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原创
受疫情及国内外特殊市场环境的影响,加之近期“永煤债”等信用债违约事件爆发,使得租赁行业所面临的资产荒、资金投放不出去等问题愈发凸显。目前正值十四五转型发展之际,租赁公司如何抓住机遇,利用科技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租赁公司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的路径选择是什么?
12月中旬,带着这些问题,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研究员对话了贵银金融租赁总裁罗晓春。
罗晓春的观点精辟独到,战略层面既能破题行业深层次问题,业务层面又能顺利落地,发挥实效。他作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著名专家,笔耕不辍,时常有署名文章发表,还曾出版过《融资租赁经营论》、《融资租赁创新发展论》、《绿色租赁论》等专著,是租赁行业顶级流量的代表。
贵银金租总裁罗晓春
“我认为十四五期间融资租赁行业面临着转型的问题,怎样压缩80-90%的类信贷回租业务占比,提升直租和经营性租赁比例,值得每一个租赁人深刻思考和努力实践。”罗晓春认为,租赁公司应当回归本源,利用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专业化发展。
以下为独家对话实录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您认为租赁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如何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罗晓春:我认为十四五期间融资租赁行业面临着转型的问题,怎样压缩80-90%的类信贷占比,提升直租和经营性租赁比例,值得每一个租赁人思考。今年租赁行业普遍面临资产荒的问题,资金投放不出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是建议租赁公司回归本源。
租赁公司应当利用其自身特色和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专业化发展。比如贵银金租,处在贵州的区域范围内,借助区域优势,结合专业定位寻找具有典型特色的租赁业务。在今年特殊的经济形势、市场环境及监管政策下,租赁公司压缩类信贷业务占比之后可以尝试多做一些市场化业务,比如说形成一个长期的业务链,大力发展厂商租赁,产业链租赁。
从融资端来说,目前租赁行业也面临着资金问题。受到疫情及特殊市场环境的影响,加之近期“永煤债”等信用债违约事件爆发,银行等债权人对租赁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甚至有银行对金融租赁公司提出要求,要看所有客户的名单才可以授信。
对于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我有几点想法:
1、呼吁政策支持,租赁公司能否争取享受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支持;
2、呼吁监管政策,监管是为了行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应当宽严有度;
3、呼吁行业互助,租赁行业一定要有抱团取暖的共识,“避免一人得病全家吃药”,即如果某一个租赁公司爆雷,整个行业的融资成本就上去了。因此我们要呼吁租赁协会多关注,大家各尽其力去帮助、拯救那些即将要爆雷的公司,哪怕是购买一点其优质资产,增加其流动性也是看得见的帮助渡难关;
4、行业的美誉度需要大家一点一滴去提升,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映像;
5、丰富融资渠道,控制资产质量,增加银行感兴趣的资产。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租赁公司支持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是什么?
罗晓春:融资租赁支持实体经济知易行难。我认为第一是要大力发展厂商租赁。
设备从厂商而来,厂商是租赁公司的业务来源。但目前租赁的覆盖率和普及度不够高,市场上还没有形成买设备找租赁的共识。厂商租赁并不一定是建立在回购的基础上,除一部分必需挂牌给客户的车辆,大部分采用直租模式,体现了直接租赁与实体经济的天然联系。但设备直租的单个项目金额通常不是很大,有时候辛苦半年也做不了几千万,和大额回租业务、政府平台业务无法相提并论。从近十年上市公司公告可以看到,国内涉及厂商租赁的行业非常有限(仅工程机械等专用设备制造业占了近80%),厂商租赁业务渉及的范围还不够广,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当下的关键是租赁公司特别是金租公司要能屈下身子,深耕这片沃土,是能结出硕果的。
第二可以发展产业链租赁。
产业链租赁需要依靠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来开展。大型的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生产型企业周边都围绕着无数与之上下游相配套的企业。需要租赁业务人员立足自身的专业化经营领域,到开发区、工业集聚区去扫街,深入实地了解情况,深挖产业区域,与核心厂商合作,信息共享,控制风险。
租赁公司在今后要减慢发展速度,压降增长幅度。之前一个单子可以做到2—3亿元,但租赁市场上更多的是在5000万元上下,或者是1—5000万元的资产配置。也就是说租赁公司要顺应市场,压降单个客户的业务体量,由此将资产做扎实,提升自身实力和影响力。其实,这就是银行需要的资产。
无论是投资人还是租赁业,在前期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习惯于赚快钱,现在处于十四五转型期,需要投资人和租赁人转变发展方式,赚长久的钱。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您怎么看待十四五期间租赁行业的科技创新?
罗晓春:我认为将科技投资的拉上去会是十四五金融理论的一个极大变化。今年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报告书中着重强调了科技赋能,未来科技对租赁行业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
目前很多租赁公司的客户数量仅有几百个左右,用一个Excel就能整合统计所有客户的信息资源。但是面对小微客户和个人客户,就需要科技创新,将科技和金融融合在一起,科技赋能租赁可以实现全国无地域限制的、及时的业务操作。
比如平安的网上交易;民盛的互联网租赁;狮桥的商用车租赁……都是通过“科技+系统”来提升市场拓展能力和风控能力的,促使业务覆盖全国。还有做汽车租赁业务的,无论是金租还是远东、平安,没有科技和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的。我们希望金租转变认识,加大科技投入,迎接与金融科技发展的快乐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