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租赁快速发展的十年,已逐渐渗入到各个传统行业,飞机、船舶、基建、教育、医疗等。但近三年,多次“一带一路”论坛上,习近平主席鲜明指出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亦明确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宏伟目标。
据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绿色经济每年需投入约3%的GDP,总计有望超过10万亿元,通过绿色金融融资规模将达到8.5万亿至9万亿元。大规模的资金需求,成为绿色金融租赁行业具有较大潜力的增长点。
兴业租赁、河北金租、农银租赁、中信金租、恒鑫金租、贵银金租、华夏金租等公司都在绿色领域深耕细作。其中,中信金租总资产超500亿元,2018年实现净利润超5亿元,同比增幅25%。在中信金租总裁俞子彦看来,随着严监管、强监管成为常态,绿色租赁更适合行业后来者的差异化发展。
《中国经营报》:十年来,金融租赁公司的数量增长了10倍。2015年时,行业增长节奏明显加快。当时金融租赁所面对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情况与目前相比有哪些异同?
俞子彦:当时金融租赁所面对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产业升级促使市场对金融租赁的需求旺盛,金融租赁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自2017年以来,一方面对行业合规经营的要求不断提升,金融监管力度明显加大,严监管、强监管的形势成为常态;另一方面,金融租赁行业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大力防范化解租赁行业风险,防风险作为金融领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
《中国经营报》:
金融租赁企业所涉及的领域很多,最普遍的是大型设备领域,有31家企业涉及。中信金租为什么选择绿色金融并规划在未来三年继续坚持这一方向?目前绿色产业的市场需求情况如何,打算如何进一步继续开展“三新”业务?
俞子彦:当时选择绿色产业主要从国家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情况两方面考虑。彼时其他同业机构主要在飞机、船舶、机械等传统领域竞争,尚未进入或较少进入清洁能源领域,中信金租成立相对较晚,深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现代交通三大绿色领域,可以发挥后发优势,打造绿色租赁特色。
目前绿色产业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发展前景广阔。影响行业利润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融资成本上升。二是风险逐步暴露,不良资产率有所上升。想要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需要做好四个方面:一是坚持专业化运营,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巩固扩大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业务优势,不断增强资产运营能力,专业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二是提升客户满意度。重视客户的需求和意见,快速、全面地为客户解决问题,持续优化交易结构,加快审批效率。三是控制融资成本,在较低时点完成到期资金续借,大幅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丰富融资渠道,通过多元化融资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四是加大风险防范力度,严把准入关,加强租后管理,采取多种手段及时预警,积极预防并化解项目风险。
目前中信金租的绿色租赁余额超过320亿元,余额占比超过六成;其中清洁能源领域累计投放超过300亿元,投放占比近40%,总装机容量约4GW,拥有光伏和风力电站逾百家,资产质量良好,尤其是光伏电站资产连一笔逾期都没有。未来中信金租将继续以“新能源、新环境、新材料”及“一带一路”沿线产业布局作为业务定位,同时提升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绿色租赁”业务在公司整体资产中占比,扩大高端装备行业资产规模。
行业金融负债2万亿
《中国经营报》:目前,融资租赁业务的模式主要有直接租赁、转租赁、售后回租、杠杆租赁、委托租赁、联合租赁。为什么我国大多数金融租赁公司以回租业务为主?如何进一步进行结构性转型,向经营性租赁、直接租赁转化?
俞子彦:售后回租和直租都是较为普遍的租赁模式,回租相对于直租业务周期较短,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有利于提升市场占有率。另外几种模式操作难度较大。
中信金租自成立以来一直在进行结构性转型,鼓励开展直接租赁和经营性租赁。目前我们从业务结构上以新能源电站为主,建立了电站评估体系,提升资产运营处置能力。同时,我们也将结合新的会计准则,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积极向经营租赁转变。
《中国经营报》:对于金融租赁公司而言,资金是扩大业务规模的重要因素。今年金融租赁公司发债补血的情况较为频繁,截至目前,已超800亿元。金融租赁公司密集补血的原因是什么?
俞子彦:整个金融租赁行业金融负债有约2万亿元,2018年截至目前已发行859亿元,最高票面利率5.8%,最低3.94%。虽然2018年是历年发行最多的,但整体占比还不足5%,只因为是公开市场操作,所以外界比较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债是金融租赁公司拉长负债久期,降低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的重要产品。近两年,得益于监管的支持,各金融租赁公司发行较为频繁。
目前,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来源主要为银行的同业借款,这一方面受金融租赁公司经营范围的限制,另一方面直接从银行获取资金价格比较低。截至目前,中信金租共从90多家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授信1830多亿元,授信保障倍数超过4倍。
2019.1.9
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