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中国租赁业从这里起步

一、百废待兴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都要从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12月18-22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说起。

1978年的中国有多难?以下数字即可窥见一斑:

— 1.4亿人平均口粮不到300斤(1977年)
— 全国绝对贫困人口2.5亿
— 全国城镇实际失业率高达19%
— 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指标排在世界170位之外

一面是满目疮痍的国家,另一面是高速增长30年的全球经济,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中央领导层决定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经验。

是年,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的《十年规划(1976-1985)》中写到:1978年成交45个项目,用汇60亿美元。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

— 197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9.52亿美元
— 1978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67亿美元

更糟的是,外汇与财政窘迫不是困难的全部。邓公意识到,体制的缺陷和弊端才是中国拥抱现代化的最大短板。就像一个人无法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

爱因斯坦说:你无法在问题产生的层面解决该层面的问题。

上海纺织世家出身,富有企业经营实际管理经验,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负责人的荣毅仁,是被时代选中的“破壁者”。


二、破壁者


多年后,基辛格在谈到苏联改革时,意味深长地说到:苏联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他们找不到一位像荣毅仁这样的企业家。

次年,1979年1月17日,邓公相谈并宴请前工商界五老。席间,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搞建设,门路要多一点,可以利用外国的资金和技术,华侨、华裔也可以回来办工厂。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该使用起来,能干的人就当干部,要落实对他们的政策。总之,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

言者有心,听者有意。与会者之一的容毅仁考虑再三后,于次月写给邓公的信中,表达了建立“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构想,以期实现如下目标:

— 从国外吸收资金
— 引进先进技术
— 吸收外国资本(可以单独投资,也可以联合投资)
— 吸引人才

11天后,1979年1月28日,中国农历大年初一,邓公开始了为期9天的赴美“旋风之旅”,牛仔外交轰动了世界。


来源:网络


看到电视报道后,李光耀评价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以后恐怕再也关不上了。


三、打开世界的门


1978年,时任第二汽车制造厂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的李岚清就重型汽车项目,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谈判。其回忆起当时场景:

通用汽车董事长汤姆斯·墨菲问:“你们为什么只谈技术引进?为什么不能谈合资?”

李岚清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你是资本家,我们是共产党,怎么可能搞合资?!”

1979年2月,小平访美归来后,在一份名称为《关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访华代表团愿意同我国合资经营办汽车厂的报告》的文件上批示:合资经营企业可以办。

实际上,在上一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公就已经提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外国人投资法等等。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以彭真带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团队创造了3个月制定7部法律的奇迹。前6部都是关于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基本法,第7部就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1979年7月1日,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上述法案,并于7月8日正式公布实施。

也正是在7月8日当天,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国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

中信公司的英文全称是China International Trust & Investment Corporation, 简称CITIC. 荣毅仁亲自动手设计了中信公司的图标, 金地红字,沿用至今。


来源:网络


美国FMC公司的董事长马洛特对老朋友的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中信这个图标,中间两扇大门,左右敞开,是表示开放政策吧。

马洛特的理解是对的。就在1979年7月8日这一天,新中国与世界的商业合作的大门,正式开启了。

三十年后,叶选基说过一段颇动感情的话:我们这一代人,曾感受过老一代革命者前半生远去的硝烟,又亲近过他们后半生历经的风云。正是这一代幸存的共产党领导人,痛感党所犯的严重错误导致国家和人民仍处于贫困、落后之中,从而觉醒,从而奋起,终于带领人民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路。


四、赤手空拳打天下


在写给邓公的报告里,荣毅仁将公司命名为: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