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下半年医疗行业巨头“远程系”暴雷之后,围绕着远程系、融资租赁公司与全国多家医院之间的医疗设备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波三折、延宕多年。
据有关报道消息,就宝信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宝信租赁”)涉及到的部分案件,有部分医院不服陕西省高级法院判决,向最高法院申请再审。
此前,创新医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曾先后发布数则公告:子公司建华医院因不服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建华医院与宝信租赁、远程视界公司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有关民事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后续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指令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有关案件。
近日,创新医疗再发有关公告称建华医院将有关案件上诉至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后,省高院作出裁定:指令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本案;再审期间,终止原判决的执行。
一、远程模式是什么样的骗人模式
远程模式,可谓是租赁业遇到过的最大骗局,数十家租赁公司被坑…
据早年远程视界的宣传:远程模式即“互联网医疗+融资租赁”的合作模式。
在医院、远程视界和租赁融资公司的合作中,融资租赁公司委托远程视界低价采购医疗设备并提供资金,之后再将此设备租赁给医院。
在双方约定好分成比例的前提下,远程视界可先行为医院垫付租赁费用,医院只需要在未来3到5年内还清设备费用,便可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并在此期间获得技术支持。
“设备的收益是融资租赁公司、远程视界、专家、医院四家分成,其中给予融资租赁公司的费用就是偿还租赁费。这样算下来,基本相当于医院没有花一分钱。”一家曾与远程视界合作医院的负责人介绍。
原以为占了便宜,实际上,医院最终承担的费用远高于设备的本身价格,还有很多医院没有收到设备却要承担融资租赁合同下的支付义务。
二、远程视界坑了谁?
2017年底,远程视界开始暴雷。
2019年,远程视界创始人韩春善被广西贵港市公安机关带走调查。一个月后,韩春善被贵港市检察院批准逮捕,涉嫌合同诈骗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两项罪名……
留下的一地鸡毛,由众多参与方买单。
1、医院
凭借其合作模式,自2012年成立至2017年,远程视界共与全国上千家医院签订合作合同,多数是县级医院和二级公立医院等。
2017年底,因资金链断裂,远程视界先后出现了拖欠员工工资、代理商提成无法兑现、设备专家迟迟不到位等情况,最终人去楼空,导致全国上千家医院陷入债务漩涡,引发大范围维权。
多家医院与远程视界签署了合同,但根本没有收到过任何医疗设备,却被融资租赁公司“追债”。
虽未接到设备,但由于合同及相关文件签署的瑕疵,他们却得承担支付租金的义务。在远程视界暴雷后,多家医院被融资租赁公司告上法庭。
据媒体报道,2018年,仅宝信租赁一家,便将全国大约100家医院告上法庭,从获悉的部分判决结果看,租赁公司在全部案例中均获得胜诉,涉案医院需支付医疗设备的租金及逾期利息等。
最高院发回重审,对于医院而言或是个转机。
2、供应商
在这几年里,多家供应商经销商公告“对应收北京远程视界眼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直到2022年,相关公告仍可以看到。
2022年8月22日,迈达科技(430220)中报中披露,对应收北京远程视界眼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该笔应收款项金额为26.40万元,计提100.00%坏账准备。原因是:“对方被诉讼,偿还可能性极低。”
3、租赁公司
翻看远程视界涉及的600多起司法诉讼记录,其中多达271则诉讼事由为“融资租赁合同纠纷”。

来源:企业预警通
据统计,公开的裁判文书涉及的租赁公司达数十家。涉及案件较多的租赁公司里,不只一家出现业绩自2019年起盈转亏并持续亏损至今的情况,如:
2020年6月,某国企租赁公司的信用评级被下调,在相关的评级报告上,远程视界一案对其影响巨大,该租赁公司元气大伤。
“由于远程视界资金链断裂导致存量项目风险加剧,2020年上半年内,公司该板块存量业务风险持续加大,目前大部分项目处于诉讼阶段。截至2019年末,公司投放在医疗领域的业务合同余额约12亿元,其中与远程视界合作的医疗项目余额约11亿元……未决诉讼事项对其资产质量和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文首提及的宝信租赁,更是自远程系暴雷后至今连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