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租赁总裁刘震民:在新的监管形势下 怎么谋划金融租赁的新机遇?

近日,西藏金融租赁总裁刘震民分享了主题为《在新的监管形势下,怎么谋划金融租赁的新机遇?》,以下是概要内容:

一是行业格局和发展现状;二是监管环境和案例启示;三是政策环境与发展机遇;四是结合当前信用环境展望2019年;最后就是在以上四个部分的基础之上,谈谈一些思考。

第一个部分,行业格局和发展现状。这个内容其实刚才各位领导也都介绍过了,租赁公司分为“两类三主体”,一类是金融租赁公司,一类是融资租赁公司,其中融资租赁公司又分为内资租赁公司和外资租赁公司,这三个主体三分天下。原来处于多头监管的局面,现在随着商务部把融资租赁公司监管并到银保监会,多头管理的局面基本结束,未来开启了新的监管环境,一些政策,我们都要共同去研究、遵循。

图上是租赁行业2017年的年度数据。整个三类主体总体接近6万亿,金融租赁公司、内资租赁和外资租赁公司总体来说构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最新数据截止到2018年9月末,金融租赁公司的金额已经达到2.45万亿,融资租赁加内资试点是4100亿。租赁行业企业数量巨大,总共有1万多家,下一步如何更加合理地整合监管,我们都拭目以待。

我们的监管环境是什么样的呢?刚才刘总也介绍了,我们实际上内部遵循唯一的金融租赁管理办法就是2014年修订版,其他都是参照执行相关部门的文件。除行业内所能够看到的直接想到的一些文件以外,跟金融租赁有关、跟融资租赁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图中都列出来了,包括最新的会计准则的修订版本。这些法规文件最核心的是什么呢?就是2014年修订的《金融租赁管理办法》里面的26条,27条,所有的业务基础都来自这两条。26条里面有十大业务板块,其中五类是资产端的,另有五类是资金端的,延伸出来的业务类型有资产端的业务,包括联合租赁、杠杆租赁等延伸出来的租赁品种。资金端围绕股东存款、资产证券化等等,包括创新的融资工具等等。

金融租赁公司所做业务都依据《金融租赁管理办法》,这里面又有一些可能需要特别提示的,比如说我们的租赁物为固定资产,但未来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经营范围、租赁物的范围是不是有相同或者扩大的部分,随着监管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同时也要做好积极准备。

另外就是除管理办法外参照执行的一些相关规定。从去年以来,2017年—2018年的强监管,遵循的核心规则就是图上这些,这是监管重点。当然这里面有一些规定主要都围绕着银行业务,但是金融租赁公司要参照执行,所以我们做业务,首先要紧跟基本的法规,然后是一些特殊规定,包括银行业的常规规定,要把标准做扎实。

首先要严格落实贷款管理制度,确保租赁业务合法合规,这是业务基础。同时要加强流程管控,各个环节是否相互制约,还要围绕违规放贷风险排查,重点要关注图上几个领域。这些都是我们开展业务的依据,包括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些处罚不仅要罚机构,还要罚个人。我们可以看到2017年开始有非常多的处罚案例,主要都针对业务方面。不管将来是降杠杆也好,稳杠杆也好,这些监管的法规和基本的红线要求,是公司经营者和一线业务员都要严格遵循的。我在图中举了一些案例,因为这涉及行业内的情况,我不便把名字写出来,但是可以看出,近两年,2018年上半年处罚的案例非常多,涉及到方方面面,地方政府、关联交易、单一客户集中度,调查不充分、违法审慎经营等等,这些监管的要求是我们做业务中红线把控的基础。

现在银保监会的“三三四”围绕资金端、渠道端进行管控,我们必须精确地研究,做业务时要合规进入,安全退出。所以我在公司内部反复强调,我们要坚持三个原则,“安全合规、可再融资、合理收益”,第一就是安全合规,安全与合规要并列,最终安全是重要的,在合规的同时,安全问题始终是我们作为经营者最重要的把控红线。

政策环境这块,刚才杨总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实际整体来说,就是我们按照现在的六稳来做,改高速发展为高质量发展,这是我们大的精神,这些内容我就不赘述了,从423政治局会议,7月23日、7月31日、10月31日会议,包括最近的12月13日的一些精神,这都是需要我们去学习落实的,最终要精准落地到客户。

我们对2011年以来的各项要求以及最新精神做了一个梳理。在当前,我们肯定是在十九大整体导向之下,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区域的再发展战略、环保、健康中国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关键点,这是大的方向。我们从十九大的整体精神再去梳理具体的行业,怎么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积极转变,包括还有两会的一些精神,这都是我们要精准研究的。在大的背景下,因为金融租赁的体量相对银行还是小的,所以我们不会像银行那样全面出击,我们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先天的禀赋和背景,根据自己员工的能力、特点,来选择一些相关的行业。

当前的信用环境依然十分严峻,尤其是2018年。有了国家大的方向指导,有了精神之后,再重点研究一些行业,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这个行业在整个经济结构调整中所处的位置,包括违约的概率,盲目地进入,很难全身而退,所以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对行业进行研究,最后才能精准地落地。大的数据其实也反应出了国家现在企业信用表现的严峻程度。从2015年—2018年,整个违约的概率非常明显。国家一方面鼓励做先进制造业,但是制造业的违约率是最高的。

虽然鼓励的方向是我们的一个冲锋方向,但是这个方向你冲错了,可能就变成前浪了,如何既响应国家号召,又能够精准选择,有意识结合自己先天的禀赋、优势,把一些明显的雷区避开,针对可能的问题提前准备预案,出现了紧急情况如何及时化解,这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按企业类别统计,毫无疑问这四年来民营企业的违约率是最高的,虽说大家肯定是要服务实体经济,要促进中小微企业,但确实风险很大。在民营企业违约率高居榜首的情况下,现在一些上市公司、地方国企的一些潜在风险也都在一一显露。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既不偏离我们的方向,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开风险?这里我举了一些例子,整体来说金融租赁公司确实是服务实体经济,包括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现在基本上都是主流布局,而且占比是相当高,其他的一些包括煤电、水气都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对行业的判断、选择在大体上会有趋同性,但是在行业里面,最终还取决于你的底层客户的质量,而不是单纯的行业占比。我们不仅要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精确行业特点,更要精准找到合适的可落地的客户和值得培养的客户。

在行业选择上,我们也要考虑资金端口。租赁公司也好,金融租赁公司也好,资金来源主要是金融机构,跟这些资金方打交道,他们的一些行业看法可能影响业务选择的点或某些判断标准。同时也要参考行业不良资产的迁徙方向,我们要做不良率变化方向向好的领域,要顺着利润率变化方向找,找到利润相对较高或稳定的客户群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来看房地产不良率参差不齐,还有船舶行业的不良率波动非常大,一些公共设施领域相对来说还算安全。

我们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我们的选择提供依据。围绕着行业的利润率方向走,可以看到,行业利润最高的是白酒制造业,白酒行业也有出问题的,我们最近就做了一个酒业,解决了他们前期的不良资产问题,我们把它移到西藏,在西藏重新注册,打造西藏最高端的白酒品牌,这是下一步的计划。白酒行业、医药行业、高速公路、水、食品、汽车行业,我们基本都涉及到了。

下面这些相对来说红色区域利润率比较薄,目前涉及的比较少,其实整个行业现在都在退出,尤其是金融租赁公司,包括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的时间较晚,所以在这里面包袱不多,不像以前大量的银行包袱都放在里面,退不出来。第四就是跟着产业政策的导向走,除了《金融租赁管理办法》之外,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曾经发过关于促进金融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现在随着国家的改革,很多政策逐渐再驱动。打造核心竞争力,先进制造业的大方向是没有错的。

围绕《金融租赁管理办法》,我们也提出了我们的观点,比如说我们在融资端要完成四项任务,“力保存量银行的续增授信和提款任务、提升增量银行的开拓和授信提款任务、跟进存量资产的再融资推动和落地任务、力争结构化融资任务实现多点突破”。围绕以上研究,我们公司提出了“四三三”原则,资金方面要完成四个任务,资产方面也有任务,资产要流动起来,不能砸到自己手里。资产要适当收益,你是一个市场主体,哪怕是你代表国家意志的开发性金融,也要讲究适当收益,我们对内要求“传统租赁要做出特色、产业租赁要做出体量、创新租赁要实现突破”。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新的机遇立足于行业的发展背景,要在传统的业务上做特色,在产业租赁上做出体量,只有具备一定的体量才有影响力,其实我觉得专业化既要讲究专业化,也不能过度专业化,专业化不是我们的目的,专业化是我们实现金融安全的手段,是工具而不是目的,你再专业化,你做飞机能干过航空公司吗?因为我们是金融行业,我们一定要按照金融的原理来做。我们现在做的一些行业,都是跟行业里最优秀的合作伙伴齐头并进,共谋发展。

2018.12.25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