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新形势下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思考


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


2018年11月27日-29日,2018(第五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在天津举行。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受邀出席本届论坛,并以“新形势下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思考”为主旨进行了精彩演讲。

新形势下,我国融资租赁业该如何发展?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对新形势背景下的租赁公司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


第一、要坚持合规发展的底线。在新的监管体制下,无论是原来的金融租赁公司,还是原来的融资租赁公司,都要加强合规意识,视合规为我们行业发展首要的前提。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才能实现企业自身更好地发展目标。

第二、要坚持回归租赁的本源。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并不缺乏传统的信贷融资机构,缺少的恰恰是多元化的融资机构和多元化的融资形式,这恰恰是融资租赁的长处所在。回归租赁本源能使融资租赁的优势得以体现。

第三、要坚持专业化的发展。目前融资租赁业已经迈向了重质量、重服务的新阶段。坚持专业化发展应在人才专业化培养、业务聚焦等方面下功夫,以化解对行业转型中租赁专业人才队伍欠缺、专业经营能力不足的矛盾。


嘉宾发言实录


新形势下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思考


杨凯生:尊敬的康义副市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从全球范围来看,现代租赁业起源于美国,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当时成立了第一家融资租赁的公司,而我国的租赁业是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比美国晚了几十年的时间。当时的历史背景主要是想通过组建中外合资的租赁公司,来部分地解决外汇紧张、进口国外先进设备难等问题。

由于当时我们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相关的政策还不够配套,法律监管也不够完善,因此在当时在起步的中国租赁业,无论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与中国经济社会整体的发展步伐相比,与中国金融业中的其他的行业相比都是相对滞后的,这一点我们应该坦率地承认。

最近十来,融资租赁业有了明显的变化,我国租赁业开始迈上了快车道。在今天这个论坛上,我十分高兴地见到了这么多租赁业的同事与朋友。这是一个大家在一起就融资租赁业发展交流意见、共同探讨的很好的机会。


今天我想谈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客观理性地看待宏观经济压力有所加大,风险隐患有所暴露的问题。

从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字来看,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比较大。1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国家第三季度经济运行的数据。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分别是6.8%、6.7%和6.5%。10月31日,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下一步经济工作,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和了解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就是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并作了一个重要的讲话。政治局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都对当前经济形势做了深入的分析。总体来看,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仍然是稳中有进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物价现在也是基本稳定的,CPI不高;制造业在回升,进口在稳步增长,新增就业也已经提前完成全年计划目标,居民经济收入的增长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这是好的一面,是我们经济发展主体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正视问题,当前经济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运行的情况稳中有变,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所加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较多,长期积累的一些风险隐患有所暴露。对此,各个方面现在都正在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努力地采取对策,力图能够运用一些新的方法,通过一些新的思路去解决这些问题。

我想我们这次论坛的主要任务也就是要按照总体的要求,来研究和探讨一下我们的融资租赁业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二,融资租赁作为特殊的金融工具,具有其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应该更好地发挥融资租赁这种特殊作用。
   
融资租赁是实物信用和银行信用相结合的一种金融服务形式,具有融资与融物的双重属性,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它确实是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
   
首先,融资租赁在本质上就具有脱虚向实的特性,能够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
   
我们知道要脱虚向实,服务好实体经济,不仅仅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一直十分强调的对金融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其实也是市场对金融业寄予的一种希望和期盼。融资租赁业通过融物的手段达到融资的目的,是与传统的融资方式有所不同的一种金融业态,融资租赁企业上游是资金供给方,下游是实体企业,通过转移租赁物的使用权实现租赁资产相关权益在实体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种转移。
   
我想只要我们坚持把握好了融资租赁的这个本质,就可以体现出融资租赁业植根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天然属性。
   
其次,融资租赁能够起到为生产企业稳杠杆、降杠杆的作用。应该说前些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的杠杆率尤其是企业的杠杆率上升是很快的。从目前来看,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仍然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固然与我国金融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特点有关,但是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对经济金融长期稳定的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2016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和推进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得我国总杠杆率趋势上升明显放缓,其中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和前几年相比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融资租赁作为一种稳杠杆或者说降杠杆的有效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并且可以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融资租赁是依靠资产的信用开展的一种融资行为,租赁使得我们有可能把企业的部分生产运营资产独立出来,使企业对这些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实现一定程度的分离,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达到部分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的目的,降低企业的杠杆率,从而为解决企业所谓的融资难问题在某个方面创造一些条件。
   
再次,相比于信贷融资,融资租赁在风险把控上也具有自身的优势。从目前来看,我国绝大部分的融资租赁企业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都是基于物的融资,面对承租人一旦违约的情况,与传统信贷业务中抵质押贷款相比,承租人可以比贷款发放者更加自主更加直接的回收并且处置相关租赁物,在一定程度上这有可能使得我们出租人的损失能够得到控制,从而更好地把控自身的风险,以及相关金融机构比如说融资方的风险,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融资业的特点。
   
第三,我想就新形势下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方向谈一些想法。
   
目前来看,我国的经济金融运行面临着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和问题,有的是老情况、老问题,有的是一些新的情况和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比如说宏观经济杠杆率仍然处于不低的水平,再比如说国际贸易纷争的局势究竟会不会进一步升级,能够升级到什么程度?比如说马上G20会议要召开了,大家都寄希望于G20会议上,总书记和川普的会晤会不会有所成果,全球的一些地域政治问题能不能继续发酵,这都增加了我们所面临问题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融资租赁业应该如何发展?


要坚持合规发展的底线

过去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租赁业一直存在的由不同部门分头监管的问题,我们一直把它分为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我刚才讲的融资租赁实际上是把二者融合在一起讲的,与原先的融资租赁的概念不完全相同。我们对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过去怎么分呢?实际上是按它不同的主办单位、不同的监管部门来区分和管理的,我们人为把它分成了两类,采用不同的监管办法、不同的监管标准,我想这种状况的存在,坦率地说并不有利于租赁业整体的发展。

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2018年5月,商务部下发了《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典当行资质管理调整的通知》,将商业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典当行的监管职能、规章制度的制定职能都移交给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租赁行业的监管正式向统一监管转型。

我想说的是,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原来哪些公司办得更好,哪些公司办得不行,也并不是说原来哪个部门管得更好,哪个部门管得不行,而是由于要坚持一个基本的原理,即同样性质的金融业务,相类似的金融产品,都应该按照一致的标准来接受一致的监管。我想这既是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安全发展的一个需要,也是我们租赁行业自身,无论是过去叫金融租赁行业还是融资租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内在的要求。这是基于我国国情进行的一次租赁业的监管体制改革。这样一改,一直以来以主办者、监管者身份的不同作为认定依据的所谓的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我想今后不仅在监管标准上会逐步地趋于一致,更重要的是在市场上,我们大家将可以更加密切地合作,更加良性地竞争,更加有序地共同发展。


无论是原来的金融租赁公司,还是原来的融资租赁公司,在新的监管体制下,都要加强合规意识,视合规为行业发展首要的前提,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才能实现企业自身更好地发展目标。

要坚持回归租赁的本源


租赁业务和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区别,传统的贷款业务主要关注的是企业信用,而租赁业务更多地是关注资产的信用。但是多年来,市场对这个区别似乎重视得不够,往往把租赁业务,尤其是把我们银行业的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的业务,都当作是一种类信贷的业务,我想我们应该强调,租赁企业要回归租赁的本源。

为什么呢?应该说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并不缺乏传统的信贷融资机构,缺少的恰恰是多元化的融资机构和多元化的融资形式,这恰恰是融资租赁的长处所在。如果融资租赁企业不把融资租赁回归到租赁业的本源上,仅仅办成一种类信贷的业务,租赁业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这既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要坚持专业化的发展

我国融资租赁的行业近十年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规模扩张阶段。目前应该说整个行业已经从高速发展迈向了重质量、重服务的新的阶段。随着行业转型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们租赁专业人才队伍的不足,专业化经营能力不够的矛盾也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前些年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一些风险也有所暴露。
   
在我们整个行业转型的过程中,在整个行业从快速发展转向更加重视质量、更加重视服务水平提升的过程中,我们每一家租赁企业恐怕也都要相应地跟随着行业的步伐加快自身的转型。当行业迈向高质量、高服务发展阶段的时候,意味着租赁企业之间今后比拼的就是质量和服务,租赁企业究竟如何提高我们的资产质量、如何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平?我想坚持在人才专业化培养、业务聚焦等方面下功夫可能是正确的发展之道。
   
其次,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的时候,我们原有一些资产的质量问题,可能会显现出来。在妥善地处理好这些遗留问题的同时,今后如何选择更加优质的租赁资产,这个就需要我们依靠更专业化的队伍、更专业化的人才、更专业化的发展思路做支撑。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一味地追求扩大规模,搞粗放式的发展,我想必然会导致企业的风险继续地聚积、不良资产继续地增加。


作为一个老的金融从业人员,我建议大家都能够充分地关注到这一点。

谢谢!

(上述为现场速记整理稿,未经嘉宾核对)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