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飞机市场走出疫情阴霾,逐渐回暖的一年;是飞机租赁市场瞄准时机,拥抱机遇的一年;也是“变”与“不变”交织的一年。
“不变”的是租赁仍在各大航司运营的飞机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如:南方航空租赁的飞机共581架,占比达63.99%;东方航空租赁的飞机共481架,占比达61.51%;中国国航租赁的飞机共514架,占比达56.80%。
“变”的是市场的发展。2023年,飞机市场开始回暖、飞机租赁行业逐渐复苏;据IATA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全球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旅客周转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5%和94%。同时,据中银航空租赁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全球机队中仅开展经营租赁的飞机渗透率上升至53%,相比疫情前已增加8%。
飞机市场经历了一年的重整旗鼓,能否在2024年继续带动飞机租赁行业顺流而上?
政策支持,事半功倍
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多项政策,为飞机租赁业务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3年10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金融租赁公司规范经营和合规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8号文”)。8号文规定:“2024年新增业务中售后回租业务占比相比2023年前三季度要下降15个百分点,力争在2026年实现年度新增直租业务占比不低于50%的目标。但是,各金融租赁公司在确定此规定的售后回租业务限额时,可将租赁物为飞机、船舶、车辆的租赁资产从售后回租业务中予以剔除。”
2024年1月5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又发布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在答记者问中再次提到:“支持大飞机、新能源船舶、首台(套)设备、重大技术装备等产品的有效业务模式,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
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外,面对飞机租赁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新变化,地方政府也提供了配套政策支持。以东疆综合保税区为例,东疆已形成“租赁+买卖”“租赁+维修”“租赁+改装”等飞机资产处置模式全覆盖,飞机租赁也由“租赁物+资金”的简单组合,升级为集融资、交易、技术、监管、适航、登记等多元素于一体的飞机资产管理体系;据国家税务总局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税务局局长冯海晶介绍,针对开展飞机租赁业务的融资租赁公司,在税收层面,近几年东疆综合保税区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助力“走出去”企业高质量发展。
“地基”稳固,得心应手
2023年,飞机租赁市场的一大盛事,莫过于多家租赁公司竞相加入并以租赁形式的引进和交付多架国产大飞机C919、ARJ21。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3年6月末,金融租赁公司持有各类航空器及其配套设备资产达3852.60亿元,累计签署ARJ21和C919飞机订单174架和455架。
4月底,海航航空集团又与浦银金租在海南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期间浦银金租、金鹏航空、中国商飞三方共同签订了关于30架C919飞机租赁合作框架协议,意味着金鹏的30架C919飞机或将以租赁形式引进。
6月,金鹏航空和浦银金租在海南省签署飞机租赁协议,引进30架C919对于金鹏航空而言也是一件大事儿。
7月,中飞租赁宣布旗下印尼翎亚航空引进的全新中国商飞ARJ21客机于日前首次完成由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国际商业航班飞行任务,这是翎亚航空ARJ21机队投入商业运营以来执飞的首条国际航线,未来将长期承运往返东南亚各目的地之商业航班。
8月,珠江金租ARJ21-700国产飞机交付仪式在南昌顺利举行,本次交付的ARJ21-700飞机是珠江金租继7月后向南方航空交付的第二架同型号飞机。
11月,围绕国产大飞机战略,工银金租先后与中国商飞签署三轮《航空金融助力国产商用飞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联合中国商飞、民航大学共同发布《ARJ21飞机价值白皮书》。
12月,中国商飞向华夏航空交付了一架ARJ21-700国产支线客机,这是商飞今年交付的第21架,也是总共交付的第121架ARJ21飞机。据统计,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已交付ARJ21飞机中,租赁交付占比高达80%,其中超过半数落户东疆综保区。
其实,2023年开展国产机租赁的租赁公司远不止已披露的这几家,国产机正在被逐步推进市场,其营造的发展氛围、带来的良好趋势均为飞机租赁进入国际市场开辟出一条“饱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路。据悉,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为成都航空引进的3架ARJ21租赁飞机也在今年成功落地,这3架ARJ21飞机不仅是2024年国产飞机交付的首单,还是国产ARJ21自交付以来向同一航司单次最大交付架数;同时,1月22日,厦门自贸区发布消息称,2024年首架租赁飞机——波音737-800租赁飞机落地厦门自贸片区,这架由厦门鹭升飞机租赁公司向境外Sprite Aviation No.5 DAC购买引进的飞机在公海完成资产交割后,于1月11日直接交付给厦门航空公司运营,这笔业务是厦门自贸片区内首次以“跨境航空资产交易+国内保税租赁”业务模式引进的租赁飞机。
航线“追加”,发展向好
航空业复苏的2023年,国内、国际航线恢复,班次增多,国产机C919也增加了“上海虹桥—成都天府”空中快线和“上海虹桥——北京首都”往返飞行两条航线。
据统计,2023年,全国共保障各类航班555.8万班次,日均15227班次,同比增加84.31%;全年国内客运航班正常率为87.8%,较2019年提高6.15%。同时,据航班管家12月发布的民航数据总结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完成6.2亿人次,整体恢复至2019年的93.8%;其中国内航线预计较2019年增长1.5%,国际地区航线则恢复至2019年的41.7%,发展态势良好。
航班恢复、航线增多等现象成功带动了航空市场、飞机租赁行业的发展,根据空客提供的预测数据显示,未来20年,印度国内、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内、中国-美国、亚洲新兴经济-中国、中国国内、南亚-中东、亚洲发达国家-中国等亚太地区的市场和航线旅客周转量年均复合增速领先全球其他地区航线市场,且以上几个市场、航线合计将贡献43%的全球RPK。我们有理由相信,航空市场回暖、飞机租赁行业复苏2023年只是开始。
据权威评估机构IBA的估值与咨询总监Mike Yeomans预测,2024年,对于一些处于寿命中期的宽体飞机,其租赁价格相比疫情前的低点将翻番,价值将继续飙升。因此,租赁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并且,机龄为10-12年的中期飞机的市场租赁价格将在30万美元左右。总体而言,交易市场显示,在2024年,航空公司为了保住飞机需要提高租赁费率。随着利率的放缓,以及OEM生产和MRO能力的紧张,任何增长机会都不可放过。
同时,Precedence Research也发布预测称,亚太地区飞机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到1600亿美元,未来10年预计将以3.5%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至2250亿美元。
也就是说,经两大权威机构预测,2024年或将成为飞机租赁行业发展的“本命年”,极有可能像IBA的Mike Yeomans预测的那样,2024年航空公司将继续延长租约,并支付更多费用以保持飞机持有量;2024年将是租赁商牢牢掌握谈判权的一年,续租趋势已经超过90%,并且整个2024年都将保持在这个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