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第四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在天津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为“新监管与新机遇:租赁业进化论”,和讯网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论坛进行全程图文报道。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沈蕾在论坛中表示,租赁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仍存在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转型升级压力,提升精准服务能力、风控能力、盈利能力,拓宽融资渠道,这都需要市场同政府一起探索应对,共同优化政策配套、监管方式、外汇管理、财税支持、司法保障和人才培养等综合环境,营造与国际接轨的租赁产业生态。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沈蕾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沈蕾:尊敬的庆民副市长、阿曼波先生、爱国主任,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现代租赁业上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兴盛于全球。目前,北美、欧洲和亚洲已成为世界三大租赁市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90%。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租赁市场,市场的活跃度和增长潜力显著。中国6%的租赁渗透率远低于美欧平均20%以上的渗透率水平,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天津是中国租赁业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也是租赁业国际合作交流的最重要"窗口"。东疆保税港区作为天津自贸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租赁创新的示范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在推动东疆在租赁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尝试,东疆的创新平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租赁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东疆保税港区注册租赁企业2400多家,累计注册资本达到3200多亿元。形成了飞机租赁、船舶海工租赁、大型设备租赁等三大成熟板块,同时在轨道机车、电力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东疆租赁总资产规模超过7000亿元。
租赁政策策源地特征进一步显现。从融资租赁出口退税、项目公司(SPV)管控模式,到本外币资金池、海关异地监管,东疆近期又完成了经营性售后回租全流程外币使用、信托船舶基金融资结构业务等多个全国首单业务;一个月前,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政策开始在东疆常态化实施。保税租赁、项目子公司纳入融资租赁出口退税适用范围等一批在东疆试点成熟的政策开始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