资产管理效率及企业市场化竞争力水平。系统可以协助融资租赁公司高效和精准获客、风控效率提升、租后管理智能化、承租人和租赁物全景管理,并协助融资租赁公司提升资金获取效率。信息系统也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科技等方式,对承租项目进行潜在风险信息收集、过滤,自动接收风险预警提醒,协助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资产重估,及时采取行动,以减少或避免损失。
7.“含权”的资产风险管理理念。产业链租赁业务中,承租人可能因为短期经营行为出现现金流困难,此时,如果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稳健,租赁项目最终不可能成为不良,为此,可以设计出“含权”的资产管理体系,承租人可在租金到期前选择延期支付租金,资产管理部门在判定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撑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约定调整承租人的还租计划,但承租人要承担更高的租金利率。通过这种柔性化资产管理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租赁非银行性金融业务的特征,推动更多的产融结合业务。
8.依托合同,快速行动。融资租赁合同中一般会有加速到期的条款,一旦信用主体经营恶化,可能影响到租赁项目的质量时,融资租赁公司有权单方面要求租赁合同到期,需要承租人(担保人)完成租金支付,为此,资产管理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市场范围及业务方向、技术工具及专家经验,以敏感信息及风险计量,搭建风险预警体系,针对不同的潜在风险,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及时行动。通过取回租赁、执行信用主体应收账款,诉讼查封等方式,资产保全,通过及时、快速行动,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随着降杠杆,防风险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信用风险、不良事件的频频发生,租赁资产管理防风险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此外,在租赁回归本源、真租赁转型的过程中,资产管理的创造价值的作用也将会逐步凸显。构建一套适合自身的租赁资产管理体系,为公司业务保驾护航,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增加市场粘性,资产管理能力将会逐步成为融资租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