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实施!汽金公司新规对金租、融租的影响是…

来源:竞争力论坛

作者:马亚强 研究员


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号令:新版《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下发。《办法》中提到,新规自8月11日正式开始实施。当然,受影响最大的无异是汽车金融公司,但新规中“允许汽车金融公司做售后回租类业务”这项规定也使租赁圈“炸了锅”。


融租:不存在被取代,而是差异化竞争


此前,《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时,竞争力论坛也第一时间做了政策解读,当时有读者告诉竞争力论坛:“汽金公司都明确可以做回租了,可汽车融资租赁公司的相关政策却还没出台,虽说监管也没有明确禁止不让做,但就怕那天直接就严令禁止了!”竞争力论坛通过了解后得知,这位读者就职于一家汽车主机厂系的融资租赁公司,公司主做汽车的售后回租业务,同时,他们集团也有持牌汽车金融公司。


其实,不少主机厂成立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其目的之一就是开展售后回租业务,乍一看,租赁公司在持牌汽车金额公司面前,存在着诸多劣势:成本高、获客难。但针对于售后回租这项业务而言,其实不然。融资租赁公司也有着自己的天然优势。


存在即合理。相对于银行、持牌汽车金融公司而言,资金成本的确不是租赁公司的优势。相对于前两者,融资租赁公司最大的优势是——资管。无论是直租还是回租,优质的资管能力是关键。某业内人士在接受竞争力论坛采访时表示:汽车金融公司在短期内搭建完善的资管团队还比较困难,并且从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结构来看,多数汽车金融公司主要做的还是传统零售端新车的信贷业务,而信贷业务和融资租赁从业务结构和根源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短期内,汽车售后回租业务这块蛋糕,还是在融资租赁公司盘子里。


金租:影响不大,但对于汽金公司确实重大利好!


同为非银机构,虽然金租大多背靠银行,成本相对较低,但获客渠道是一块短板,而汽金公司背靠主机厂,还有经销商撑腰,获客渠道是其最大优势。要说成本确实不如金租,但往往有主机厂贴息,在某些场景下,汽车金融作为主机厂的金融抓手,反而成为了主机厂的促销利器。


再看金租,就是因为获客难,众多金租公司被迫转向助贷。而开展汽车业务的几家金租内,唯有民生金租一家自营业务闯出了名堂。而且其实从根源上,金租和汽金公司的客群存在明显的差异化,汽车金融公司主要做自品牌内的汽车金融业务,而金租做的品牌要多得多。所以结论也比较明显:金租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原因有二:


一是汽车金融公司也不擅长此类业务,短期内搭建资产管理团队需要时间,并且风控标准也需要重新制定。


二是汽车金融公司大多做自己品牌的业务,客群与金租、融租甚至银行都存在差异。


对此,竞争力论坛采访了某金租人士,他告诉竞争力论坛:对于金租公司而言,短期来看,影响确实不大,但对于汽车金融公司却是重大的利好!允许做售后回租,也盘活了汽车金融公司的客户资源,客户二次开发,把存量的客户盘活算是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且空间还不小。也算是业务创新,此前汽车金融公司业务模式太单一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办法》新规中明确了售后回租要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下,未来监管对于汽金公司做这类业务,应该会很严格。


银行:客户分层,长期危机感浮现


汽车金融圈内,除汽车金融公司和租赁公司外,银行的蛋糕无疑是最大的。罗兰贝格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金融零售市场逼近3万亿的规模,从2020年到2022年,银行的份额从37%增长到42%,汽车金融公司份额从40%增长到41%。从数据来看,汽金公司有超过银行的苗头。


金租与汽金公司的客群不同,而银行则是“客层”不同。由于风险偏好差异,银行的准入标准是相对最严格的。换句话说,银行手里握着的是相对最优质的资产,而汽金公司次之。也正是客户的分层,导致部分客户流向了汽金公司和租赁公司。举个例子,站在消费者角度看,当资质达标时,消费者必定选择利率相对低的金融方案,而大多数情况下,利率低的方案都来自于各家银行。


在消费者市场内,回租和车抵贷存在“傻傻分不清楚”的情况,虽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点是相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售后回租和汽车抵押贷款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汽车抵押贷款分为两种,押车、和不押车。押车需要把车移交过来代为保管,有专门存放汽车的停车场。那么消费者在还款期间就无法使用车辆;而不押车,客户可以选择只是把手续抵押,但最后的额度一般只能达到评估的7-8成。


而从某种角度理解,售后回租也算是“车抵”类的业务。但售后回租业务下,车辆的所有权是要发生变更,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可能融资的金额要比车辆抵押贷款更高,利息也相对更低。


在实际业务场景内,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做汽车抵押贷款都不多,大多都是一些中小的金融机构在做,当然他们的对客利率是相当的高。在这个业态内不存在很大竞争,综合而言,短期内对银行的影响也不算大,可长远来看,存在一定量的危机。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