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灿谷集团发布了2023年第4季度财报。
2023年,灿谷集团实现收入17.02亿元,较2022年(19.80亿元)同比下降14%,具体来看:
汽车贷款促成业务收入1996.21万元,占比1.2%,同比下降86%;
保证收入2.12亿元,占比12.5%(年内新增收入类型);
租赁收入5743.06万元,占比3.4%,同比下降63%;
汽车后市场服务业务收入6538.85万元,占比3.8%,同比下降8%;
车交易服务业务收入13.10亿元,占比77%,同比下降18%;
其他业务收入3738.28万元,占比2.2%,同比增长248%。
分季度来看,灿谷集团仅在2季度实现了经营收入的同比增长,其余3个季度均出现了同比下降,尤其是在4季度,经营收入同比下降幅度达到了惊人的73%。
其中,灿谷集团当前最为倚重的汽车交易业务,各季度表现与整体如出一辙。
2023年,实现营业亏损7375.10万元,净亏损3787.33万元,尽管亏损幅度收窄,但是已经是连续三年(2021年-2023年)亏损。
分季度来看,灿谷集团在2023年1季度、2季度均实现了盈利,但是3季度和4季度的亏损分别在5000万元和1亿元左右,表明灿谷集团在改善盈利方面确实乏善可陈。
灿谷首席财务官张永毅表示将实施轻资产运作模式,从灿谷集团的总资产及资产负债率变化来看,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截至2023年末,灿谷集团总资产为46.49亿元,低于上市的2018年;资产负债率仅为17.89%,首次进入30%以内。
灿谷集团持续推进去金融化。截至2023年12月31日,灿谷集团车贷的在贷余额跌破100亿元,仅有99.72亿元,与高峰时期的近500亿元级规模相距甚远。
按照灿谷集团车贷在贷余额的增减变化,预计在贷余额会在2024年9月底“全面清零”。
另外,灿谷集团也看好二手车出口市场,灿谷首席执行官林佳元表示,将“在2024年三月初建立了一个面向新兴发展国家汽车经销商的二手车信息交互和出口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