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公司基本面变化在哪

从担保行业发展趋势看,债券担保业务成为大中型担保公司最主要的业务,且大多数以城投债为主,区域集中度较高。2023年以来债券担保业务小幅增长,被担保人主体评级仍以AA为主,AA+占比有所提高。新增的担保债呈现短期化特征,1-3年占比明显上升。担保城投债主要分布在江苏、安徽、四川、湖北、河南、山东、江西、重庆和浙江。

我们从股东背景、担保债券客户质量、担保业务表现三维度分析2022年担保公司基本面的边际变化。全国性担保公司中,中债增和中投保股东背景雄厚、业务稳健,代偿率较低且盈利能力良好。中债增新增民企地产债担保业务规模较大,需关注后续是否出现代偿。中证增股权分散,风控水平良好,全资子公司中证担保仍处于业务扩张期。中合担保2022年无新增代偿,不过代偿回收压力仍较大,担保业务规模收缩导致盈利下滑。瀚华担保是民企,担保债券主体资质相对较弱。

地方性担保公司中,江苏再担保近年来持续获得股东增资支持,债券担保均在江苏省内,累计担保代偿率较低。广东粤财担保、高新投担保、深担增信地处经济发达的广东省,近年来调整业务结构,非融资担保规模大幅增长,整体代偿压力相对较小。浙江担保由浙江省财政厅间接全资持股,业务仍处于扩张期,债券被担保人均为浙江省内企业,AA(2)发行人占比达50%。安徽担保在省内担保体系占据核心地位,获得安徽省政府及安徽省财政厅多次增资,再担保业务风险较小,直保业务有一定代偿压力。湖北担保2022年以来债券担保业务明显增长,担保的城投债在湖北省占比62%,省外分布较为分散。

担保公司的债券收益率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化。截至9月14日,中证增、江苏再担保、中证担保和中投保平均行权收益率介于3%-3.2%左右。而湖北担保、重庆三峡担保、河南中豫担保和天府信增的收益率相对较高。

从流动性来看,全国性担保公司担保债的流动性整体强于地方性担保公司。中债增、中证担保、中证增、四川发展担保、中投保担保的债券流动性相对较强;江西2家担保公司担保的公募债流动性也相对较好。

担保债具有抗跌性,结合担保利差判断性价比。担保债的挖掘主要在于两种情境,一是市场对城投的风险偏好下降,选择资质较强的担保公司担保的城投债,票息相对较高且估值波动风险小于同一发行人非担保债。二是城投债收益率快速下行阶段,担保利差已经被动压缩至低位,意味着非担保债较担保债的收益率溢价空间不大,选择担保债的安全性价比相对较高。

风险提示。数据口径存在偏差;融资政策超预期;流动性超预期变化。


债券担保小幅增长,各家担保公司增速差异化


(一)债券担保业务小幅增长,行业集中度稳定

2023年以来,债券担保业务增速进一步放缓。担保公司的债券担保业务经历了2016、2017年高速扩张,2018年以来,在行业监管力度加强的背景下,担保公司面临融资担保放大倍数的约束以及单笔债券集中度的调整压力,担保公司的担保债券余额增速明显放缓。2023年4月,企业债发行审核职责由国家发改委划转至证监会,部分担保的企业债批文受到影响。据Wind统计,2023年8月末担保公司存量债券担保额为1.03万亿元,较2022年末小幅增长4.86%,这一增幅低于2022年末较2021年末的增幅6.01%。

担保公司的集中度下降后趋稳。从前10名担保公司存量债券担保额占比看,2015-2021年,前10名集中度由91%持续下降至63%。2021-2023年,前10名集中度稳定在63%左右。



(二)新增担保债仍以城投债为主,1-3年占比上升

从新增的担保公司担保的信用债来看,城投债仍是最主要的品种。2023年1-8月,城投债占比为86%。产业债方面,房地产受益于融资政策支持,被担保的地产债也明显增多。

被担保人主体评级仍以AA为主,AA+占比也进一步提高。2019年以来,主体评级AA占比均超过70%。2023年1-8月,AA占比为76%,较2022年的74%小幅上升;同时AA+占比由15%继续上升至19%。

新增的担保债呈现短期化特征,1-3年占比明显上升,而3年以上占比下降。担保债的期限与品种相关,2018年之前,担保债以企业债为主(企业债占比超过70%),而企业债期限较长(常见的期限为7年期),因此5-7年担保债占比达70%-83%左右。此后,随着企业债占比下降、中票和公司债占比上升,带动担保债整体期限缩短。2023年1-8月,由于担保的企业债占比下降、私募债占比上升,1-3年占比由2022年的54%上升至63%,而5-7年由29%下降至25%。



从城投债省份分布看,2023年1-8月发行的担保公司担保的城投债中,江苏、安徽位居前两名,占比在14%-16%;四川、湖北、河南和山东占比在8%-10%;江西、重庆和浙江占比在5%-6%左右。从各省占比变化来看,安徽、福建占比增幅较大;湖北、河南、江西和天津占比也上升,与省内担保公司的债券担保规模扩张相关;而湖南、江苏占比下降较多。



(三)担保公司的债券担保业务增速差异化

近年来,间接融资担保业务规模不断收缩,以债券担保为主的直接融资担保整体保持增长,成为了大中型担保公司最主要的业务构成。

截至2023年9月14日,共有19家担保公司存量债券担保额超过150亿元。其中,江苏再担保位居首位,存量债券担保额超过900亿元;中债增、天府信增、湖北担保和安徽担保在700-800亿元区间;重庆三峡担保、重庆兴农担保和中投保在550-700亿元左右;中证担保、湖南担保和四川发展担保在350-400亿元区间。

从债券担保增速来看,全国性担保公司中,中债增近年来债券担保额基本稳定在接近800亿元的规模,中投保2022年以来债券担保额持续上升,而中合担保和瀚华担保的债券担保额持续收缩。

地方性担保公司中,湖北担保、安徽担保同比增幅分别达33%、21%,天府信增和江苏再担保也保持8%-16%的增幅,仍处于业务扩张期的安徽兴泰担保、江西信用担保、江西担保、浙江担保同比增速超过50%。2022年刚成立的河南中豫信增的业务扩张也较快,目前债券担保额近90亿元。湖南担保和四川发展担保基本持平,重庆3家担保公司的债券担保额则出现6%-14%的下滑。



2022年担保公司基本面发生哪些变化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