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近日,腾讯的人设在大家心中「崩了」……
腾讯和一个假的「老干妈」签了合同(一言难尽,对方只3个人),活儿都干完了,却拿不到钱。气势汹汹地把「老干妈」告上法庭,却发现自己掉入了“萝卜章”坑中,广告白做还倒贴了游戏大礼包(遭遇白嫖,鹅生好难)。最后不仅钱没拿到,还被吃瓜群众调侃了一整天。
萝卜章案例层出不穷
近几年“萝卜章”事件频频上演,基金、银行、证券、信托等机构频频受伤。
2019年7月,诺亚财富栽入了承兴国际34亿基金“萝卜章”坑中,其为承兴国际与京东之间的应收账款债权提供的供应链融资,底层债权还款人京东签章是承兴伪造“萝卜章”诈骗。
2018年,宁波一家贸易公司利用假章骗取了银行贷款30亿元;国元证券、民生银行、粤财信托,因为华业资本股东“萝卜章”签发问题而身陷泥潭;大连机床也用虚构应收账款、伪造合同和公章等方式,从信托机构“骗取”资金6亿元。
租赁公司也没逃出“萝卜章”的大坑。
2020年6月2日,金盾股份发布了关于某租赁公司撤诉的公告。2年前,该租赁公司起诉了金盾股份,因其曾与浙江格洛斯无缝钢管有限公司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和《回购合同》,由金盾股份承担回购义务。格洛斯违约后,该租赁公司起诉要求金盾股份支付回购价款约2.07亿元,却被认定为金盾股份公章是伪造,导致《回购合同》无效。最终该租赁公司只能无奈撤诉。
2018年,某金租公司也与格洛斯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 与《抵押合同》,浙江金盾为合同连带保证人,格洛斯违约后,该金租公司损失约0.96亿元。
租赁公司需特别注意公章伪造风险
租赁公司签订租赁合同时,遇到的风险比较多,除了审查合同漏洞外,要特别注意识别对方签章有效性,租赁公司不能及时识别“萝卜章”就会遭受巨大损失。特别是涉及应收账款的合同,目前,越来越多公司以应收账款质押作为非标融资的增信手段,应收账款成为了“萝卜章”诈骗重灾区,防不胜防。
那么,租赁公司在合同签订前和签订时该如何正确防范“萝卜章”呢?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采访了圣大律所,为大家整理了避“坑”3步法。
首先,在合同签署前,租赁公司要核对签约人员证照信息、身份信息,确认相符。
在合同签署时,租赁公司要对公章进行真伪核查,直观识别、参照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文件比对、去公安管理部门核实或寻求网络鉴定机构进行初步鉴定。
合同签署完毕后,租赁公司要留存签署人手持身份证及所签署合同的照片。照片应同时呈现签署人正脸、身份证正面、合同名称及合同签署处,图像应清晰、信息应可辨。
以上解决“萝卜章”的方法来自租赁云-学习客户端避坑指南系列课,详细(更多)课程请扫码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