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原创
2018年以来违约事件频发,违约主体中有国企、民企、上市公司,不乏明星公司。到2020年末,不少违约事件都迎来了新进展,或重组成功,或破产和解,或遭遇退市,或重整延期。对于债权人来说,债权展期、以股抵债已经是难得的结果,更难的是诉讼中止,无财产可执行。
三胞集团(江苏)——华融80亿资金支持,不破产不逃废债不打折不赖帐
三胞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拥有*ST宏图、南京新百两家上市平台,旗下资产众多,还拥有宏图三胞、宏图地产、广州金鹏、南京富士通等重点企业。业务涉及零售、养老、医疗、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
2018年6月,三胞集团资金链突然断裂,多笔债务出现逾期,并被部分金融机构要求要求提前偿债,三胞集团及关联企业被金融机构起诉,资产被查封、冻结。
2020年12月底,三胞集团债务重组方案正式出炉。三胞集团债务重整将采用“地方政府+央企战投”的模式,中国华融江苏省分公司作为“纾困资金方”为三胞集团提供增量纾困资金80亿元,提供流动性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方案将遵从“四不原则”,即不破产不逃废债不打折不赖帐。
西王集团(山东)——最大和解案,债转股+9年分期清偿
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形成了玉米深加工、特钢以及物流、国际贸易等多个产业的全国大型企业。控股西王食品(深圳000639)、西王特钢(香港01266)等三家上市公司和西王集团财务公司。
2019年10月,受对外担保牵连,西王集团有限公司出现债券违约,账面资产负债率约107.41%。2020年2月,西王集团以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为由,向邹平市人民法院申请和解。3月31日法院采取网络方式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和解协议草案》。4月16日,法院裁定认可和解协议,终止和解程序。此案例创下国内涉及资产及债务规模最大的和解案。
根据和解协议,西王集团将对确认普通债权实现100%的全部清偿。对于20万元以上的部分有两种方案。一是在扣除以现金清偿的部分后,剩余50%普通债权在期限内可以增资的方式转为西王集团股权。二是分期清偿,期限为9年。
然而,2020年12月30日,有消息称,西王集团大部分债权人已经收到首期利息资金,但仍有部分债权人未足额到账。
辉山乳业(辽宁)——越秀集团入主重组,以股抵债
辉山乳业历史可追溯到1951年,主要从事奶品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及销售,是辽宁省最大业态奶生产商。2013年9月,辉山乳业在香港主板上市。2016年12月,知名做空机构浑水先后两次狙击辉山乳业,直指公司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夸大产奶量。到2017年3月,辉山乳业资金链断裂,股价暴跌九成。2017年8月的辉山重组资料显示,仅金融类债权就高达380亿元。
2020年11月11日,越秀集团重组辉山乳业启动大会在沈阳召开,这标志着辽宁地区第一乳企辉山乳业重组大幕正式拉开。早前,由越秀集团递交的资产重整方案获得辉山乳业多数债权人投票表决通过,该方案已经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正式生效。
根据《重整计划草案》,越秀集团作为重组方将提供不超过30亿元资金,其中越秀集团以现金20亿元出资持有新公司67%股权(20亿元注册资本),转股债权人以债权作价9.85亿元出资持有新公司33%股权(9.85亿元注册资本)。据悉,目前辉山乳业的经营类债权人会获得现金偿还,但银行类金融债权人将全部将债权转变为股权。
东旭光电(河北)——案件归集,诉讼中止
东旭光电成立于1992年,是国内领先的集液晶玻璃基板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及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光电显示材料供应商。
2019年11月18日,东旭光电两只公募债发生实质违约,东旭光电及其控股股东东旭集团的债务问题彻底曝光,随后数十家金融机构为保全财产,先后起诉债务人,并冻结相应资产。2020年12月2日东旭光电又因为流动性紧张等原因致使“16东旭光电MTN002”债券利息款项未能如期兑付,构成实质性违约。
据报道,2020年4月,有债权人收到法院通知,全国关于东旭集团债务相关的案件被归集到东旭集团总部所在地——石家庄,由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统一处理,以避免全国各地诉讼对东旭集团资产的拍卖处理。
从最新进展来看,东旭正通过处置非主业公司股权和闲置资产、加大各类应收债权的清收力度、聚焦主业努力创收等措施解决流动性问题。
永泰能源(山西)——重整,展期12年+利率7折+以股抵债
永泰能源成立于1992年7月,1998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营煤炭、电力和石化三大主业。该公司是煤炭板块唯一民营上市公司,拥有煤炭资源38.43亿吨,达到国内大型煤炭企业规模;电力总装机容量1109万千瓦,为国内中等电力企业规模。
2018年7月,永泰能源发生流动性困难,出现多笔债券违约,并触发了公司在银行间市场存续的其他债券交叉违约,陷入债务危机。
2020年12月17日,永泰能源公告称,重整计划经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已获高票通过,山西省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旗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12月22日,永泰能源公布重整方案,确定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股权登记日为12月28日。
截至2020年11月24 日,共有715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债权,申报债权金额507.67亿元。公告显示,永泰能源担保债权延期12年清偿分期清偿,利率执行五年期LPR。普通债权每家债权人50万元以下的部分以现金方式清偿,超过50万元的债权部分,按照20.78%的比例延期12年分期清偿,利率执行五年期LPR的7折。剩余债权以永泰能源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按照1.94元/股的抵债价格进行以股抵债,可共计抵偿约190亿元债务。
青海省投(青海)——延期重整
2013年以前,青海省投属于省属平台公司,2013年后,青海省国资委对青海省投进行混改,引入西部矿业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混改之后的青海省投脱离了平台属性,不再有政府托底,成为集资源开发、能源生产和金属冶炼为一体的管理类企业。
2019年青海省投经营性现金流首次由正转负,大幅流出10.98亿元,经营获现能力恶化。2020年1月,青海省投由于未能支付两笔美元债券利息,被下调评级;同时也因此触发了交叉违约。截至2019年6月30日,青海省投逾期债务规模已达99.70亿元,其中有部分银行等逾期债务已经进行展期。
2020年6月19日,青海省投被西宁法院宣告破产重整,11月被保利租赁在香港法院申请破产。12月24日,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延期重整公告,原因是公司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战投引入工作尚未完成;同时,也揭示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如果公司被宣告破产,公司将被实施破产清算。
凯迪生态(湖北)——退市,无执行财产
凯迪生态成立于1993年2月,1999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一家以生物质发电为主营业务,兼顾风电、水电的清洁能源平台型公司。
2017年开始,凯迪生态年年巨亏,2017-2020年前三季度,凯迪生态合计亏损123.98亿元。2020年12月17日,凯迪退(000939.SZ)被正式摘牌,成为2020年第18家退市公司。
数据显示,凯迪生态欠款对象包括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证券、租赁公司等,债务金额高达200亿元,部分债权人根据债务违约情况已经采取提起诉讼、仲裁、冻结银行账户、冻结资产等措施。
天眼查显示,凯迪生态涉及终本案件222件,执行标的总额67亿元,其中未履行比例99.4%。
根据裁判文书网,多家租赁公司在采取诉讼措施后,面临无财产可追终止执行的局面,另外有部分租赁公司与债务人达成了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