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狮桥的七年来,万钧一直非常强调数据的重要性,这里的数据,不仅指数据的搜集能力,还包括数据的挖掘能力。
在今年2月份狮桥2019年工作启动会上,万钧就提出狮桥的未来要打造成「行业大数据平台」。近期,万钧再一次对记者解释了数据对于狮桥金融业务和狮桥运力服务的重要性。
商用车金融的五项必备能力
相较于成熟的欧美国家,商用车金融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较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个体司机大多缺乏历史征信记录和运营情况的客观依据,不能提供额外的抵押和担保,很难满足正规银行机构要求的资质条件。
为此,狮桥提出了「四化」的概念,即垂直化、专业化、定制化、平台化,以解决行业面临的贷款难、风控难、运营难、退出难等四大难题,而「四化」的核心是技术和数据。
从商用车金融的流程来说,一个成熟的商用车风控模型需要具备三项大能力:贷前风控能力、贷中风控能力和资产处理能力。
贷前风控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还可以细分为对「人」的风控能力、对「物」的风控能力,以及对经销商渠道的把控能力。
万钧解释道,对「人」的风控能力是要防范借贷人的欺诈风险、道德风险和短期内的经营风险。对「物」的风控能力,是从商用车金融「抵押贷款」的本质上来说的,商用车相比于其他的抵押物,类型更为多样,同类型车辆的配置也非常多样,如何确保抵押物足值,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对经销商渠道进行把控,是为了提早判断、识别风险。
基于自有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三方数据等20多个数据库,狮桥建立了各级信用评级模型,实现了借款信息、数据补全、欺诈排查、风险评级的贷前审核和信用评级,自动否决高风险用户。
贷中风控能力主要是为了应对客户经营过程中出现风险,导致还款能力不足,或者还款意愿不足,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地面人员和客户进行沟通。狮桥建设了一支200人的属地下沉贷后风控管理团队,按月评估项目风险,从而做到对项目的持续跟踪和风险评估,实现风险及成本的双可控。
当客户确定无法还款时,平台需要快速对资产进行拍卖变现,因此还需要具备资产处置能力。《运联传媒》了解到,狮桥已建立起成熟高效的贷后风控管理机制和市场变现机制,可以对回收车辆进行检测评估。目前,狮桥已在二手设备交易的集中地区建立了处置中心,实现了回收设备的高效变现。
万钧介绍到,狮桥目前的做法,是将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放到一起进行建模。狮桥在过去的七年中积累了超过14万个卡车司机数据,每年还会新增6万到7万客户数据,也积累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卡车配置数据。去年狮桥获得百度投资后,已将百度相关数据引入了双方的联合建模。
狮桥「10万台车」的目标怎么实现
在去年10月份的一次采访中,万钧曾提到过狮桥运力的目标:「核心自有车辆,1万台算起步,5万台算成功,10万台算是我们的一个梦想。」
在万钧看来,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核心是系统的管控能力。他介绍到,狮桥目前有300多人的IT团队,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已有的车队管理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和外部系统直连的能力更强,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更多的车辆。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狮桥开发了以「狮桥司机」「狮桥有货」「狮桥车队」等为代表的小程序/APP矩阵,覆盖物流货运项目管理的全流程,并持续更新。以「狮桥司机」小程序为例,它解决了司机接单—进场—离场—回单上传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操作简便易用,深受货车司机的喜爱。
「目前我们对车辆的管理维度,已经达到了每一辆车的每一个订单、每一次加油、每一次ETC交付、每个订单的回单等都可以通过系统来解决。现在为止,我们的结算已经不再需要人工的干预了,有了这个基础,再加上我们的智能调度和智能定价系统,能够管理1万辆车,我觉得并不是遥远的事情,毕竟我们现在已经4000多辆车辆(此外还有65000多辆外协运力)。」万钧说道。「不过打造智能调度和智能定价系统,需要大量的信息采集,需要长期的地面工作,将线下的数据补充到线上。」
在采访的最后,万钧发表了他对于「2019年是资本寒冬」的看法,他认为所谓的「资本寒冬」对物流行业的影响不会太大。
「我们每个人的吃穿用住,每一件产品或者它的原材料,都是需要运输来完成的。『资本寒冬』不会影响到货物的总量,中国的公路运输总量和GDP是正相关的,GDP在增长,公路运输总量还会增加。不过,中国的商贸业和制造业的组织结构形式也在发生改变,产生了更多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需求,因此对于运载工具也会有更多的需求。所以从这两点来讲,结论就是:第一,货物总量还是会上升;第二,对车辆运载工具的需求也会上升。」万钧说道。
2019.5.5
运联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