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仅盈利5000万,喜相逢六叩港交所大门寻求上市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2019到2022年,三年多时间,喜相逢六叩港交所大门,近日又传来新消息。


4月17日,喜相逢更新了相关IPO信息,公告整体协调人变更,上市保荐人由“中国通海证券有限公司”更名为“华富建业证券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喜相逢此前于2019年12月31日、2020年7月21日、2021年7月30日、2021年9月6日、2022年10月31日、2022年11月14日先后6次递表港交所,可谓是“屡败屡战”冲击上市。而目前,马上又面临资料失效问题。


01

3年盈利仅5000万,靠吃利差业绩波动大


喜相逢是一家是汽车自营零售业务方面的汽车融资租赁服务提供商。据灼识咨询报告显示,按2021年直接融资租赁的交易量、零售汽车融资租赁的交易量计算,喜相逢集团在中国所有零售汽车融资租赁公司中名列第5位、第19位,市场份额分别为3.8%、0.6%。


截至2021年末,喜相逢集团总资产规模达22.03亿元。2021年,新增融资租赁合同数为11308份,2022年1-7月新增合同数为6486份。


图:喜相逢近年来财务业绩摘要

来源:喜相逢招股说明书


而其近年财务业绩摘要显示,2019年至2021年喜相逢业绩持续波动,2019年、2020年、2021年三个财年和2022年前七个月,喜相逢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76亿元、7.50亿元、11.71亿元和6.08亿元。来自汽车零售及融资业务的销售收入占当期总收入比重分别为89.1%、79.7%、86.4%和85.5%,基本稳定超过8成,喜相逢主要通过直租的方式向客户销售汽车。


融资租赁公司利润来源单一,以赚取利差和服务性收益为主,喜相逢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1-7月,喜相逢集团借贷的平均融资成本为10%,2021年为8.6%、2020年为8.0%,成持续上升趋势。不低的融资成本,仅仅靠吃利差,喜相逢三年收入30亿利润仅5000万。


02

下沉市场是汽车金融新的增长点吗?


喜相逢集团的汽车零售及融资业务定位于非豪华车品牌,即车辆价格在20万以内,目前喜相逢集团为终端客户提供超过50个品牌的融资服务。据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2年7月末,喜相逢的客户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为41.1%;按城市级别统计,主要分布在二线城市,占比为86.9%。


而战略布局在三四线城市的花生好车却是另一般光景。


花生好车成立于2015年6月,最初以新车直租切入、通过自建直营渠道,瞄准下沉渠道,引入回租、分期、裸卖,重构汽车零售网络,旨在打造新车、二手车、车后服务为一体的汽车新零售生态体系。花生好车总部设立于天津,目前拥有员工8000余人,建立400余家连锁直营门店,覆盖全国三四五线300余座城市。截至2021年末,花生好车总资产规模达49.18亿元,全年营收30.85亿元,同比上升23.34%。


花生好车联合创始人陈鹏云前不久曾提出,花生好车在这八年的发展中,模式与定位始终不变,是一家为三四五线小镇青年提供新车直租产品以及服务的公司。经过疫情的考验,可以笃定的说汽车金融新的增长点就在下沉市场。


随着国家对于普惠金融的大力支持,汽车下沉市场成为了各大银行、汽车金融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竞争的新一个赛道。如何充分把握这个机会?如何创新产品和服务?如何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加强风险管理?这是所有布局下沉领域的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而回到前文提出的问题:“下沉市场是汽车金融新的增长点吗?”花生好车似乎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作者:竞争力论坛研究员May)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