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多次提及融资租赁,或将为区域租赁业务深度扩展提供新的契机,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有望再提速。
作者: 周玲
中建投租赁
一、《总体方案》中8次提及融资租赁
自2013年上海自贸区先行探路开始,我国自贸区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1+3+7+1+6”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东西南北中协调、陆海统筹的开放态势,推动了我国新一轮全面开放格局。此次《总体方案》中新设的6大自贸区提出了各有侧重的差别化改革试点任务,而6省中有5省提到了融资租赁业务,具体政策条例更是高达8条,每一条对未来的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山东自贸试验区
1.对注册在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融资租赁企业进出口飞机、船舶、海洋工程结构物等大型设备涉及跨关区的,在确保有效监管和执行现行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实行海关异地委托监管。
2.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在自贸试验区内设立专业子公司。
广西自贸试验区
1.支持在自贸试验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现货交易、保税交割、融资租赁业务。
2.支持在自贸试验区依法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培育融资租赁主体。
河北自贸试验区
1.大兴机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航空科技、融资租赁等产业,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2.探索研究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和商业保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
云南自贸试验区
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在符合相关规定前提下,开展境内外租赁业务。
黑龙江自贸试验区
支持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依法依规参与租赁业境外融资、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对外汇掉期、人民币对外汇期权等涉外业务试点。
二、自贸区为何要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融资租赁具有融资和融物双重属性,是实业和金融相结合的典型,涉及行业需求众多,大到飞机航运、船舶,小到设备、机械,市场前景广阔。而自贸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无论是资金资源、人才资源,还是政策资源都处于前沿,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产生大量的资金需求,这也为融资租赁企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
自贸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可以解决5大难题。
1.解决融资难题。利用融资租赁可以为企业解决资金需求,提供差异化的资金服务。
2.解决资产流动性差的难题。在不占用过多资金的前提下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过往“短贷长投”的融资困境。
3.解决租赁物市场需求波动大的难题。租赁公司可以通过批量购买或出售来平衡短期内的需求剧烈波动。
4.解决财务指标优化难题。利用经营性租赁和融资性租赁可以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优化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
5.解决设备更新难题。通过融资租赁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解决企业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可以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近新开放的6个自贸区,发展融资租赁具有地理优势,也具有区域经济优势。黑龙江、山东、河北等地的实体工业经济发达,通过依托于实体产业的融资租赁行业,可以带动区域内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的协同发展,有效盘活企业资产存量,解决行业前端融资难题,打造企业差异化竞争优势。
当前,融资租赁关注度逐步提升,融资租赁行业日益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重视,行业发展的政策趋于不断完善。6大自贸区的设立,有望对融资租赁公司扎堆沿海省份的形势有所改观。随着地方落地政策的出台和行业制度的优化,自贸区优惠的贸易、财政、税收、业务准入等政策,将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加速发展、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