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持续增长,但总体增速水平有所放缓,各组租赁公司成长性呈现分化。
近五年来,中国租赁行业整体规模依然呈现持续发展的势头。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金融租赁行业42家样本公司资产总规模约为人民币3.0万亿元,较上年末样本公司资产总规模增长7%,近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融资租赁行业35家样本公司资产总规模约为人民币2.0万亿元,较上年末样本公司资产总规模增长10%,近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8%。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第一:
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增速整体有所放缓,不同组别下的融资租赁公司户均总资产规模增速差距较大。
△图1 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户均总资产规模增速
第二:
近年来,由于融资租赁公司的户均总资产规模增长幅度更为显著,融资租赁公司户均规模与金融租赁公司户均规模差距逐渐缩小。
△图2 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户均总资产规模对比
如上图2所示,自2015年至2019年间,各组样本租赁公司的户均总资产规模持续上升。其中,样本A组、样本B组和样本C组融资租赁公司户均总资产规模五年内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1%、34%以及21%;与此对应,样本A组、样本B组和样本C组金融租赁公司户均总资产规模五年内复合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19% 和13%,故总体上样本融资租赁公司户均总资产规模增速较快。
第三:
融资租赁公司户均总资产离散程度总体上升,体现出在特定外部经济环境下,融资租赁行业样本租赁公司的整体风险抵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们对2015年至2019年样本金融租赁公司和样本融资租赁公司的户均总资产离散程度进行了测算,如下图3所示。
△图3 户均资产规模离散度倍数变动情况
我们发现,就金融租赁公司而言,2016年末至2019年末户均总资产离散程度均低于2015年末水平,且2019年末离散程度与2015年末离散程度情况相若,反映出金融租赁行业的个体发展情况均较为稳定,经营管理的风险偏好较为近似,受经济环境及政策波动的影响所带来的规模变化相对一致。
而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2015年至2019年其户均总资产离散程度则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于样本A组和样本B组的融资租赁公司,其2019年末户均总资产离散程度分别为相同组别下2015年末户均总资产离散程度的1.8倍和2.1倍,体现出融资租赁行业总体发展呈现逐渐分化的局面,不同融资租赁公司之间风险偏好和管理水平差别迥异,因此其受经济环境及政策变化的影响所带来的规模变化离散度相应较大。
租赁行业收入水平保持持续提升,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实际资产生息能力和盈利能力均呈现分化态势。
随着中国租赁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租赁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各组样本租赁公司收入水平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经营效率亦随租赁行业整体管理能力的加强而稳步提升。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第一:
近年来,租赁行业各企业户均营业总收入持续维持增长势头,样本 B 组的融资租赁公司户均营业总收入增长速度显著。
如图4所示,2015年至2019年间,样本租赁公司户均营业总收入规模在各年间都保持了一定的增速。其中,样本A组、样本B组和样本C组的融资租赁公司的户均营业总收入规模分别自2015年度的人民币82亿元、人民币8亿元和人民币6亿元增长至2019年度的人民币248亿元、人民币30亿元和人民币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32%、38% 和22%;与之相对应的是样本金融租赁公司,样本A组、样本B组和样本C组的金融租赁公司的户均营业总收入规模分别自2015年度的人民币36亿元、人民币17亿元和人民币7亿元增长至2019年度的人民币122亿元、人民币35亿元和人民币1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36%、20%和20%。
△图4 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户均营业总收入规模对比
第二:
租赁行业经营效率总体稳步上升,各组别下融资租赁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实际资产生息能力差距进一步分化。
我们对各组样本融资租赁公司和样本金融租赁公司近三年的经营效率指标进行了分析。如图5所示,我们统计了各样本租赁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占总资产之比,该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组别样本租赁公司的实际资产生息率。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样本融资租赁公司与样本金融租赁公司户均营业总收入占总资产之比(以下简称“总资产生息率”)自2017年的7.60%和6.40%分别增长至2019年的7.81%和7.01%,样本租赁公司的经营效率整体持续上升,且样本融资租赁公司的总资产生息率始终高于样本金融租赁公司,反映出样本融资租赁公司相对更高的客群定价与风险偏好。
△图5 融资租赁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营业总收入占总资产平均比例
第三:
从收益率水平角度观察,融资租赁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而金融租赁公司的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并已反超融资租赁公司。
我们汇总统计了样本融资租赁公司和样本金融租赁公司近三年的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及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的情况,并将样本融资租赁公司户均ROE及ROA水平减去样本金融租赁公司户均ROE及ROA水平,以体现样本融资租赁公司与样本金融租赁公司盈利能力差距的变化,结果如图6所示。横线分别表示样本融资租赁公司和样本金融租赁公司之间户均ROE水平的差距或ROA水平的差距。
△图6 融资租赁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相对收益率比较分析
【融资租赁公司ROA(或ROE)减金融租赁公司ROA(或ROE)】
我们注意到,样本金融租赁公司的户均ROE从2017年度的10.25%上升至2019年度的11.27%,增幅为1.02个百分点,户均ROA则从2017年度的1.24%上升至 2019 年度的1.39%,增幅为0.15个百分点;而样本融资租赁公司的户均ROE则从2017年度的9.74%下降至2019年度的8.90%,降幅为0.84个百分点;户均ROA则从2017年度的1.78%下降至2019年度的1.23%,降幅为0.55个百分点。从图6中可以发现,虽然2018年样本融资租赁公司整体的ROE和ROA仍略高于样本金融租赁公司,但于2019年样本融资租赁公司整体的ROE和ROA已分别低于样本金融租赁公司2.37个百分点和0.16个百分点。
因此,金融租赁公司的盈利能力表现更为稳健,对经济周期变化的反应也更为平滑。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其盈利表现对整体经济环境变化较为敏感,企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更高的波动性。
随着租赁行业不良率的攀升,租赁公司正持续提升整体拨备水平以强化风险抵御能力,但融资租赁公司与金融租赁公司拨备比率存在一定差异。
第一:
租赁行业整体准备金率稳步上升,金融租赁公司总体拨备水平仍高于融资租赁公司,且融资租赁公司之间拨备水平个体化差异较明显。
我们汇总统计了样本融资租赁公司和样本金融租赁公司近三年的户均应收融资租赁款准备金率情况,具体如图7所示。近年来,样本租赁公司应收融资租赁款准备金率整体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与下述样本租赁公司应收融资租赁款不良率上升趋势相匹配,体现为样本租赁公司正不断提升拨备水平以增强其风险抵御能力。
△图7 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应收融资
租赁款户均准备金率对比
我们注意到,于2019年末,根据可观察到的公开数据,样本A组和样本C组的融资租赁公司中各存在一家应收融资租赁款准备金率较高的融资租赁公司(以下简称“准备金率极值公司”),其拨备水平已接近或超过15%。此外,在整个样本融资租赁公司中,我们识别出7家样本融资租赁公司其于2019年末的拨备水平小于1%。同时,基于我们对样本金融租赁公司公开数据的观察,未识别出2019年末样本金融租赁公司的拨备水平存在高于7%或低于2%的情况。由此可见,相比较于样本金融租赁公司较为稳定和集中的拨备水平,样本融资租赁公司之间拨备水平个体化差异较明显。
此外,若剔除准备金率极值公司的统计后,2019年末样本金融租赁公司中各组别的户均拨备水平较样本融资租赁公司相应组别的户均拨备水平平均高出了约2个百分点,这与监管机构和股东单位对金融租赁公司准备金率和拨备覆盖率始终保持着较为严格最低拨备的要求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第二:
租赁行业不良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其中融资租赁公司户均不良率上升幅度较快,预计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根据可观察得到的公开数据,我们对样本租赁公司的户均应收融资租赁款不良率水平进行了统计,并主要对样本A组和样本B组租赁公司中披露的户均不良率数据进行了比较,具体参见图8所示。根据我们的分析,于2019年末,样本金融租赁公司的户均不良率为1.22%,与2018年末不良率相比增长了约0.27个百分点;样本融资租赁公司的户均不良率为2.07%(已剔除准备金率极值公司),与2018年末不良率相比增长了约0.76个百分点,其中样本B组的融资租赁公司户均不良率增长了约0.90 个百分点。从最近三年来看,无论是融资租赁公司还是金融租赁公司,样本A组和样本B组的户均不良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这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息息相关。
△图8 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应收融资
租赁款户均不良率对比
此外,近年来样本融资租赁公司的户均不良率上升速度高于样本金融租赁公司。于2019年末,样本融资租赁公司的户均不良率高于样本金融租赁公司0.83个百分点,该差异较2018年末不良率差异水平上升了约0.46个百分点。通过上述对拨备率情况的分析,我们理解,样本融资租赁公司的平均拨备水平依然低于样本金融租赁公司约2个百分点,这进一步反映出样本融资租赁公司在资产质量管理理念和要求上与金融租赁公司存在的不同。随着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我们预计整个租赁行业,尤其是融资租赁公司将受到较大的挑战。如何夯实租赁公司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以及如何提升租赁公司风险控制和资产管理水平将成为2020年以及未来几个年度的行业内热点话题。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监管对融资租赁公司的摸底程度和监控范围也在不断加强,随着对融资租赁行业监管文件的进一步落实以及监管力度的持续提升,预计未来融资租赁行业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风险处置的合规性上将面临着更为细致、严格的监管要求。
来源:毕马威KP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