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警钟!21张监管罚单“剑指”汽车金融

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金融领域仍然处于严监管态势,银保监会开出了21张罚单,涉及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共12家企业,合计罚款280.5万元,其中共涉及11人被警告并罚款。平安银行、邮储银行、福特汽车金融、人保车险等企业均在名单中。


注:因罚单下发时银保监会未变更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故下文还是以“银保监会”进行表述,当然,这也是以【银保监会】下发的“最后一系列罚单了”…..


01

山东省下发9张罚单,均为汽车保险公司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2023年1-3月,针对汽车金融领域或开展汽车金融业务的公司,山东省共开出9张罚单,涉及山东合信支诚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利星行宝汇汽车保险代理 (北京)有限公司枣庄营业部、山东润华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枣庄营业部、华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中心支公司共五家企业,均为保险公司/保险代理公司。针对各公司的罚款分别为:6万元、16万元、13.5万元、90万元、17.5万元。合计达143万元。


表1:山东省2023第一季度汽车金融相关企业罚单情况


具体来看,因业务不规范被罚的有三家公司:山东合信支诚汽车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利星行宝汇汽车保险代理 (北京)有限公司枣庄营业部,值得注意的是,后两者被罚案由均包含:给予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险合同以外的利益。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有下列行为: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


据相关机构统计:在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监管针对给予合同外利益违规事项共计处罚2081次,处罚金额1.41亿元。给予合同外利益一直是业内无法回避的高频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处罚频次亦或金额都持续居于高位。


此外,因业务、财务数据造假被罚的有两家:华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海财险)、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淄博中心支公司。业务、财务数据造假,违规报销,也是保险公司多年来的监管红线。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华海财险收到了上述企业中的最大罚单90万元。相关报道显示,华海财险编制虚假财务和业务资料、内控不严员工编造案件骗取赔款近400万。


而这家公司也不是首次因此问题被罚,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华海财险原非车和再保险部员工侯某某、孙某某,共同制造虚假赔案51件,骗取赔款共计239万元;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孙某某个人制造虚假赔案22件,骗取赔款共计140万元。


表2:2023第一季度其他(除山东省外)保险公司罚单情况


02

两家银行、一家汽金被罚,一人终身禁止从业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2023年1-3月,共两家银行、一家汽车金融公司被罚,共开出3张罚单,涉及平安银行、邮储银行、福特汽车金融共3家企业。针对上述3家企业的罚款分别为:50万元、35万元、50万元,合计达135万元。


表3:2023第一季度(银行、汽金公司)汽金相关罚单情况


具体来看,以上三家企业均是因业务违规、操作不规范被罚,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乃属平安银行。平安银行员工王某金违法发放贷款一案曾轰动了整个行业,了解此案的同业朋友们应该清楚,此张罚单实为追罚。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王某金曾任平安银行泉州分行汽车金融部客户经理,负责车行准入业务及客户购车贷款的调查、核实、发放等工作。2013年3月份左右,林某找王某金办理了泉州市恒偌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准入平安银行的业务,后公司就可以找平安银行办理汽车贷款。


王某金在明知林某、苏某合伙经营的公司在办理汽车消费贷款过程中,通过提供虚假的高配车辆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购车合同等材料向平安银行申请车辆贷款,仍向林某2等22名购车贷款人发放贷款合计人民币1469.95万元,并在每笔贷款发放后从中抽取2%左右的好处费,合计33.737万元。截至案发,上述贷款尚有本金743.22万元未归还银行。2018年11月,王某金在厦门被公安机关抓获。


法院认为,王某金身为银行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特别巨大,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金融业务活动中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最终法院判处王某金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随着汽车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管态势逐渐趋严。汽车金融相关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确保合规经营。21张罚单中,9张直接发给个人,这是对从业人员最强力的警示。同时,这21张罚单也为汽车金融行业的合规、有序发展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指导方向,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