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2020年成绩单》系列策划:
历经十余年高速发展之后,融资租赁行业走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时期,监管加强、竞争加剧、模式转变、行业迷茫是这个时期的普遍特点。刚刚过去的2020年,租赁公司都有哪些动向,业绩如何?转型升级过程中,同业已经交出了何种答案又或者给出了何种警示?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继《2021年,租赁投什么》之后,推出系列策划《租赁2020年成绩单》。每期一个头部公司,为转型中的租赁公司提供新思路、新讯息。
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
作者:木瞳 竞争力论坛研究员
3月26日,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获悉,中信银行于近日发布了2020年度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中信租赁总资产已达533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净收入19亿元,净利润2.6亿元。
2020年,中信租赁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实行有限多元化经营新战略,在持续深耕新基建、节能环保等领域之外,正式进军船舶、医疗市场。
对于未来资产端新的增长点,中信租赁总裁于秀东在出席2020(第七届)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峰会时表示,中信租赁在布局新基建的同时,将同步开拓传统基建;在抓好传统大项目的同时,也将大力支持普惠金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开展融资类业务的同时,将扩大以物为核心的经营性租赁业务;在做好国内租赁业务的同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拓展跨境业务。
于秀东 中信租赁总裁
全年投放195亿元,新基建投放占比19%
根据中信银行年报,2020年中信租赁实现了资产和营收的双增长。
截至2020年末,中信租赁总资产533亿元,同比增长6%,净资产63亿元,同比增长4%,年内实现营业净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0.24%,实现净利润2.62 亿元。此外,年末拨贷比达到7.16%,资本充足率12.06%。
值得关注的是,在持续的业绩增长之外,中信租赁于2020年创下了近三年的投放新高。2020年其全年业务投放达195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新基建投放36.4亿元,占比达19%,逐渐形成规模效应。
在新基建概念提出之前,中信租赁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实践研究,并锁定了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业务,较早就与万国数据等投资商开展了合作,去年底其IDC业务累计租赁投放就达60亿元。
2020年7月,由中信租赁融资支持的蓝厅数据中心项目被万国数据成功并购,成为近年来北京IDC市场最大的单一资产并购项目。
于秀东指出,未来IDC领域将会出现并购趋势,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开始收购一些中小型的运营商,金融租赁公司在此期间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来参与其中。
实行有限多元化战略,新设船舶、医疗、普惠租赁部
2020年,中信租赁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实行有限多元化经营新战略。年报中提到,中信租赁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原有业务领域的基础上,着力拓展新基建、高端制造、船舶运输、医疗健康等新业务领域。
其中,船舶运输、医疗健康就是中信租赁在资产端新布局的两步棋。
据竞争力论坛了解,2020年8月,中信租赁发布社会招聘公告,公开招聘船舶业务部负责人和医疗业务部营销岗,为其船舶和医疗业务拓展招兵买马。
2020年12月14日,天津自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中信租赁正式核准颁发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这意味着中信租赁获准开展包括大型影像设备在内的第三类医疗器械设备租赁业务。
中信租赁表示,公司按照新三年发展战略规划要求,明确专业化经营的未来发展方向,突出租赁业务“融物”特点,在部分性能较好、通用性强的医疗设备领域进行开拓,力争形成具有特色化竞争优势的医疗租赁业务产品模式。
竞争力论坛还关注到,2021年3月,中信租赁又一次发布招聘信息,除继续为船舶、医疗等部门招聘人才外,此次还新增招聘普惠租赁部(筹)负责人和部门业务营销岗。
据了解,2020年中信银行在全部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挂牌设立普惠金融部,组建直营团队和专职客户经理队伍。作为中信银行全资子公司,中信租赁此举应是意在与母行保持战略协同,在其今年同比大增的投放中,过半投放额是与中信银行分行的协同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