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省工商联副主席、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企业商会创始会长、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裁施锦珊,是在福建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召开期间。“去年,我提交了《坚持适度的金融创新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和保持基建补短板的重要支持》的提案,得到了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的及时回复,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福建提升提案办理实效服务经济发展高素质的作为。”
自2006年创办鑫桥联合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来,施锦珊十分关注基础设施领域的金融服务工作。他说,当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单一、来源不足,已成为基础设施领域金融服务的主要短板。“基建领域所需投入资金巨大、投资周期较长、回报慢且水平低,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受限,而金融业又创新不足,主要依靠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使得基建项目推进乏力。所以,在当前政府债务受到严格控制的环境下,要促实体经济发展、补基建短板建设,只有充分运用金融创新,设计更多的金融产品、更好的金融服务,拓展民间资本、中长期资金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渠道。”
专注成就专业。得益于长期以来对基础设施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思考和探索,施锦珊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鑫桥模式”。他告诉记者,“鑫桥模式”,即是一种基于存量资产盘活,租赁创新融资的结构化交易安排。“鑫桥模式”应用于政府一些特许经营的刚性需求、且与基础消费密切相关的自来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处理厂、城市燃气公司、城市供热公司、环城高速公路等项目,通过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形式)安排,将城市基础设施优质资产存量盘活变现,将实物资产转变为金融资产,并在资本市场中定向安排资产证券化融资,解决一些地方政府财务负担过重的困境。
“公司除了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作为租赁物件外,同时也把工业厂房、物流中心、港口码头等不动产作为租赁物件,从而为企业解决资金缺口问题。”施锦珊说,“鑫桥模式”既及时便捷地解决了政府和企业的资金短缺难题,又不增加债务负担,逐渐赢得了中央直属企业、省级国资委企业及城市基础设施运营商的推崇,逐渐成为同行竞相模仿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服务过程中,鑫桥租赁一直秉承对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底层资产的高度关注,和对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性现金流的风险隔离,严格按照国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和隐性债务的管控底线,一贯选择大型国有企业、大型上市公司所持有的经营性基础设施资产作为租赁标的物,以刚性消费的民生工程为主,尤其是涉及到与老百姓的生存、生活、教育、医疗、出行、康养等等相关的基础设施资产。
立足家乡补基建短板、促实体经济发展,推动新福建建设,施锦珊就创造适度的金融创新发展环境建议:健全与完善金融发展的“法度”、加大扶持产业融资的“力度”、提高金融开放的“程度”、分类施策支持加快金融服务的“速度”及放松金融创新管制的“尺度”,提升监管机制的“温度”。
这些建议得到了前述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一一作出回复。这更加坚定了施锦珊服务家乡发展的信心,“我一定会专注深耕金融主业、聚焦实业,竭力推动金融创新,为助力家乡实体经济发展,支持基建补短板贡献更多力量!”施锦珊说。
2020年是崭新的一年。在施锦珊看来,眼前的两大利好,将助推企业行稳致远。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再次给予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外资企业的更大机会,外资金融机构适时进入,将给中国租赁行业带来新气象和新引领。二是5G商用领域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5G商用的城市新生活必然会给整个租赁行业发展带来非常好的经营性的现金流,只要行业同行在5G商用领域发力研究可行的商业模式,必能引领租赁行业共同走出转型升级的巨大的困境。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