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局公布首份融资租赁“失联”名单,217家公司上榜

原创 研究中心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作者: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研究中心


1月14日,据天津日报,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公布天津市融资租赁公司“失联”名单的公告》,公告显示,经排查发现辖内217家融资租赁公司无法取得联系,处于“失联”状态,鉴于“失联”公司长期脱离监管,无法掌握其实际经营情况,存在较大风险隐患,予以向社会公告。

此前,天津市金融局公布了两批融资租赁公司黑名单,35家公司入选。

租赁企业10900家,72%空壳、停业

虽然多地金融局监管动作频频,但银保监会出台的监管办法经历了20个月之久,才于今年1月8日首次公开露面。

在公布监管办法同时,银保监会还披露了重要的官方数据。截至2019年6月末,融资租赁公司共10900家。但银保监会同时表示,融资租赁公司开业率不高,在这万家公司中处于营业状态的仅有2985家,约72%的融资租赁公司处于空壳、停业状态。

根据《融资租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失联”是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融资租赁公司:无法取得联系;在企业登记住所实地排查无法找到;虽然可以联系到企业工作人员,但其并不知情也不能联系到企业实际控制人;连续3个月未按监管要求报送月报。

“空壳”是指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融资租赁公司:未依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并公示上一年度年度报告;近6个月监管月报显示无经营;近6个月无纳税记录或“零申报”;近6个月无社保缴纳记录。

加快行业清洗,多地公布异常名单

2018年6月,银保监会表示致函各地政府,对融资租赁企业开展首次摸底工作。此后,各地金融监管局陆续展开了对融资租赁公司的摸底排查、现场检查等一系列工作,行业清洗进程推进。

2019年11月20日及2019年12月24日,上海市金融局公布辖内第一、第二批经营异常融资租赁公司名单,分别有264、290家公司入选。异常情况包括6个月以上未经营;无实缴资本;未按时填报企业自查表;未按监管要求接入数据报送系统在线报送企业经营数据等。根据公告,限一个月内联系监管并进行整改。

2020年1月14日,天津市金融局发布《关于公布天津市融资租赁公司“失联”名单的公告》,217家融资租赁公司处于“失联”状态。公告要求“失联”公司于15日内联系并说明情况。

除天津、上海两大租赁业聚集地外,重庆、江苏等多地也采取了监管措施,对融资租赁公司发布“失联”公告、进行分类监管等。

“黑名单”租赁公司遭立案调查

除建立“失联”名单外,天津市金融局制定了更严格的黑名单制度。

2019年7月,天津市金融局出台监管新规,建立融资租赁公司“黑名单”制度,将“黑名单”公司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强日常监管及现场抽查、检查。2019年8月及2019年12月,天津市金融局先后公布两批“黑名单”,合计35家融资租赁公司入列。

1月13日,天津市金融局对外发布关于对中融国融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送达《立案通知书》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和《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办法》相关规定,天津市金融局已决定对中融国融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该公司已于去年12月被列入天津市金融局第二批融资租赁公司“黑名单”。

天眼查显示,中融国融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在天津东疆注册成立,是一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该公司于2019年11月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附件:天津市融资租赁公司失联名单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