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坛三:租赁与新能源专场全文

2016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在天津召开,论坛主题为“驾驭经济逆周期”。和讯网对论坛进行全程报道。联合光伏集团有限公司CFO李宏、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焕春、中民国际融资租赁新能源租赁部副总经理杨城、上海电气(601727,股吧)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民生金融租赁车辆设备租赁部总经理芦宁针对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期的行业趋势与产业投资机会、新能源车辆领域模式重构、分布式能源与合同能源管理、可再生替代能源技术价值评估与风险控制等话题展开讨论。

主持人:Bülent Ta?ar ?Siemens Finansal KiralamaA.S. CEO
  

王佳林 中国融资租赁企业协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讨论嘉宾:
  

李宏 联合光伏集团有限公司 CFO
  

陈焕春 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杨城 中民国际融资租赁新能源租赁部副总经理
  

李林 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 总经理
  

芦宁 民生金融租赁车辆设备租赁部 总经理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王佳林:下面进入下一个环节,就是圆桌讨论的环节,有请西门子租赁的Bülent Tasar先生,有请中国康富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焕春先生,有请中民国际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的杨城总,有请上海电气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总,有请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车辆设备租赁部的总经理芦宁先生。
  

谢谢各位,我们在座的这儿嘉宾,既有来自光伏产业的同事,也有来自租赁行业的同事,第一个问题抛给大家,你们目前结合在融资租赁和光伏产业互动或者融资租赁支持光伏产业发展方面,不光是光伏,包括我们新能源汽车方面,你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Bülent Tasar:很高兴我能够在大家面前发表我的想法,不仅仅是光伏这些新能源,无论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永远是非常昂贵的,所以我觉得投资的成本的确是非常昂贵。比如燃料电池的费用很昂贵,还有建立相关的设施、相关的行业需求配置都很昂贵,无论你什么时候进入这个市场,虽然这个成本很高,但是它发展的很好。比如很多年前我们在土耳其做太阳能的时候,我们从政府那里拿补贴,的确非常昂贵,即使拿到补贴也很昂贵,但是现在我们看老价格变成了之前的一半,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担忧刚开始的成本,因为成本还是会下降的,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一个金融解决方案,不是说去投资,然后拿钱,而是为了长期的投资而考虑,我们应该想劳动长期的投资回报。
  

同时,我们在系统里面是这样的,比如能源节能,你不需要支付任何的东西,你只需要支付你的储备,然后你把这个储备的费用给了租赁公司,这才是我们应该担心的,我们不应该担心刚开始最初的费用,最初的费用虽然很高,但是后期会降低成本,因为我们住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我们要使世界变得更清洁,这才是我们投资者应该考虑的关于节能的问题。
  

陈焕春:我个人认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一个政府的政策问题,比如说新能源,我们国家电力法明确规定要全额上网,现在弃风限电的现象非常严重,2015年风电平均弃风应该在15%左右,光伏大概在10%左右,但是今年这个数据显然在恶化。
  

这次电力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能源不参与竞价上网,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在一些电力产能过剩的电力体制改革的试点区域,不仅仅说是参与这个竞价上网,同时像云南提出了把水电作为标杆电价来作为我们新能源上网定价的依据。
  

另外,补贴的问题,当然风电的情况好一些,但是光伏的补贴,第六轮补贴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公布下来,另外拖欠的额度非常高,预计到今年年底接近700亿左右的水平。这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的执行力的问题在这儿,就是制定了好多的政策,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间会走样。
  

金融对这个行业的支持问题。当然,像联合光伏的李总,在香港上市公司,像这些有实力的企业他们有资金,问题不是很大,有非常多的渠道,资金成本并不高。但是我们有大量的中小的光伏电站的投资者,他们有很好的项目,但是因为拿不到资金无法启动,人们面临着一个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大家说租赁公司应该更好的支持这部分的客户,确实是,租赁客户也想支持这部分的客户,但是能源投资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它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它相对来说投资回报非常的稳定,从目前看看是非常稳定的,只要你能发电、能上网,就能够有发电的受益,就有稳定的现金流入,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它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投资回收期特别长,像光伏可能要8–12年,风电可能也在这个水平。怎么样去配置这么长资金,作为融资租赁公私要考虑这个问题,尤其是商务融资租赁公司,金融公司可能可以考虑拆借,但是我们商务性的融资租赁要考虑资金的风险问题,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在这两个方面。谢谢!
  

杨城:我补充一下,因为陈总刚才说很多点都非常的到位,一个是补贴,一个是限电,政策这块确实是影响这个行业最关键的因素,刚才我也讲了,绿色金融这个体系出来之后,国家和政策对这个支持肯定也会加大,我觉得政策长期来看应该是向好,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的曲折,需要这个行业内各位的同仁一起努力。
  

最终努力的目标是什么呢?我觉得中国和海外,像海外发达国家做光伏融资,或者做可再生能源的融资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在发达国家可以做项目融资,我基于这个项目情况可以做贷款,我不需要加一个担保和额外项目进来。
  

怎么才能实现这个路径?一是政策一定要清晰,我电站出来能拿出来钱就是多少钱,这是稳定的现金流,可以确定我什么时候拿到,期限是多长,很清晰,这个现在我们没有做到。二是限电,到底电站建完之后能不能并网,并网之后能发多少电,未来20年、30年这个电站会不会受到城市搬迁或者移民的影响,这是大家很顾虑的一个问题。三是这个行业的一些看法,一个就是电站的资产,因为我是电站的持有方或者融资方,这个资产是不是具有它现在的价值,它能不能够达到它在可行性计划过程当中达到的发电量、使用年限以及未来得技术使用指标,目前行业透明度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很多金融机构还不愿意进入光伏或者一些新能源的行业,主要也是这方面的考虑我怎么评判这个资产的价值。这是正像循环的过程,忧伤倒下,如果产业链是非常清晰的产业链,这个行业的融资成本我认为会很低的,有一些成本很低的资本会进来,包括养老资金、保险资金等,这个行业会发展越来越好。目前是我们未来一个发展方向,也需要从政府到整个产业,到整个融资行业的一个协同的共同努力。
  

李林:新能源老的租赁公司都在做,新的租赁公司都在做,好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卖方市场,好的客户,好的项目大家都想做,像联合光伏,李总这边,能够拿一单项目做是有可能的,但是怎么样说服李总能够频繁不断的把项目给我做,我能够用什么特点或者什么优势去打动他,说服他,这就是一个问题。比如我的两边都是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在资金上有非常大的优势,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有其他的优势,但是资金可能是他们比较大的优势,但是这个就不是我的优势。我既然没有资金方面的优势,我能够以什么样的特点,或者什么样的好的模式能够去从好的客户上拿到项目,并且是不断的拿到项目,这是困扰我们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我们也有厂商背景,我们有产业链上的优势,当然你租赁公司应该提炼出来,组合起来,这样的话。比如我们现在跟比较好的客户,联合、天河(音),他们信任你,给你一单做做很好,不光是价格好,信任方面也是我们考虑的问题。
  

芦宁:我们现在主要面临的问题还是补贴,现在不管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光伏,可能也是一个国家重点补贴的行业,我个人比较熟悉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家是从采购到使用,国家到地方都有非常大的补贴政策,这些补贴政策导致了目前这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的方向非常快,也非常明确。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由于国家补贴政策的存在,大量的生产企业或者电池制造商都涌向了这个行业,造成了投资的密集型,这里就难免鱼龙混杂,特别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时候,整个国家在查骗补贴的情况,查出了很大的问题。这是阶段性的问题,这对我们开展业务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也就是补贴消失以后,行业的利润和实际的产品使用有效性还存不存在,这是一个疑问。
  

另外,光伏也好、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新兴产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扰就是技术路线问题,现在技术路线我们深入做下去以后,我们发现技术路线是非常多样化的,而且同样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框架都不一样。未来哪一个技术会成为主导或者会不会这些所有的技术在未来3–5年内会有更新升级,这对我们租赁业务开展也有很大的疑虑。因为我们业务目前来讲,新能源领域,尤其是车辆领域是以大巴车为主,大巴车的周期,我们交易对手都是地方的公交公司或者类似于这样的政策性企业,他们的融资需求都是在6年、8年、10年以上,这些公司目前的新兴产业和电池技术,能不能安全支持我们的租赁物使用这么长年限,这也是一个困扰,也是未来业务开展过程会不断困扰我们的问题,所以这两个问题是我们业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王佳林:刚才我一口气把租赁公司邀请上来,所以把李总怠慢了一下,李总,站在光伏企业来看,跟融资租赁公司合作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李宏:我们作为联合光伏,我们这个企业专注于太阳能产业的下游端,专门太阳能的发电、投资和持有的。整个集团2012年建设起来,当时光伏产业正在遭受欧美的双反,包括像赛维、这些企业相继的破产,整个商业银行业得受到了重创,包括招商局集团内的招商银行(600036,股吧)像赛维损失了20多亿,整个光伏行业面临了重大的挑战。
  

但是,刚才我听有位嘉宾提到,中国的光伏行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技术还是规模。所以我们非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应用和投资,我们认为在这方面具有比较低的风险,同时2013年成为上市公司,成为中港两地唯一一个以太阳能光伏投资为主业的公司。
  

我们跟陈总,在2014年底、2015年初,完成了第一单位光伏电站的融资租赁,我相信应该是康富租赁的第一单,为此专门拜访了他们,对于香港交易市场都是非常新鲜的事情,因为在香港交易市场看到都是经营性租赁而不是金融租赁,以至于香港交易中心认为我们是卖资产,我说我们没有卖资产,是经营性资产。
  

我们跟杨总即将开展是在英国有82兆瓦太阳能电站的项目融资。刚才李林总也提到,如何持续与融资租赁公司发生关系,实际上本公司在融资规模里面有接近1/3到1/2规模的都是跟融资租赁在发生关系的。前期我们和康富租赁好事成双,不断的合作。
  

当时融资租赁对我们来说的优势,对银行来说审批速度快,放款比较的及时,因为毕竟在银行方面它相应的资金手段要求的条件非常严,现阶段对我们来说,有一位老总提到,现在是买方市场,我们更多强调的是成本,由于刚才我们西门子的这位老总提到的,光伏的电用起来比传统能源要贵,但是作为新能源企业来说,我们是这么看的。即使石油、天然气的价格在不断下跌,即使它的开采成本会便宜过开采一吨水,但是随着人类消费习惯的变化,如同原有的化石能源去替代烧动植物,包括现在用清洁能源替换原有的能源,都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是一种消灭习惯的改变。其实我们在深切的遭受气候变化对我们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前我们一直所提到的,人定胜天,实际上人没有办法战胜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会自己调整自己,调整的结果就是我们会遇到更多的异常天气,以至于雾霾天气,包括人体健康的影响。所以,我们作为新能源的一分子,我们通过我们的工作,让整个新能源从青少年开始,以至于整个环境、整个社会改变消费习惯,我们既要像习大大讲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色青山,这是我们作为新能源企业最大的挑战。
  

王佳林:下面这个问题针对五位租赁公司的老总,在座的租赁公司,我看了一下都有不同的背景,有跟我们能源设备制造厂商有关的,像上海电气的李总,还有西门子的Bulent Tasar,像陈焕春他们的股东是发电企业,另外两位是中民租赁,应该是一些民营企业大资金的背景,民生金租是银行系的租赁公司。你们这些不同的租赁公司、不同的股东背景,不同的优势,不同的定位,这方面你们在新能源领域里开拓业务,你们的业务特点能不能突出一下,就是跟别的公司不一样的你们的特点是什么?
  

陈焕春:中国康富大股东是国家电投,国家电投中央骨干企业之一,53家央企之一,是中电投和国家核电公司合并,去年7月份两家公司合并,成立这么一个集团。这家企业主要从事于发电企业的设计、建设、运营,主要是原来的五大发电企业之一。是唯一一个具有全电力牌照运营的,具有核电资质的企业,另外四家都没有核电运营资质,因为中国有核电运营的一个是中广核,还有一个国家电投。
  

我们股东的优势,我们认为我们现在在新能源领域的拓展不仅仅在光伏这个领域里面,我们现在在水电、风力发电,在生物质发电,在光伏发电,包括新能源汽车,我们在这些里面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刚才我和杨总和民生的芦总也交流过,我说你们做不做风电,做不做小水电,他们说他们都不做,这可能是我们跟他们的第一个区别。
  

另外,我也想回应一下上海电器林总提的问题,如何让这些大企业持续不断把订单给你们,你就看租赁物。当然前期我们和李宏总合作的时候,我们当时在起步和摸索的阶段,当然我们需要一些类似担保、抵押、质押传统的金融风险控制的措施,我们需要一些条件在这儿,但目前我们做的项目,我们不需要看,我们不需要担保、抵押、质押这些东西,我们就是以租赁物和项目本身作为我们风控核心的模式在这儿。
  

刚才PPT里面提到,我们新能源融资租赁未来得发展应该是建立起一个从资源评估到设备采购,到电站建设,劳动后续运营,包括整个电站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目前在推的一种业务模式。这样的话也能够帮助那些中小客户,去解决投资光伏、火电等的融资企业,以我们专业能力,以我们整合资源的优势,给他们提供全套的服务,我们的口号是你给我一个资源我就给你建设一个电站。我们把资源变成资产,把好的资源变成好的资产,我们目前大部分公司都面临好的资产的问题,我们去构建一种好的资产,这是我们依托于目前股东资源和股东背景优势,我们做了一些东西在这里。
  

杨城:我们股东是中民投,它在成立之初的时候,就已经把新能源作为它主要的发展方向。2014年成立了中民新能源投资公司,这个公司都是专门做光伏电站的,今年已经排到整个光伏装机容量的全国前十名,它在前面的探索过程当中也给了我们很多的经验和启发,也是我们比较好的合作伙伴,也是在包括技术支持,或者是流程上的一些控制上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有这样的合资伙伴,也是增加了我们对光伏行业的信心,所以我们也是在这个领域内敢于大规模投放的主要原因。
  

另外,我们毕竟成立的时间比较短,一年半的时间,在整个业务开发过程中可能像陈总这边多个行业开发的现象没有那么好,我们刚才提到风电、风电我们这边做业务比较少,我们也在谈这方面的业务,随着我们对这个行业了解成熟度逐渐提高,有一些比较好的项目机会我们也愿意在这个行业内做一些深度的耕耘,这就是我们的一个特点,一个是我们股东背景有新能源业务发展的策略,而且我们作为一个重要的实施方给我们很大的支持,这是密不可分的。
  

第二点,我们在产品结构上也有一些优势,就是我们现在遇到了不同的需求,各种各样的客户比如像有股权投资的要求,比如我们是一家外商投资租赁公司,所以产品结构上比较灵活,我们可以入一部分的股权,或者是通过一些产品结构,比如明股实债等,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投资,这部分对客户的吸引力也比较大,就是我的不同产品加上我的租赁,这就是我产品的系列方案,对于他们来说,成本稍微高一点也可以接受。而且我们一直把股权和租赁结合一开始就作为我们主要的策略。
  

简单说这两点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李林:基本上我们也是比较类似,上海电气我们的特点也是跟集团的背景紧密结合,怎么说呢?就是充分利用好你可以利用的集团的一切资源。因为我们上海电气在能源领域,现在国内讲三大家,东方电气(600875,股吧)、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我们在能源市场有几十年的耕耘,所以从租赁业务来说我们特点,从项目的租赁,项目的获取,到万一发生风险以后项目的处置,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利用集团的优势,比如能源业务在中国市场跟五大电力,或者大的民营的企业都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包括在东南亚,原来集团在东南亚市场有很多年的历史,现在在“一带一路”,在中东市场发展的比较快,在项目获取上,可能一方面靠我们这一百人的团队,另外就是集团给我们推荐了大量的项目,有一些项目是我们集团有设备在里面,有一些是以前合作过,现在没有我们的设备,但是它想通过租赁的方式走。
  

另外,在项目过程当中,因为我们有工程公司,我们电站工程公司全球排名比较靠前的,包括电站的一些海外的,我们现在在东南亚,包括日本、越南等都在承包一些光伏电站的项目,我们可以给客户在这块提供一些服务。
  

在项目处置块,出了风险以后,我们可以收购一些电站,我们自己来运营,或者说我们工程公司作为总包方,在项目接订单的时候,业主也会给它其他的条件,这样我们大家可以一起互动,帮助业主解决这些问题。
  

总而言之,不能过度地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母公司身上,但是它的资源你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这可能成为一个你特色的地方。
  

芦宁:我们是金融租赁公司,一般来说金融租赁公司优势是资金上比较充裕一点,因为融资我们天然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民生租赁我们成立以后,我们提过几个口号,最早是我们要做真租赁不做假银行,第二我们董事长提出来一体两翼。然后我们是以租赁物为我们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以融资作为辅助的发展方向,从我们公司整个部门设置来看,我们成熟一个行业就成立一个事业部,我们船舶也有事业部等等,我们在租赁行业希望成为更加专业的行业从业者。像我现在所做的新能源汽车的所有领域民生租赁应该说关注时间比较长,我们对产业研究比较的透彻,产品除了车辆租赁还有电池租赁,还有国家补贴方面的融资,还有经营性租赁,我们另外在行业做到十年期的公交租赁的公司,我们也不是简单的放开条件,也是建立在我们大概2013年开始就跟踪这个行业,跟一些厂商,包括技术路线,包括一些交易模式的共同设立,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些产业做深、做透以后,我们做全产业链的。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整车的主机生产,到生产出来新能源车辆的销售,到使用者的融资,从经营性租赁到融资租赁,包括未来电池的储能,包括城市峰谷电的储能。
  

这样我们一方面开展业务可以建立更高的门槛,跟竞争对手减少直面的竞争。我们现在很少到公交公司做竞价的投标,因为我们在整个产业链都参与了。从风险控制角度来讲,我们的终端客户的业务直接对应了我们厂商的销售,又对应了我们上游电池厂商的业务,还对应了补贴融资,所以从整个产业链我们都有闭环,这是我们金融租赁板块的优势,也是我们汽车板块产业的优势。
  

Bulent Tasar:简而言之,对于我而言,我觉得在我现在这个公司工作非常的愉快,因为我们有40万员工,并且遍布了92个国家,而且我们生产、销售,而且获得了很多融资的机遇,因此我觉得让我的生活变得轻松了很多。
  

我想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印尼雅加达做投资,和政府接洽,我们过了十年才获得利润。比如你要花大概12年的时间去创造这些付款,北京在北京市政府这里,要培养公司的能力,让他更好的参与本地的竞争。
  

其次,我很高兴有机会能来到这里,因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司,总部在德国,我们是有很多德国特色的,因为这个国家它是非常严格的,比如我们有看到它60%的能源都是太阳能,他们现在不接触核能了,同时西门子也不再对于核能有过多的直接投资,但是这和法国不太一样,所以德国政府也给我们个人提供补贴,给他们房屋提供补贴,这样个人的房屋就可以生产太阳能,这正是来自一个国家的支持,来自一个大公司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坚持了75年在全世界90多个国家遍布,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屹立于竞争之林。
  

佳林:谢谢,李宏总,您可能也接触过其它种类的租赁公司,能不能归归类,不同的租赁公司从他的角度,更适合于你们,或者有一些方面不太适合我们,给我们这个行业提提要求。
  

李宏:谢谢主持人,从租赁这块,我们从2014年到现在,我接触到的租赁公司有很多,现在我们日常联系的公司有四五十家以上。现在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变化,刚才提到补贴的政策,补贴的这种拖欠,实际上现在中国到现在为止第六批补贴即将发布,在此之前1–5批的发放时间没有超过一年半时间的,第六批时间比较长,现在已经接近两年的时间,最晚的话。对整个投资人和投资机构都是比较大的压力。
  

随着国家能源局,包括咱们国家光伏产业的技术方面的进步,2020年有可能实现平价上网,这方面也依托与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力度,尤其是化石能源对电力发电所创造的污染的补偿,或者它的偿付,会使得新能源的电站越来越有竞争力,最终平价上网不再依托于补贴。
  

对于融资机构,我们用最多的就是我们电站建设期建设,我们想获得短期的流动性比较好的资金。
  

另外刚才陈总提到,如果补贴的资金顺利发放,包括整个电站,其实变成一个非常好的金融产品,因为它有很庞大的资产,能够吸纳足够多的资金,同时又一个稳定的现金流,能够为投资人和股东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内部收益率,所以这样资产对我们来说比较稀缺,尤其在当今的中国投资不可能到地产里面去,有很多的限制,所以在这块,我希望融资机构和我们能够创造更多的金融合作机会,从简简单单的收直租,可以尝试一些股权方面的融资,长短期的结合,等等,对本公司来说,更希望在金融市场创造更多的金融产品,包括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各种方面的尝试我们都在做。最终结果整个融资成本的不断趋降,融资能力得到增强。
  

只要第六批补贴资金一到位,整个新能源的电站都将成为炙手可热的金融资产,当然在此之前大家会有很多的疑问,我们作为一个鉴定者做一个布局。现在很多金融机构不愿意进入一些区域比如新疆地区,比如新疆最大的沙漠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果都铺上风电或者太阳能,其他的都可以停。
  

王佳林:再次感谢台上的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今天论坛到此结束。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