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7日-29日,2018(第五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在天津举行。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柳受邀出席本届论坛,并以“天津东疆保税港区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创新与实践”为主旨进行了精彩演讲。
杨柳表示,截至今年10月,东疆共注册租赁公司3155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达4925亿元人民币。至2017年底,东疆总部型融资租赁公司数量约占全国12%。东疆租赁标的物覆盖飞机航材、船舶海工、轨道交通、医疗健康、电力能源、教育文化、汽车、农机等多个领域, 享有“中国租赁产业聚集地”的美誉。至今年10月,东疆跨境租赁业务全国占比约80%,形成中国飞机租赁中心、船舶海工和大型设备租赁基地,成为世界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
对于未来租赁行业创新方向的考虑与建议,杨柳认为:
第一,完善租赁基础设施服务;
第二,推动产业服务平台建设;
第三,通过东疆自贸区法庭、仲裁庭审中心、公证处等机构打造完善的司法服务体系。
嘉宾发言实录
杨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首个分论坛环节,并做主旨演讲。昨天的主论坛上,嘉宾们都从不同角度作出发言,分享了与租赁行业相关的信息和需求。下面,我想从创新与实践的角度,和大家分享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利用融资租赁,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我将从区域特点、租赁产业集聚与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方向与建议四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东疆保税港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特色:
东疆保税港区位于天津港内,是三面环海的人工港,占地30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其中10平方公里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和政策于一体。是天津自贸区三个片区中,唯一集“保税”和“港口”功能于一体的片区。
东疆保税港区于2006年经国务院批复设立,被定位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是商务部授牌的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商试点区。
东疆保税港区在融资租赁领域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国家给予的战略定位。自2011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印发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天津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深化天津自贸区改革开放方案,批准东疆率先开展租赁业务试点,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给予了一系列深化租赁业改革创新的政策措施。多重功能和国家战略的叠加,使东疆具有鲜明的优势和特色。目前,东疆已落户企业13000多家,吸引投资超过1万亿元,形成租赁、贸易、航运物流三大支柱产业。
接下来,我重点就东疆租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实践,与大家做个交流。
企业聚集方面:截至今年10月,东疆共注册租赁公司3155家,累计注册资本金达4925亿元人民币。至2017年底,东疆总部型融资租赁公司数量约占全国12%;租赁资产突破1万亿元,约占全国17%。
资产规模方面:东疆租赁标的物覆盖飞机航材、船舶海工、轨道交通、医疗健康、电力能源、教育文化、汽车农机等多个领域, 享有“中国租赁产业聚集地”的美誉。至今年10月,东疆跨境租赁业务全国占比约80%,形成中国飞机租赁中心、船舶海工和大型设备租赁基地,成为世界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
租赁创新方面:东疆持续引领租赁业改革创新,被业内称为中国租赁产业创新的“策源地”。东疆租赁企业在全国首创了进口保税租赁、出口租赁、联合租赁、跨境转租赁、离岸租赁等模式,完成了40多单创新交易。东疆管委会深入研究租赁产业在监管、财税、融资、司法、通关、外汇等方面需求,推动了一系列租赁产业试点政策在东疆落地,一批在东疆试点成熟的政策向全国推广,加速全国租赁业发展壮大。
专业服务方面:东疆在国内租赁领域率先推行“管家+专家”式政府服务,将“需求发现、创新思考、政策推动、问题解决”的工作思路一以贯之,为租赁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全周期一揽子服务。
近十年来,东疆租赁企业在融资租赁领域,已进行了大量成功探索:
飞机进口租赁方面。东疆于2009年底探索实现了中国第一单进口保税租赁业务,打破了境外租赁公司对中国航空租赁市场的垄断,填补了中国本土飞机租赁业的空白。保税租赁有效降低了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引进成本,现已成为中国航空公司租赁引进飞机的主流模式。截至2017年底,东疆进口租赁的民航飞机,在全国民航飞机总数(3261架)中的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飞机进口租赁模式的运用,促进了各类运输飞机、通用飞机的进口和租赁,服务了我国航空运输、森林防火、医疗救援、海上搜救等领域;并带动了中国本土飞机租赁产业的发展壮大,进而支持了国内飞机制造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商飞C919飞机、ARJ21-700飞机的飞机订单,七成以上都由中国租赁公司签署。
在此基础上,东疆租赁企业将进口标的物逐步向工程船舶、工业设备、集成电路设备、医疗设备、汽车、3C产品等领域延伸,操作了大量案例,例如:
——2014年3月,招银金融租赁东疆项目公司与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公司合作,通过融资租赁方式成功引进“海洋石油289”深水多功能工程船。这是我国引进的第一艘该类型特种工程船,可开展3000米深水作业;也是第一艘按照《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的规定登记的船舶。此项业务的完成,填补了国内在特种工程船进口租赁方面的空白;
——2017年4月,由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的芯鑫租赁,在东疆完成全国首单技术专利租赁业务的基础上,又在东疆完成全国首笔集成电路设备保税租赁业务,探索出集成电路设备融资新方式。这两单业务将无形资产租赁和有形资产租赁结合,解决了集成电路企业依靠银行信贷等传统方式融资难的问题,使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切实享受到了租赁支持实体经济的红利;
——2017年9月,中外运长航(天津)海上工程公司依托东疆租赁平台,从新加坡进口租赁了一艘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为国内沿海风电场提供海上风电安装作业服务。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场建设步伐持续加快。由于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等因素,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等关键设备仍需从国外引进,海上风电市场发展受到一定程度制约,但巨大的市场需求受到境内外资本高度关注。融资租赁租赁作为很好的金融工具,可以匹配海上风电项目周期长、前期及建设投入大、运维费用高等需求,帮助海上风电产业上下游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这单业务的完成,对国内企业引进海上风电安装平台起到了示范作用,对我国开发海上风电及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上半年,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在东疆开展贵金属进口保税租赁业务,两批次货值为1万欧元的贵金属催化剂材料租赁业务试单成功,该业务的成功是全国首单贵金属保税进口租赁业务。
——2018年4月,路华(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利用东疆租赁的平台优势,完成了德国R40型运动游艇的进口租赁业务。这是国内首单游艇保税进口租赁业务。采用保税进口租赁模式,按照租金分期缴纳进口关征税,是游艇进口的一种创新探索,该模式推广后有助于壮大中国游艇租赁产业,有利于推动和培育中国游艇产业链上下游产业。
——2018年11月,招商局工业与招商局通商融资租赁、中海油在东疆完成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租赁业务,该业务将创造“三个第一”,即第一单海工保税经营性租赁业务,第一单利用融资租赁母子公司共享外债额度开展的海工租赁业务,第一单海工经营性租赁收取外币租金业务。
除招商局工业外,东疆也在积极与中远海运重工、中集海工、外高桥造船等企业沟通合作,研究平台跨境租赁模式,推动海关监管模式创新,一方面服务国家战略,完成南海、渤海湾石油勘探作业任务,另一方面探索通过租赁模式化解平台去库存问题,这有利于实现我国海工制造产业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融资租赁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服务产业升级、促进外贸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增长潜力巨大。未来,东疆将继续在融资租赁领域进行创新探索,围绕专业能力建设、回归租赁本源、细分业务领域、接轨国际市场,找准行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一是完善租赁基础设施服务。“银企对接平台”就是其中之一,通过邀请天津市各大金融机构上线,选择优秀的业务团队登录平台,承接以租赁为代表的东疆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线上与线下结合,助力企业尽快在天津获得融资开展业务。另外,东疆成立租赁创新基金,创新性的通过投资东疆租赁企业发行的ABS夹层,助力企业更为有效的借助资本市场资源和优势盘活存量资产、扩大业务规模。
二是推动产业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加快搭建租赁资产登记平台,做好租赁资产数据的收集、整理;建设飞机资产流转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共享航材库;制定飞机退租处置指南;完善飞机租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三是通过东疆自贸区法庭、仲裁庭审中心、公证处等机构打造完善的司法服务体系。继续探讨在租赁领域推广仲裁赋强公证,提高维权效率,保护出租人合法权益。
东疆承诺,以十年的创新、服务经验,为各企业提供业务咨询、融资对接、交易撮合等多个方面的服务。
热忱欢迎各位领导和企业家到东疆考察、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