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租赁观察》
风起东疆,解码租赁创新策源地(一)
编者按:
关键时期,期待关键区域的关键突破。
十余年高速发展之后,融资租赁行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走出固有思维,以创新寻求行业的“二次点火”成为必然。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作为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聚集了众多头部融资租赁公司,已成长为全国融资租赁业的高地。截至目前,落户东疆的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东疆保税港区飞机租赁机队数量已经突破1,500架,东疆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
创新是东疆的基因,创新更是东疆租赁业崛起的密码。当前,东疆正致力于做融资租赁业创新的推动者、实践者和呵护者。以东疆为基地,我们看到行业的创新正呈燎原之势,能量正在积蓄,融资租赁业的二次点火值得期待。
从本期《租赁观察》开始,我们推出《风起东疆,解码租赁创新策源地》系列,聚焦东疆租赁高地,解码租赁前沿创新。
4年前,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在天津东疆开启试点,试点成功之后,开始向全国复制。4年后的今天,天津东疆将外汇管理创新的尝试再次向前推进: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业务落地。
近日,民生租赁通过设立在天津东疆的单一项目公司(SPV)成功开展了4艘64000载重吨大灵便型干散货船的离岸融资租赁业务。值得注意的是,这笔业务顺利办结了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业务。
而在此之前,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缺乏明确的政策依据,因此在业务的操作层面租赁公司遇到“困惑”。2019年初,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全国首个可开展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业务的区域。民生租赁的这单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业务正是在上述创新政策的推动下完成的。
4年前的重大创新
为维护人民币主权货币的地位,《外汇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境内不允许外币计价结算。据此,一直以来,租赁公司在我国境内开展的各种类型的租赁业务,不论是经营性租赁还是融资租赁,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时都须收取人民币而非外币。
此后,一方面,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更多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对于租赁公司来讲,由于人民币购汇造成的汇兑成本增加以及货币错配汇率风险一直存在,对外币租金收取需求日益迫切。
这种情况在飞机租赁、船舶租赁业务中最为明显。天津东疆作为国内租赁聚集地,飞机租赁、船舶租赁业务全国占比份额巨大。在天津东疆的推动下,2015年,经营性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在东疆开始试点。2017年8月,经过为期两年的试点,总局正式批复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成为全国首家正式获批开展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的地区。
2017年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司长刘斌也曾表示,经营性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自2015年8月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开展试点以来,有效规避了汇率风险,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约2.2亿人民币。
东疆经营性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政策落地之后,这一经验也逐渐向全国其他地区复制。
创新再下一城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资租赁公司加快“走出去”步伐,开展离岸租赁和出口租赁业务,布局海外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根据201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和调整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融资租赁类公司或其项目公司开展对外融资租赁业务时,应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所在地外汇局应当审核交易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但在操作层面,离岸融资租赁业务的对外债权登记缺乏操作依据。这种状况在2019年得到改变,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全国首个可开展离岸融资租赁对外债权登记业务的区域。
2019年12月,民生租赁通过设立在东疆的SPV开展了4艘64000载重吨大灵便型干散货船的离岸融资租赁业务。该笔交易的承租人为主营海运运输的新加坡船东,船舶注册于马绍尔群岛,建造船厂为中海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未来租赁物将在国际航线上执行运输任务。
这笔业务是天津自贸试验区首单船舶离岸融资租赁业务,交易对手及交易标的均在境外。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滨海新区中心支局的协同支持下,顺利办结离岸融资租赁业务对外债权登记。
“该项业务落地为企业开展离岸融资租赁业务的租金收汇提供了可操作路径,为租赁企业利用境内SPV开展船舶跨境租赁业务,进军国际船舶租赁市场扫除了后顾之忧。”分析人士认为,其具有推广价值,天津自贸试验区实现业务落地,为此类业务模式的顺利推广树立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