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伟柱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采访

近日,多家商业银行陆续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其所属金融子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经营情况也一一揭晓。

总体而言,2024年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的发展呈现出“总量增长、梯队明显”的特征。头部机构凭借在船舶租赁、国产大飞机租赁等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实现业绩高增;中小金融租赁公司则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战略机遇,通过特色化路径开拓新增长赛道。

15家资产规模超过千亿元

2024年,金融租赁行业头部机构排位发生了变化,坐上资产规模“头把交椅”的公司由国银金租变为交银金租。截至2024年末,交银金租、工银金租、国银金租分别以4436.00亿元、4174.61亿元、4058.50亿元的资产规模位列行业前三。目前共有15家资产规模迈入“千亿元俱乐部”的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

其中,资产规模位居首位的交银金租业绩表现亮眼。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1.72亿元,同比增长9.69%;实现净利润43.67亿元,同比增长9.02%,呈现出资产规模与经营效益双增的态势。交银金租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交银金租共有四大业务板块,分别是航运金融、航空金融、设备租赁以及金融市场业务。此外,近年来还积极培育以新基建租赁业务、新能源租赁业务等为代表的新赛道,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

2024年,资产规模位居第二位的工银金租资产规模一路“狂飙”,总资产由2023年末的2783.81亿元增长至2024年末的4174.61亿元。截至2024年末,工银金租实现净利润24.79亿元,较2023年的7.5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26.61%。相比之下,另一金租巨头国银金租发展态势稳中趋缓。截至2024年末,国银金租资产总额为4058.5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9%,国银金租在年报中表示,集团降低财务杠杆倍数,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2024年营业收入为285.63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为45.03亿元,同比增长8.5%。

其他“千亿元俱乐部”的金融租赁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也同样亮眼,展现出良好的发展韧性。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招银金租总资产为3097.84亿元,净利润为37.40亿元;建信金租总资产1821.50亿元,净利润26.82亿元;浦银金租总资产1534.24亿元,营业收入92.36亿元,净利润13.20亿元;光大金租总资产1511.48亿元,净利润20.24亿元;兴业金租总资产1461.72亿元,营业收入35.05亿元,净利润25.55亿元;农银金租总资产1111.86亿元,净利润7.84亿元。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秘书长聂伟柱认为,作为银行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银行系金租从成立之始,就拥有银行大股东的强大增信。“一方面,银行系金租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依托母行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点,银租联动的战略,银行系金租在资产业务上也能获得母行的支持。”聂伟柱说。

深耕差异化赛道

聂伟柱表示,今后一段时期,金融租赁行业将呈现出少数“大而强”+多数“小而美”的发展格局。“资本实力雄厚的金租公司,普遍介入了飞机、船舶租赁业务,体量大,抗周期能力强,是金租行业的主体。而中小型金租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关键词是差异化。这种差异化重点体现在行业赛道的选择上。选择好一个符合自身资源禀赋,且天花板足够高的行业赛道至关重要”。

今年,不少金融租赁公司发布业绩指标时,着重提及服务实体、业务转型、科技赋能等高质量发展相关内容,以差异化经营策略摆脱同质化竞争,通过特色化路径开拓新增长赛道。

作为中信银行独资设立的金租公司,截至2024年末,中信金租总资产834.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15%;2024年实现净利润9.36亿元,同比上升11.75%。年报内容显示,2024年,中信金租立足租赁本源,继续推动战略转型,稳步实施“两大两小优中间”发展策略,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具体来看,在“大”资产端,加大与造船企业和航空、航运公司合作力度,实现飞机、船舶业务投放78.53亿元,持有及新造飞机船舶数量81艘(架);在“小”资产端,实现车辆、户用光伏等投放142.99亿元,户用光伏开创项目公司基金模式,服务农户超8.2万户;乘用车加速布局,助力超6万户车主“拥车用车”;在“中间”资产端,其绿色融资租赁业务余额343.4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租赁余额333.08亿元。

再聚焦、再定位,努力找准适合自身的转型方向,是中小型金租公司的必然选择。据河北金租清洁能源业务部总经理葛志同介绍,河北是电力用能的大省,更是绿色能源发展的强省。“2024年末,河北省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306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近七成,设备采购和项目建设的需求巨大,金融租赁大有可为。”葛志同说。

据了解,河北金租发挥“产业+区域”的禀赋特色,坚定落实“真做租赁”和“做真租赁”的监管要求,2024年当年实现业务投放222.66亿元,其中绿色租赁和普惠租赁业务合计投放158.50亿元,在全部投放中占比达到71.18%;在清洁能源领域业务投放64.23亿元,其中直接采购风电、水电、光伏、储能设备45.00亿元,直租投放占比达到70.06%。

“在经济波动时期,融资租赁通过‘融物’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设备。不但帮助了设备制造企业完成销售,也帮助了设备使用企业实现技术改造升级。这两年来规模快速增长的直租业务,就是金融租赁发挥经济逆周期调节作用的有力例证。”聂伟柱说。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