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租赁观察》
近日,世界500强企业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沙钢集团”)与沙钢南亚(香港)贸易有限公司共同出资3,000万美元,在东疆注册成立沙钢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
沙钢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总资产2,298亿元,产品远销东亚、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出口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前茅。
完善金融供应链,开展租赁业务
沙钢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作为沙钢集团完善金融供应链的重要布局,初期将围绕沙钢集团物流运输、贸易、炼钢炼铁设备开展业务,并逐步拓展集团上下游企业融资租赁业务。
近年来,很多钢铁集团纷纷成立了成立融资租赁公司,且多选择落地东疆。
太原钢铁、新兴际华集团于2014年分别在东疆注册成立太钢(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新兴际华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河钢集团于2016年在东疆注册成立河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包头钢铁于2017年在东疆出资设立铁融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融资租赁公司是企业在金融业务领域迈出的重要步伐,对于企业进一步完善集团金融板块功能,提升产融结合水平,更好地服务集团实体产业,在盈利方面抵补实体产业周期性变化风险,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东疆产业优势聚集,服务实体经济
沙钢集团将充分利用东疆租赁创新示范区和产业聚集优势,积极做大做强集团金融板块,服务实体经济。沙钢集团融资租赁项目的落户也将为东疆的新金融产业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
立足政策优势,近年东疆借势做大做强融资租赁、航运物流、国际贸易等主导产业,持续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接踵在此布局。
在东疆注册的租赁企业中,有一大批中铁建、中海油等央企,也有津能、天士力等天津本地企业,还有来自河北省的河北钢铁等主营业务分布在制造、能源、航运、交通等第二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纷纷利用东疆保税港区的租赁业创新平台设立租赁公司,将产业布局延伸至第三产业,利用金融工具服务自身产业升级。
2018年,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研究制定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进一步支持产业聚集和创新发展鼓励办法》(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旨在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快集聚产业要素资源;推动“双万双服促发展”见实效。
当前,东疆保税港区以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为代表的新金融产业正快速发展,形成了显著的集聚效应。
未来,这些项目将进一步发挥金融产业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更大程度地吸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东疆落地,为东疆新金融产业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东疆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