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宁 竞争力论坛特聘专家
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中美全方位博弈趋于激烈,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缓中有升,微观经济压力巨大,民营企业违约继续上升,融资租赁行业转型进展缓慢,未出现明显变化,整体处于探索阶段。
一、统一思想是转型的前提条件
做任何事,思想都必须统一。业务转型更需要如此。
从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历史看,业务转型提出至少有十年了,但一直却没有实质性进展,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依然迷恋于政信项目
政信项目作为类信贷业务,有单体项目投放金额大,公司资产容易上规模;有政府信用背书,终极风险小等特点,深受广大从业人员喜爱,近年来一直在行业中占据着业务总量的半壁江山甚至大半壁江山。政信项目主要看的是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财政实力、债务压力、地区信用等数据,承租人主要看评级情况、平台公司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财务状况等,业务营销和风险审核都相对简单;租赁物更多的仅是起到搭建交易结构的作用,基本上不具备抵御风险能力,属于短平快项目,适合数量众多处于起步阶段的金租公司和商租公司(以下统称融资租赁公司)。而转型做产业,需要对不同行业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需要对行业的不同客户经营情况进行甄别核实,这些都需要下苦功夫、细功夫,属于慢活,营销周期长、核查要点多,风险把控要求高。而且产业项目一旦出现逾期,大多数企业现金流情况会迅速恶化,自救成功的概率小,终极损失风险大。因此,从业务人员到评审人员再到资产管理人员,内心里更愿意做政信项目,并不愿主动进行转型。
二是依然沉醉于回租的舒适圈。
从行业数据看,融资租赁行业产品种类较少,售后回租业务占据70%以上的绝对多数,直接租赁和经营性租赁占比很低,部分商租公司甚至从来没有开展过直接租赁和经营性租赁。原因是,直租与经营性租赁对专业性要求很高,不但要熟知行业特点、趋势和市场情况等,还需要深入制造厂家和大的经销商,深刻理解和掌握租赁物的特征与市场价值,熟悉安装、使用、维护、处置等各个环节,还需要了解法律知识,属于高技术复合型业务,很多从业人员望而生畏,不想开拓,也不会开拓。
从目前形势看,业务转型势在必行。
一是银保监会的15号文出台,政府平台融资受到了限制。各地相当数量的AA及以上的高评级平台公司承担有政府隐性债务,受该文件限制,很难或无法新增融资租赁。
二是受疫情、房地产发展趋势转向等多种因素影响,税收和土地出让金下滑,地方财力持续紧张,商租公司潜在的目标平台客户群体数量在萎缩。
三是监管部门对适格租赁物的范围进行了明确,以前平台融资常用构筑物作为租赁物受到了限制,很多地区的监管部门要求其占比与余额双下降,平台适格的租赁物总量在萎缩。
四是地方政府债务总量是有“天花板”的,中央对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多次进行了部署。继续将融资租赁资金大量投向地方政府平台也不符合政策要求。从现实看,部分地区的政府债务缓中有升,风险在积聚,一些县级平台和区平台陆续违约,风险暴露开始出现苗头,将平台作为主要业务发展方向是不可持续的。
五是微观经济的承压使得走专业化经营更显得尤为重要,迫在眉睫。目前的售后回租业务关注重点是承租人和担保人的经营与资信情况,租赁物的变现价值与租赁物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居于次要地位,在经济下行期,一旦企业的现金流断裂,很难挽回损失。而聚焦行业,通过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可以对企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风险点有更全面的了解,设计出的交易结构能够更有效的规避和分散风险。特别是通过直租和经营性租赁业务的转型发展,增加租赁物抵御风险的抓手,可以比售后回租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回租主要是为承租人补充流动性,说明承租人资金链比较紧张;而直租说明承租人有扩张需求,在经济下行期企业还有意愿增产,侧面表明承租人的市场表现还不错。从这个角度相对比,直租比回租更安全一些。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参考,并不绝对准确。
统一思想是进行转型的前提,也是转型取得成功的坚定基石。高管不统一,空说没人干;中层不统一,脱节没法干;基层不统一,各自盲目干。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对转型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达到共识,坚定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凝聚力量,把各项转型工作推向前进。
当前的经济形势并不适合大干特干、快速发展,更适合苦练转型内功,待未来大经济周期出现明显上升趋势时,才能乘势而上,迈上一个新台阶。现在不努力转型,不下功夫打磨核心竞争力,将会在未来竞争中错失良机,处于劣势地位,被时代远远甩于身后。
二、缺乏方向是转型进展缓慢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