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中型租赁公司的必争之战

来源:竞争力论坛

作者:聂伟柱 竞争力论坛秘书长


《租赁观察》专栏


理性,建设性,是竞争力论坛的价值观,也是开设《租赁观察》专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前,租赁行业正处在转型“爬坡过坎”的吃劲期,好的做法,好的经验正在悄然孕育。

推出《租赁观察》专栏,意在挖掘出这一批管用好用、落地有声的新做法,以期为行业转型带来些新思路、新启发。


新能源,大中型租赁公司的必争之战


租赁投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看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2022年,中国国内进口原油5亿吨,对外依存度为71%;进口天然气1,521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40%,能源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的关键出路,在于加快新能源建设,这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议题。根据规划,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从22年的17.5%,提高至达25%,2060年达80%以上。换言之,新能源将长期保持快速发展。租赁公司目前热衷光伏资产、风电资产,同时探索氢能、储能方向,可以说是踩准了时代大势的鼓点。

“好是好,就是不赚钱。”做光伏、风电的租赁人士普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还有部分租赁人士担心,未来还可能出现利率倒挂。

确实。四五年前6%的项目,到今年4%都拿不到。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融资的价格一降再降。户用光伏12年往上,风电最起码也要8年,如此长的久期,万一以后资金市场有个风吹草动,利率倒挂如何是好。

经济学家高善文在2021年曾撰文称,未来利率水平将出现趋势性的,幅度比较大的下降。以五到十年的跨度来讲,利率水平不仅会把过去五到十年本应该下降的幅度补回来,而且会在这个基础上下沉得更低。

长期利率下行,金融机构“资产荒”也将成为常态。一个明智的策略是,通过配置长久期的品种来获取超额收益。租赁行业对长期利率的下行,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提前做好布局。

一批人在犹豫,一批人已经开始下重注。

中国能源电力行业的四梁八柱由19家国央企组成,分别是五大(国能、华能、华电、大唐、国电投)、六小(国投电力、中广核、三峡、华润电力、中节能、中核)、两网(国网、南网)、两辅(中电建、中能建)、四装备(中国电气装备、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这些巨无霸旗下的租赁公司,无一例外都将新能源作为资产配置的核心。

当前,租赁公司普遍在寻找转型出路。对于500亿以上的大中型租赁公司,可以一分为二来思考转型。即,不但要找到利润较厚的赛道,还要找到稳住规模的压舱石。

一般来讲,五六百亿的租赁公司每年要投放200亿以上;超千亿的租赁公司,则需要投放四五百亿,乃至更多。新能源体量大、概念好、安全性高的特点有目共睹。大中型租赁公司的转型之战,新能源是必须配置的一类资产。

新能源租赁短期不赚钱,中长期却可能有不错的收益。从战略的角度考量,这类资产更是重要的压舱石,起到保基本、稳军心的关键作用。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