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是傻瓜业务,不能做了?

来源:租赁诚语
作者:租赁诚语

自从2019年城投业务开始大规模的逾期之后,各类严禁新增隐性债务的政策纷至沓来。面对逾期压力及监管压力,不少金融机构纷纷提出要进行业务转型,更有甚者将城投业务一刀切。笔者一向是创新专业业务的支持派,比如近几天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感想2022年新形势下,城投业务转型的几个具体思路2022年,城投业务风险判断与策略建议但也一直反对贸然的转型。

首先,城投业务不是“傻瓜业务”。当任何一个行业过度扩张,其风险必然会增大。但风险增大并比意味着没有机会,增大的风险抬高了操作门槛,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城投业务是“傻瓜业务”的说法,已经严重不符合现实。

现在还有人说城投业务是傻瓜业务,不能做了,得转型,要做有技术含量的中小微企业。那么请问,哪家规模化操作过城投业务的机构敢说自己零逾期?傻瓜业务都干不好,凭什么那么自信认为自己能驾驭的了中小微企业?

其次,中小微业务也并不意味着上档次。只需要反问一句就可以了,如果中小微企业业务那么好,为何天天发文件鼓励金融机构操作中小微业务?中小微企业具有天然的高风险,后期形成不良的概率更高。

中小微企业只是一个企业划型,稍微细分一个,还有国企民营、不同行业、行业上下游、不同地域……,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在没有做好充足调研准备的前提下,不做一个目标客户画像,一段时间下来,可能就深陷其中了。

第三,业务没有高下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的金融机构,就跟股市中很多散户一样,喜欢追热点。看到其他家搞中小微了,自己也要搞,美其名曰创新转型。创新转型固然是好事,但如果搞成邯郸学步,步子迈得太大,效果可想而知。

真正的创新转型,首先应该分析清楚自己的优劣势,其次再考虑外部宏观环境,建立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否则,即使选对了方向,也未必能驾驭的了。正如,即使大牛市的时候依然有不少人亏钱;凭运气赚的钱,也会凭实力亏回去。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