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东疆地方金融组织前5月新增资本46.4亿

来源:《租赁观察》


今年1至5月,东疆租赁和保理企业实现新增资本46.4亿元,占天津市地方金融组织新增资本六成以上,居全市之首。

地方金融组织,又被称作地方金融机构,是指在国家统一监管的银行、证券、保险业持牌金融机构之外,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及《中共中央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若干意见》(23号文)中明确由地方属地化监管的融资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等11类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组织机构。地方金融组织正日渐成为一个城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各类经济主体的涌现、创新创业的活跃和金融服务业改革发展深化,地方金融组织呈现蓬勃发展的发展态势,为地方实体经济,特别是大量小微企业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近年来,东疆不断补充地方金融组织力量,也吸引了大批优质企业在东疆落地租赁、保理项目。今年1至5月,东疆租赁和保理企业实现新增资本46.4亿元,投资主体包括国家电网、徐工集团、美的集团、春秋航空、南方航空等。


具体来看,1至5月,东疆新增地方金融组织达到11家,注册资本23.4亿元。此外,4家地方金融组织实现增资,共增资23亿元。


仅从租赁业来看,一季度,南航租赁、京津冀租赁、浙北租赁等相继在东疆落户开业,业务涵盖航空、新能源、无形资产等领域,徐工集团旗下租赁公司则增资至2亿元;4月,远东宏信就新设立租赁及保理企业与东疆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到目前,东疆的租赁保理产业集群已经囊括了中铁建、中车、中煤科工等近百家央企、国企和远东、平安、美的、小米等上市公司,租赁已经成为东疆的一张名片。


2019年东疆新增租赁资产超过100亿美元。截至2020年3月,东疆累计注册租赁公司3379家(包括SPV),已经完成了1609架飞机,121台飞机发动机,194艘国际船舶,22座海工结构物租赁,飞机、船舶、海工设备租赁资产累计约945.52亿美元,跨境租赁业务占全国的80%以上,业务规模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