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2019年11月6日至8日,以“把握长期大势,破解租赁变局”为主题的2019(第六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峰会在天津圆满落幕。本届峰会由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主办,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支持单位。
本届论坛设置了七个平行论坛,在平行论坛二上,嘉宾以“融资全视野:渠道、流动性风险与同业合作”为议题展开了讨论。参与讨论的嘉宾有民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交易部总经理唐英爽,奥克斯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峥峰,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陈海东,国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裁舒威,中航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道远,浦发银行自贸区分行行长任怡。
在经济下行期,基础资产的质量会影响我们资金获取的能力,如果基础客户的经营遇到大的压力,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融资的便利度。而真正优秀的融资租赁公司有非常大的风险处置能力,能把违约事件非常及时的处置掉。
在多变的调整期,我们一方面需要很好的生存下来,另一方面要控制好我们的不良率,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们的融资渠道也会越拓越宽。
以下为圆桌实录:
唐英爽(主持人):圆桌讨论是很好的形式,应该是各抒己见。我们之前已经互相商量了一下,每个人讲一个主题,大家互相讨论,可以随时打断、随时提问,台下的人可以积极举手,我们的互动才可以更热烈。女士优先,先请任行长把LPR给大家讲一下。
任怡:大家好,LPR最早的贷款报价大家都比较了解,都是按照基准利率上浮或者下浮一个比例。在整个的资金价格上,国内形成了两条线,一条是央行基准利率的报价,有存款的、贷款的,我们都有一个固定的价格。这个固定的价格原来一直是锁定的价格,没有变化。第二条是银行间交易市场的价格线,银行做资金拆借的时候有一个资金价格,这个是每天都在变化的。这两条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市场的成交价跟我们给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报价,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LPR并不是这两天才提的,早就提出来了,只不过报价机制是各家银行自己把价格报出来,这次是增加到了18家报价行,价格也没怎么动,因为跟政策利率不挂钩,MLF是央行向市场发行货币,银行向央行申请融资的时候,央行给我们的一个价格。一般央行会通过国债、地方债、金融债,拿一些钱给银行,这些资金的价格就是MLF的价格。18家报价行会统一向央行申请融资的价格,我们报价的时候再把LPR加点,变成我们的价格,央行会根据去掉最高价、最低价之后的平均价格来定现在的LPR价格到底是多少,所以这个价格是跟MLF直接挂钩的。前两天MLF的价格比之前低了5个点,这个月20号在LPR的定价上就该有反映了。
唐英爽(主持人):LPR是央行引导市场化的主要核心手段。接下来请冯总分享一下。
冯峥峰: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话题,我是奥克斯融资租赁的,2018年之后到现在经济下滑,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资金流动性方面是怎么做的。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初,我们根据一些错配、市场趋紧的形势做了一套管理体系,几个领导研究了一个管理架构,同时也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流动性、差异化的资金,把它分成了股东一部分、银行借贷一部分、ABS一部分。在整个资金面上我们做了结构性指标,比如说净资产流动性指标,杠杆率。我们花了6个月的时间把这部分的资金凑到一起,把银行借款的流动性压缩了,虽然银行资金看上去好拿,但其实2018年、2019年,银行对租赁公司的容忍度是很严苛的。刚才任行长也讲了,要对资产穿透,还有对逾期、不良资产的考核。奥克斯租赁一直保持零不良,基于这样的管理模式,我们做了一个指标,投放金额2个亿,项目只要超过2个亿,对我们业务投放是有管制的。
同时,我们进行了一个流动性的预测,从2018年6月份一直到现在,我们资金部所有对外担保都在降低担保率。大家能看到,现在很多租赁公司愿意高负债,有些租赁公司一直在观望中,有些租赁公司今年也没有什么新增业务量,有些租赁公司在探索一些创新道路。我们奥克斯租赁在奥克斯集团的管理下,在流动性风险的管控中,对资金的管控更加严苛。最后,我们进行了同业的合作,有些租赁机构来承载我们的一些资产,也降低了我们的流动性风险。
于道远:大家好,我是中航国际租赁公司的于道远,今天我谈谈关于联合租赁的问题。联合租赁目前其实是联合出租,联合出租会不会成为以后主要的一方面,我觉得是比较难的。大家想达到净资本一定的比例,10个亿的净资产基本上单一客户能做到30%,超过3个亿的标的物就是极为特殊的标的物,但是这种极为特殊的标的物范围太窄。
陈海东:大家好,我来报告一下未来三年资金形势的判断以及融资的新的渠道。首先,三个要素决定未来资金形势的情况,第一是整个大的经济情况,第二是监管政策,第三是供求关系,尤其是供给端。大的经济形势,全球经济都在下滑,我们判断未来两到三年将持续保持在底部震荡调整的过程,相对而言中国经济的韧性更强,这是大的背景。我们当前做金融业务也好,类信贷业务也好,都脱离不开这个背景。第二个就是跟我们及在座的各位息息相关的监管政策,对于监管政策我也是希望大家高度重视,我们的监管部门希望整个行业按时报送报表,其实信息报告是最基本的监管要求。我们从监管的舒适区、宽松区到监管的严格区,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从我们自己所在行业的角度,一定会建立一整套责任落实和追责的体系,这样才能把我们的监管导向落到租赁行业及每家租赁企业的管理机制上。我也相信这是未来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也要高度重视。我觉得虽然大家感觉租赁行业目前需要一段适应期,但其实我觉得也要恭喜大家,已经比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好多了,因为我们整个的金融去杠杆上半场已经结束了,在上半场的这个过程中引发了一些问题,所以其实监管部门的反应也很快,我相信在去杠杆的下半场,监管一定会更加注意政策的弹性和柔性,同时也会考虑到增量和存量衔接的关系。第三,供求关系的问题,核心在于供给,需求的话,我们日常都会有资金的需求。供给端,不管是主体还是资产,只要到位了,都可以顺利进行融资。但是在经济下行期,基础资产的质量会影响我们资金获取的能力,如果基础客户的经营遇到大的压力,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融资的便利度。而真正优秀的融资租赁公司有非常大的风险处置能力,能把违约事件非常及时的处置掉。从金融改革导向方面看,多次强调目前的融资结构是直接融资占比太低。从监管要求来看,我判断未来三年,融资租赁行业的资本增加将会非常明显。以科技的方式赋能,解决基础资产全流程管理手段不足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得,我们也需要积极的在产品发行过程中紧跟市场收益率的变化节奏,其实今年的变化是很大的,机动灵活的调整产品架构,更好的适应买方的需求。
总结一句话,在多变的调整期,我们一方面需要很好的生存下来,另一方面要控制好我们的不良率,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守住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我们的融资渠道也会越拓越宽。
舒威:什么叫租赁,或者什么叫融资租赁,我理解如果最全的概念,融资租赁里面的权益都应该是租赁资产。转租赁原来说A的东西租给B,B又租给了C,但现实中这种是很少的,大家利用起来的意义没有那么大,更多的是资产转让。我们联合租赁里面,有一个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牵头方、组织方、安排方,也可能有一些风险。公司未来五年、十年、二十年、一百年都是这样,这个目标可能很难做到,但是我们追求它,同时也不妨碍我们在一定的条件和阶段下做到了。我们初期选央企,也不是说央企也没有风险,任何企业都有风险。还有上市的问题,租赁公司是非常希望的,但是由于现在渠道的问题,国内有一些规定。监管还是非常重要的,租赁公司肯定不是金融机构,那就是非金融机构,那租赁公司到底是什么。
唐英爽(主持人):今天在座的各位正好有这个机会,台上的几位专家对同业、渠道、资金、资本市场、资金市场都比较了解,各位有没有提问的?如果没有的话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台上的各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