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租赁观察》
10年,1,500余架,1万亿。
这三个数字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在世界融资租赁业版图中的地位清晰地勾勒出来——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中心。
“我们用8年的时间达到千架租赁飞机规模,我相信东疆的第二个千架飞机也不会太久。”在今年9月召开的第八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沈蕾表示,现在东疆租赁资产总额突破1万亿元,未来东疆追求的是在规模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管理的质变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在使用的客机大约有2万架,其中8,000多架是通过租赁而来。东疆机队数目前已达1,500架,不考虑机型、到期转租赁等特殊因素,也就是说,地球上飞行的每5架客机中,大约就有1架是东疆租赁的飞机。
飞机租赁全球“坐二望一”
今天的东疆仍在埋头前行,赶上乃至超越全球最大飞机租赁中心爱尔兰,已经列入了计划日程。与爱尔兰近半个世纪的建设不同,东疆从零到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中心,用了仅仅8年。
2009年前后,国内金融租赁业刚开始复兴,当时国内飞机租赁市场清一色为外资公司。飞机租赁作为融资租赁皇冠上的明珠,中资公司初生牛犊,有意涉足,而当时的东疆作为保税港区,也有意促成。
一番破冰后,“东疆+工银租赁”的组合在2009年完成了第一单通过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的飞机租赁业务。此后,国银租赁、交银租赁、浦银租赁等大批中资租赁公司开始进入飞机租赁市场。到2015年东疆飞机交付量已达500架。
基础打牢之后,东疆在飞机租赁领域持续、聚焦发力。接下来的几年进入了业务创新与交付量大增的叠加成长期。一方面,东疆飞机租赁诞生了多个第一:国内首例保税租赁飞机退租再租赁,首单按照海关一号公告开展的飞机租赁资产包转让等等。另一方面,飞机交付数量持续保持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
“做飞机一开始肯定是去东疆调研,了解政策,学习流程。”一位有意从事飞机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总裁表示,飞机租赁业务复杂,单机价值高,不经过反复论证不敢轻易涉足。东疆的招商人员比飞机租赁公司还专业。
做飞机,找东疆,也成了飞机租赁圈里不成文的共识。中资飞机租赁公司毫无例外选择了东疆作为飞机SPV的注册地。11年的时间,东疆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中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飞机租赁的大本营,东疆的成长与中国飞机租赁业的崛起相伴而生。
截至目前,中国飞机租赁公司不但打破了外资对飞机租赁行业的垄断,国内市场已难觅外资踪迹,更重要的是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也经常能看到中资飞机租赁公司与GECAS等国际巨头一较高下。
东疆租赁业的两面旗帜
事实上,飞机租赁是融资租赁行业的一个细分,飞机租赁的成功也只是东疆融资租赁产业成功的一个侧影。
沈蕾表示,从2009年开始东疆开启了融资租赁先行先试的序幕,到2011年国家批复东疆北方航运中心的建设方案,国家要求打造东疆国家先行先试政策区,开启了东疆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的加速模式。
2019年2月,中车金租在天津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这是中国银保监会挂牌成立后,首家获批开业的金融租赁公司。
谈到落户东疆时,中车金租董事长徐伟锋说,东疆提供了优厚的营商服务环境以及良好的政策,各方面都促使我们把金融租赁落户在东疆。
徐伟锋还表示,目前中车走出去在海外签约了60亿美金,这里边通过租赁方式的比例还是比较小的。东疆有港口优势、政策优势,还积聚了大量的融资租赁经验,在经营过程当中,尤其在国际业务开展当中能提供更好的指导、帮助。
在全国范围内,东疆是唯一一个被冠以“租赁”字样的国家级示范区。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作为全国最大的租赁聚集地,东疆租赁业有着两面鲜明的旗帜:央企的聚集区,服务实体经济的典范。
“央企系租赁公司是融资租赁公司的主体。”一位融资租赁行业观察人士表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央企成立了租赁公司,这些央企又大都选择东疆作为租赁公司的落户地。
2019年成立的中车金租,以及此前成立的中铁建金租、中煤科工金租,都是东疆区内的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方面,国家电网、中海油、华能、招商局、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不同领域的央企亦在东疆设立了融资租赁平台。据统计,61家央企已落子东疆,注册资本达1,676亿元。
东疆租赁促进局工作人员表示,在引进企业时,一方面,我们提供“专家+管家”服务,另一方面,也会重点考察企业的业务能力、风控能力。在东疆成立的租赁公司业务的开展都是根植于服务实体经济的。
截至10月末,在东疆注册的租赁公司涉及的业务领域从最初的飞机、船舶、海工设备逐步拓展至医疗、电力、汽车、轨道交通、医疗、集成电路、无形资产等多个板块,租赁资产总规模超过10,000亿元,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2.0升级版“进阶”
如果说大力度招商是东疆租赁1.0阶段特征的话,进一步大力吸引企业入区与建设融资租赁行业基础设施并重,就是东疆租赁2.0阶段的核心特点。
“十多年的发展,融资租赁业规模突破了5万亿,其实更多依靠的是租赁公司自发驱动力。除了这一个点的单兵突进外,行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尚未健全。例如,监管并轨后,覆盖外资、内资的行业协会并未成立;融资租赁资产流转平台也还没有眉目。”上述融资租赁行业观察人士认为,基础设施是行业长治久安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
融资租赁曾经历过“几起几落”的曲折过程。金融租赁公司尚未开闸之前,全国融资租赁业的业务规模不足500亿。当前5万亿的规模绝对数字不小,但占整个金融资产规模的比重仍低。在美国,融资租赁是除银行之外的第二大间接融资渠道,租赁渗透率超30%。对比来看,中国融资租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更需要外部发展环境的支持。
正是注意到了这一趋势,东疆放眼全球,立足中国,提出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打造租赁2.0升级版的工作方案,旨在在资产管理、价值评估、交易处置、人才培养、资产保护等细分领域打造更具专业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租赁企业提供更好的创新和发展平台,引领行业发展。
“什么样的创新是最能促进行业发展的?这是我们经常思索的问题。这种创新一定来自企业的痛点、当前阶段的发展瓶颈,市场的痛点就是改革创新的发力点。”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杨柳表示。
建设融资租赁基础设施被东疆视为下一阶段的主要创新突破口。
2018年,天津东疆租赁创新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国内首支专注融资租赁行业的基金,将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鼓励租赁企业走资产证券化的道路。2019年,东疆飞机资产管理公司完成股权改造。这是国内首家由政府搭台参与的专业性飞机资产管理公司,将重点针对租赁公司即将到来的退租高峰,为其提供深层次服务,打造飞机租赁行业良好的生态圈。
近期,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在法定机构改革中专门设立融资租赁促进局,从体制机制上重新整合现有人员配置、搭建服务融资租赁的专业团队。这在地方政府中颇为罕见,其对融资租赁的重视也可见一斑。
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沈蕾表示,东疆不仅是全国优质租赁企业的聚集地,也致力于打造租赁功能创新策源地,为服务实体经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