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租参照执行,银保监会1号文解读

2023年2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于2023年7月1日起实施,过渡期至2025年12月31日。


一、《办法》的制订的背景


1998年,人民银行出台《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提出五级分类概念。


2007年,原银监会发布《贷款风险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五级分类监管要求。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风险分类实践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现行风险分类监管制度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


2017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审慎处理资产指引》,明确了不良资产和重组资产的认定标准和分类要求,旨在增强全球银行业资产风险分类标准的一致性和结果的可比性。银保监会、人民银行在借鉴国际国内良好标准,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现状及监管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实施《办法》,对推动商业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旧的风险分类原则不再适应实际银行业务发展,主要两方面要求:仅仅局限于贷款,对非信贷类资产分类要求不足;分类要求很多细节过于模糊,造成各家银行分类标准不够统一,操作空间较大。


银行监管巴塞尔委员会原称“银行法规与监管事务委员会”系国际清算银行的一个正式机构。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加拿大、比利时、瑞典十大工业国的中央银行于1974年底共同成立。十国中央银行官员和银行监管当局为其代表,总部设在瑞士的巴塞尔。每年定期集会4次。拥有近30个技术机构,执行每年集会所订目标或计划。


主要宗旨在于交换各国监管方面的信息,改善国际银行业务监管技术的有效性、建立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及研究在其他领域确立标准的有效性。


巴塞尔委员会本身不具有法定跨国监管的权力,所作结论或监管标准与指导原则在法律上也没有强制效力,仅供参考。但因该委员会成员来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影响大,一般仍预期各国将会采取立法规定或其它措施,并结合各国实际情况,逐步实施其所订监管标准与指导原则,或实务处理相关建议事项。


二、《办法》的重点变化与影响


1.遵循巴塞尔新要求


《办法》遵循了2017年巴塞尔的新要求,同时结合了国内的五级分类体系。


中国监管机构要求120-150%的拨备覆盖率,在不良分类向国际要求看齐的同时,应该适当的减少拨备覆盖率,否则等于变相提高银行的拨备覆盖率。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2.覆盖范围增加


旧的五级分类只针对贷款,新规要求覆盖所有银行承担风险的资产,包括贷款、债券和其他投资、同业资产、应收款项等。


对表外资产的要求:表外资产中承担信用风险的,应比照按照表内资产相关要求开展风险分类。对一些表外业务,如:规范的理财和委托贷款不在其列。


豁免:交易账户下面的金融资产,且对交易账户作为较为严格的划分。


3.重组资产定义及影响


重组资产的严格定义,主要是为了防止银行通过事实上的重组贷款来隐藏不良延迟暴露,但实际上又不认定为监管意义上的重组贷款。


一旦认定为重组资产,五级分类需要降低一级。


4.信用减值对五级风险分类的影响


只要会计上定义的信用减值(IFRS9对应国内的新准则),就需要降低为次级(也就是正式纳入不良范畴)。


原先很多银行关注类贷款都需要做信用减值,要么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本金利息或收益,要么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


5.不良认定连坐制度和跨金融机构交叉影响


主要是两种类型:


(1)如果非零售债务人本行的贷款或者债券等债权超过10%被纳入不良,其他90%的风险暴露也要纳入不良。

(2)同一非零售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 90 天以上的债务已经超过20%。


逾期超过90天纳入不良实际上从2020年开始监管已经开始严格实施,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


6.对资产管理和ABS穿透认定及影响


对资产管理产品和ABS(部分信贷ABS豁免的除外)投资需要穿透做逐笔分类。


需要注意的是:规则并没有对底层资产零售类债权的资管产品豁免,也就是底层是零售类的SPV投资也要求穿透做相应的分类(穿透后未必逐笔)。零售类包括个人贷款、信用卡贷 款、对符合《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第六十四条规定的小微企业债权等小微企业 贷款可采取脱期法进行分类。


信贷ABS可以豁免穿透,按照投资预期损失情况对产品整体进行分类。其他ABS比如交易所的ABS投资、银行间的ABN投资、银登的信贷资产流转、保险ABS等,需要银保监会认可才能豁免穿透。


7.过渡期:三年


过渡期为三年,在2025年12月31日前逐步过渡,意味着有长达3年的过渡期,让商业银行逐步达标。过渡期内,商业银行对存量业务仍然可以按照旧的规定(2007年54号文)进行划分。


三、《办法》重点问题解读

1.《办法》同巴塞尔委员会的《审慎处理资产指引——关于不良暴露和资产重组的定义》的异同点?


首先五级分类是中国特色,从巴塞尔2017年4月份发布的文件看,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定义,包括不良暴露定义,以及监管容忍度的尺度,财务困难的定义。比如90天逾期(material non-performing)一律划入不良,强调债务人风险,弱化抵押担保的作用,银行对非零售交易对手有一笔不良,那么该交易对手在银行所有风险暴露均认定为不良。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