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万亿金租VS2万亿融租,上半年增速对比

来源:竞争力论坛

作者:秦茹静 研究员


融资租赁是最贴近实体经济的新兴金融力量,一方面可以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另一方面极大促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从发展规模和成效来看,融资租赁行业发展最好的地区,上海必须要有一席之地。


日前,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发布《2023上半年上海融资租赁行业运营情况简报》(以下简称“简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资产总规模达30734.58亿元,较年初增长6.25%,2022年同比增长3.79%。

头部发展强劲


从2023上半年总体来看,行业总资产规模增速加快,金租公司资产规模增速高于融租公司。根据简报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上半年,金租总资产1.03万亿,较年初增长14.43%,融租总资产2.04万亿,较年初增长2.93%。


目前,上海融资租赁行业资产规模约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全国前20家融资租赁公司有一半在上海,90%以上的资产规模和头部企业集中于浦东新区,头部企业引领效应明显。


截止6月末,注册地位于上海的共有7家金租,融租公司有1366家(含已公告的非正常经营类企业977家),较2022年减少93家。其中资产规模超千亿的4家融租和3家金租,截至2023年上半年,合计规模约1.76万亿;

具体来看,突破千亿的3家金租分别是交银金租、招银金租、浦银金租,合计规模约8521亿元。其中,交银金租以4000亿规模登顶租赁公司头把交椅。融租中,远东租赁、平安租赁、海通恒信、中航租赁4家突破千亿,合计规模约9097亿元,略高于金租公司规模。


融租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更为强大。千亿金租上半年合计净利润约43亿,融租上半年合计净利润约74亿,其中远东宏信、平安租赁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5亿、21亿,均接近金租净利润总和的一半。


整体看,融租公司的头部企业与中尾部企业拉开差距更大,同时央企租赁成为了发展主力。注册地位于上海的规模前20家融租中,近半数有央企背景。


转型效果明显

融资租赁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利差,追求规模化发展是行业长期的发展主题。规模体量固然可观,但不少业者直言,融资租赁行业仍面临“从有到优”的转型升级。


上海地方金融局副局长管小军认为,当前国内大市场蕴含着广阔的业务机遇,稳住经济大盘的相关举措持续发力落地,这将给予上海融资租赁行业施展才能、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


以上海地区融资租赁企业为转型样本,多家租赁公司加码集成电路、绿色金融、航空航运、汽车金融等领域,呈现出服务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小微企业的鲜明特征。


作为首家在上海自贸区内设立专业子公司的金租公司,交银金租今年上半年在新基建、新能源租赁业务板块投放共计220.76亿元,同比增长127.68%;服务科技型企业42户,实现投放98.45亿元,同比增长194.96%;实现上海地区新增业务投放47.20亿元,同比增长108.76%。另据交银金租表示,今年将深度聚焦绿电生产、绿电运营、绿色能源消费等细分领域,预计新增绿色租赁投放金额500亿元以上。


据了解,招银金租已正式进军新能源网约车、盾构机、数据中心等经营性租赁业务场景。今年5月,招银金租在福州设立的福州招银租赁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这一项目公司将重点探索“为中小微业务提供优质金融租赁服务”。此外,招银金租2022年实现绿色租赁投放384亿元,占总投放额的43%。


农银金租坚持“绿色租赁”经营理念,将绿色租赁规划写入公司2022年-2024年发展规划,探索建立“租赁+信贷”、“租赁+股权投资”、“直租赁+EPC”等多种业务模式,积极服务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及绿色交通等领域。截至2023年6月末,其绿色租赁资产余额600.51亿元,占比67.0%。


融租方面,平安租赁、仲利租赁是上海地区融资租赁服务中小微的典型代表。截至2022年底,平安租赁小微金融合作设备商超2.5万家,累计服务超6万家小微企业,累计投放规模超720亿元。从2005年成立至今,仲利租赁已累计向市场投放资金近2500亿元(2005年底5345.5万),累计为13万余客户、约6.5万家中小微企业(2005年底19家)提供服务,建立了在中小微业务领域的较高影响力。


从2014年组建至今,融和租赁已累计向实体经济投融资超过2000亿元,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过75%,支持了超过55GW风电/光伏项目的建设,每年可生产绿电超过480亿度、节约标煤192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


近年来,中核租赁坚持绿色租赁发展方向,深耕清洁能源业务领域,光伏、风电、核电、水电等绿色清洁能源资产占比常年保持在90%以上。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