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租赁投什么》系列策划:
租赁“资产荒”的问题正在日益加剧。2021年,租赁公司应该在哪些板块重点布局?转型升级过程中,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积累专业能力?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自1月开始推出《2021,租赁投什么》系列策划。每期一个宜租行业,为转型中的租赁公司提供新思路、新讯息。
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作者:竞争力论坛研究员 祁垣
近日,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获悉,近期城市停车设施迎来重磅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办函〔2021〕46号。
文件第十三条中明确提出: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探索提供基于停车设施产权和使用权的抵押融资、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鼓励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鼓励采取“债贷组合”等方式,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城市停车设施融资体系。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有重要文件涉及城市停车设施融资租赁这一话题,2015年发改委在内的7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发改基础〔2015〕1788 号就明确提出了鼓励金融机构、融资租赁企业在该领域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提供支持。
城市停车设施一直是融资租赁重点关注的领域,时下综合停车设施的高速发展给融资租赁介入这一领域带来了更多的空间,而这一次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新文件值得重点关注。
城市停车设施市场概况
宏观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年提及增加停车场设施。市场需求方面,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2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2.81亿辆,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328万辆。而汽车最重要的配套设施,国内停车设施建设速度远低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也因此城市停车位有着巨大的缺口,未来停车市场规模预计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此外,本次文件明确了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国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系统,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信息技术与停车产业深度融合,停车资源高效利用,城市停车规范有序,依法治理、社会共治局面基本形成,居住社区、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停车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到2035年,布局合理、供给充足、智能高效、便捷可及的城市停车系统全面建成,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落脚到地方来看,全国各级别省市和地区也一直在出台城市停车设施建设规划。例如济南2021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中,就包括总计规划建设30处综合性停车场。
在停车场项目从前期建设到后期运营维护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根据不同的资金需求及业务模式,介入的主要金融业态包括银行信贷、信托、融资租赁、基金等等,而在债券市场还有着量身定做的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
综合停车设施更适合租赁
实际上停车场项目一直是融资租赁布局的领域。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某央企租赁公司曾为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P1停车场项目部、P3停车场被动式模块化建筑等项目提供了融资租赁服务。
某大型金融租赁公司也曾与福建省的国有企业签订融资租赁协议,租赁物为福建省的某停车场资产,融资租赁本金为13亿人民币,租赁期限为3年。
除了简单而传统的停车场售后回租,顺应综合化停车场的建设需求,融资租赁介入停车场项目的机会也越来越大。
随着科技的发展,停车场设备本身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此外,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智慧城市物联、智能化停车等等需求,传统停车场也越来越被综合停车场取代。
未来停车场中,充电桩、机械式停车设备、汽车信息管理设备、智能收费设备、充光储检设备、换电设备等等在停车场项目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高。
关于综合停车场项目,某租赁公司业务人员向竞争力论坛表示:从资产来看这类项目与IDC项目有些类似,都是物业上附着高附加值设备。所以回租比较常见,设备直租的空间也很大。项目周期都比较长,租赁比其它金融工具在期限上有些优势。如果说不同点,IDC项目的现金流会比较好,而停车场项目的承租人在信用方面往往更有优势。
确实,以某市停车场建设项目为例,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包含土地出让费用)。如下表所示,即使不考虑利息等因素,净收益完全覆盖总投资额也需要10年左右。因此,停车场项目的承租方十分需要长周期资金;另一方面,出租人评审项目时也需要更多的考虑承租人本身的信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