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原创
3万亿金融租赁有望与实体经济踩下共振的加速踏板。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光大集团董事长李晓鹏提出的一份名为《关于开展金融租赁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建议》的提案在金融租赁界引起了强烈共鸣。
上述提案指出,股权融资作为直接融资方式能够切实帮助企业去杠杆、降成本,从而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租赁公司在股权投资方面有业务需求和先天优势。
“金融租赁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初步具备了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的条件。”李晓鹏建议,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金融租赁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为规范金融租赁公司股权投资积累经验。
促进新基建产业发展
当前是金融业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进一步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将长期资金有效注入到实体经济,才能从源头上解决企业资金的短缺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租赁开展股权投资试点的提出正当其时。
上述提案也指出,股权融资作为直接融资方式能够切实帮助企业去杠杆、降成本,从而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光大金租董事长黄学军说,在当前时期,如果能够放开金融租赁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我认为会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第一方面,将有效促进新基建产业发展。新基建必然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引擎。开放金融租赁公司股权投资,可进一步契合5G等新基建产业的融资需求,提供长期有效的资金来源,解决企业技术升级缺乏资金的困境,同时还能有效推动落后产能的淘汰。
第二方面,有效支持科创型企业成长。对于需要大量专用设备的科创型企业而言,一般金融机构难以提供融资支持。如果开放金融租赁公司股权投资,金融租赁公司可以有效利用“融物+股权”特性,满足科创型企业需要,同时为“双创”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
第三方面,有效降低中小微融资成本。金融租赁产品在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传统租赁产品相对银行贷款价格偏高。若能够通过“租赁+股权”的产品创新设计,将进一步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对“稳企业保就业”作出积极贡献。
融资租赁企业已有成功案例
一位金租人士表示:“相较于其他债权融资部门,金融租赁更适合开展股权投资。有了股权投资的未来预期收益,金租可以在债项融资方面给予优惠利率,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提高ROE,有助于投资标的的估值提升和后期的权益融资能力。”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金租专委会披露,截至2019年6月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规模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从规模上看,金租已经成为我国金融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和基金均具有股权投资资格,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长期资金支持。金租作为与实体经济结合更为紧密的非银业态,更应发挥股权投资功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李晓鹏表示,在长期的租赁物选择和管理实践中,金租深入掌握各行业的经营模式、行业前景、业务流程、产品特点等,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在股权投资对象的选择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一定专业优势。
此外,数量庞大的融资租赁公司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投租联动的创新案例。
举例而言,2019年,中铝租赁就曾参与投资成立科技金融新平台——天津骏鑫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中铝租赁持有天津骏鑫40%的股份。
“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贷联动’的政策推动下已经明显加快实践步伐;而国外部分租赁公司已开展了可借鉴的股权投资探索。”黄学军表示,可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租赁结合股权投资模式。
黄学军还说,综合运用投资子公司、多重风险防控、栅栏防火墙等风险缓释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股权投资带来各种风险叠加的掣肘因素,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