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竞争力论坛
作者:陈鹤瑜 研究员
租赁物是融资租赁行业的核心,是贯穿融资租赁整个行业的始未。而租赁物创新,是各大租赁公司持续探讨的问题。
从司法角度来讲,租赁物应该起码具备三项特点:可以流转、特定化、能够使用。除此之外,判断某个物品是否能做租赁物时,需要满足两点。首先是有基础,这种基础是消费者认知基础和商业逻辑上的基础;其次是它的自身担保功能,即这个租赁物它要有担保租金债权的功能,它能担保企业最后出现问题时可以清算。
在租赁转型的大趋势下,不少租赁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汽车租赁,除整车租赁外,汽车零部件例如新能源汽车电池、轮胎是否可以做租赁?竞争力论坛统计发现,不少租赁公司已为我们提供了案例。
新能源汽车电池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部件,被称作电动汽车的心脏,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
2020年8月,蔚来汽车正式上线电池租赁服务,消费者在购车时可以选择只购买车辆而不购买电池,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电池使用权。
2021年11月,一汽租赁发布海报称,“红旗品牌首单电池租赁产品成功放款”,成功推出全新电池融资租赁产品服务。
2022年11月,航天科工金租首单新能源电池直租业务落地。
2022年12月,福田汽车公告,拟与宁德时代共同出资成立福田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新能源电池经营性租赁业务。
2023年6月,航天金租发文公布其厂商租赁模式新能源动力电池直租项目成功运行。
越来越多的租赁公司进军新能源电池赛道,可能因为市场够大,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消费者、包括商业模式上对于电池和车辆能够分离的概念,是有一定程度的认可并在逐渐接受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现阶段的技术和标准条件下,它未来的价值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
除此之外,值得思考的是新能源电池租赁赛道还能再创新吗?
竞争力论坛采访了某业内人士,他提到了一个新思路:家用汽车的电池,也许可以反向向电网补电来获取收益。
也就是说,新能源电池或者家用的汽车电池,除了自身原有的充电属性外,是否还能是一个储能设备?是否可以在汽车不跑时,实现低峰充电、高峰放电的方式来赚取收益。这种方式值得我们思考,也给未来衡量租赁物,提供了更多元的场景。
汽车轮胎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卡客车轮胎消耗国,庞大的市场,给予了新模式、新思路生长的土壤。
公安部7月8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26亿辆,其中汽车3.28亿辆,新能源汽车1620万辆。今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88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新注册登记汽车1175万辆,同比增长5.8%;中国驾驶人数的增加对轮胎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随着驾驶人数的增加,轮胎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市场机会和潜在需求。
2018年10月,中荣云库联合小黑马——坦思途推出“一分钱用轮胎”租赁新模式。
2019年11月,在全国范围内首推以单公里成本为核算方式的轮胎租赁服务模式的轮胎数据技术服务公司“我爱轮胎网”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2020年4月,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北京飓风伙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推动以租赁模式为主的轮胎解决方案,达成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汽车市场的潜在需求,各大租赁公司的积极投放,使得汽车轮胎租赁行业备受关注。但是轮胎是否能做租赁?
带着这样的疑问,竞争力论坛采访了某业内人士。“首先,车辆与轮胎是两个单独的物品,但是轮胎可以跟车辆分离这种观点不太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其次是这些轮胎的价值变化,轮胎是非常容易贬损的低值易耗品。”此业内人士称,轮胎是否能做租赁,答案显而易见。
总的来说,不论是哪类租赁物都像硬币,拥有正反两面。除新能源汽车电池,车辆轮胎外,软件、活体、苗木等是否适合作为租赁标的物都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