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编者按: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6个方面33项措施稳住经济大盘,其中要求汽车行业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最近一个月,围绕该项政策落地执行情况,已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话题。本期我们特别邀约一汽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楚云先生就这一话题从一汽集团宣贯落实的执行情况进行介绍交流。袁总从央企角度对政策背景、政策执行情况、后续管控关注进行了长文介绍,包括该项政策执行后对行业发展趋势可能产生的影响,希望对读者或有启发。

01 / 疫情形势下针对货车司机纾困政策出台的背景

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曲靖考察时与一线的货车司机围绕经营形势和车贷还款压力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5月20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发布国资发财评【2022】40号文《关于中央企业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协同发展的有关通知》,通知中第14条明确要求“加大对商用车消费贷款的支持力度,有效缓解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车司机偿还压力,中央企业所属金融子企业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2022年6月30日以前发放的商用车消费贷款给予6个月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6个方面33项措施稳住经济大盘,其中金融政策方面决定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要增加1倍;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要求汽车行业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5月31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以函件形式对各地银保监局发出《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非银机构做好疫情影响困难企业和个人金融服务的通知》,抄送各地分局和相关非银机构。其中就落实纾困措施,做好接续融资安排时重点强调:“非银机构要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延期还本付息等相关政策要求,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和融资租赁业务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本轮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中央汽车企业所属非银机构要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2022年6月30日前发放的商用车消费贷款给予6个月延期还本付息支持。”

6月2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银保监办发【2022】64号文《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做好接续融资安排、适当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创新信贷服务模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有效加强信贷管理、主动做好宣传引导、推动形成政策合力和加强政策督导落实共十二项工作指导要求,其中在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环节明确指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

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交通运输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交通物流的背后有量大面广的物流企业和货车司机,要把留抵退税、缓缴社保费、车贷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落到位,做到非申即享、直达快享。”

6月20日,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召开总指挥(全体)调度会议,强调:自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后续要客观审视物流保通保畅中存在的车辆通行保障、关键举措落地、产业链供应链复工复产、协同指挥调度、纾困政策落实等尚未完全到位的问题。要坚持协同联动,加快实现综合运输货运量增长;要坚持固本强基,加快推进专项再贷款政策、货车贷款延期政策、铁路民航纾困政策落地。

短短一个月内,从总理调研到国务院、国资委、金融监管当局和其他相关部委围绕稳经济一揽子计划、纾困解难、保通保畅所出台的系列政策、细则和通知,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的系统思考、重点识别、坚定决心和密集行动。

02 / 纾困政策执行的形势和发展方向

为响应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汽车央企对所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支持货车贷款年内延期还本付息。一汽解放公司与一汽金融联合于近期通过解放销售渠道3场视频会议滚动发布了针对货车贷款客户一系列“纾困缓还”支持政策。在当前货运市场低迷、货车运营艰难的情况下,尽快给运营困难、还款困难的货车司机纾困解难,彰显国车长子、央企担当。一汽解放和一汽金融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快速宣贯落实,线上渠道:客户直接通过 “微信公众号:一汽财务商贷通/一汽租赁商用车”可线上申请,由一汽金融快捷进行一站式办理;线下渠道:分别由一汽解放和一汽金融的2个400客服热线进行客户咨询,以及邀约接待客户到经销商店头办理。截至最新,一汽集团保有贷款余额的近30多万存量客户基本已收到了其享受政策的相关通知。


具体在办理过程中,一汽金融敏捷开发,推出了“数智服务,一键快享”的客户直达服务流程设计:纾困通知信息“一键推送”卡友,卡友“一键直达”完成合同签约环节,卡友在签约环节通过 “一键签署”数智化纾困服务电子协议,最快可1分钟内完成全流程业务办理。

同时,在政策落地过程中,一汽集团方面结合市场经营生态,认真听取经销商群体呼声,按市场化原则认真甄别客户历史信用状况,由经销商共同参与预审客户信用资质和核实需求后做到客户通知、解答、受理、提示和对账管理一条龙,并主动做到了尊重存量业务到期后的经销商协同管理责任是否承担的选择权,做到将“免申即享,直达快享”的普惠政策落地与“精准纾困,正向促进”、经销商延期后协同管理责任压力缓释及系统性风险防范等关注点统筹兼顾。

在实际办理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有来自于终端客户后续风险关注和贷后协同管理责任等一系列挑战和压力的。主要集中为三个方面:

1、存量消贷客户的6个月延期还款导致车辆贬值的风险关注:贷款车辆延期还款后,车辆的残值将降低,可能出现特定区域、特定阶段、特定车型、特定客群的车辆时点残值不足覆盖剩余贷款余额的情况,届时如客户经营不佳或主动失信,弃车违约不再还款,将有一定比例的风险敞口。这种风险敞口不仅仅在原贷款期限到期后的最终延长6个月期限内存在,很大概率上将在2022年12月-2023年1-3月前后的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时间段也会存在,“免息政策享受完毕之际,或许就是不良违约高发之时”是部分经销商及业内观察人士的潜在担忧,这一风险关注如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于所有商用车金融机构相关方的头上,其心理预期不容小觑,必须正视,有待于以积极思维看待和以精益行动化解。

2、新增低首付客户的风险关注:目前一部分区域的一部分用户以低首付购车占比较高,如用户买车后就延期6个月还款,如上介绍,这一部分客群的违约心理成本相对较低,如6个月后出现客户弃车不还款,将给经销商带来一定垫付压力,后续的保全处置损失,会造成经销商经营更加困难。这一风险关注客观存在,触及了当前商用车产业金融的风险、责任、利益和诚信的灵魂拷问。

3、经销商潜在垫付压力与厂家新车压库政策对资金链压力的风险关注:“纾困解难”延期还款政策实施后,如出现超出安全阈值的客户逾期或恶性违约,部分区域、部分经销商可能面临无法承担垫付压力,叠加考虑短期或中长期垫付将占用经销商正常经营的采购流动资金,甚至可能造成一部分经销商资金链紧缩甚至断裂。这一风险关注其实不但考验经销商本级的抗风险能力和协同管理意愿,更考验主机厂、销售公司对于自身经销商网络生态安全的体系能力和维护实力。

自6月18日最新的“直达快享”纾困政策发布后,截至发文之日,据不完全估计,一汽金融纾困延期还款政策有望在6月末前完成50%以上存量达标客户的推送办理。

03 / 央企如何体现政治责任担当落实国家政策

总体回顾自5月23日国务院和国资委出台稳经济、通物流相关组合政策以来,一汽集团快速响应,集团党委迅速研究部署,高效进行内部产、融两板块协调,一汽解放和一汽金融整体联动,宣贯结合,识别真因,渐进明晰,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政策,迭代梳理了普惠政策宣贯流程,并通过数智化手段,敏捷开发了信息推送、客户咨询、一键受理、批量直达及客户适用政策精准对应等功能,基本让所有存量货车司机客户能够通过线下到经销商店头和线上直接确认两个通道快捷办理,预估在6-8月前将对达标客户全面完成合规性受理手续。

在此过程中,一汽集团与东风集团两大商用车央企也保持友好对标,互学互鉴,动态完善双方普惠纾困政策的落地保障措施,共同维护市场生态,及时化解经销商风险关切,面向终端货车司机客户同步开展普惠政策享受与诚信履约信用意识的宣传,做到了高效执行、系统推动和良性落地。


本次纾困政策执行落地,也是对央企政治站位和体系化管理能力的一次系统检阅,一汽、东风等主要央企做实了引领示范,以敏捷行动贯彻落实国家政策,率先落实了支持交通物流企业、市场微观从业个体迅速在稳经济、保通畅组合政策的各项要求,确保交上坚实答卷。具体归纳执行要点就是做到了“2个坚决”、“2个兼顾”、“3先+3协同”,做到好事要快办、办成、办好。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