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原创
全球租赁业竞争力论坛获悉,近日,央行组织召开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座谈会,会议表示要提高评级质量,提升信用等级区分度,进一步推动评级监管统一。业内人士指出,评级高通胀时代即将结束,债市发行主体区分度进一步拉大,如何提升主体信用水平将成为各租赁公司需要关注的问题。
债市发行主体区分度进一步拉大
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12月11日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信用评级是债券市场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关系到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大局。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加强债券市场评级行业监督管理,提高评级质量,提升信用等级区分度,进一步推动评级监管统一,真正发挥评级机构债券市场“看门人”的作用,促进评级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央行的定调意味着评级高通胀时代即将结束,未来信用债市场中发行主体区分度将会拉大。
由于监管对于金融机构投资不同信用等级的债券有不同的风险权重要求,一些金融机构自身也对所投资的债券的信用等级有门槛限制。租赁公司发债时,如果主体信用评级过低,将极大增加发行难度。
对于租赁企业来说,提升主体信用评级的好处包括:
一是发行债券时能够根据信用等级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获得政府扶持、融资担保、银行贷款的重要依据;
三是进一步获取潜在合作伙伴对公司实力的信任,有效促成商业合作。
因此,从获取发债资格以及降低发债成本等角度考虑,租赁公司提升自身主体信用评级很有必要。
如何提高租赁公司主体信用评级?
标普信评金融机构评级方法
以标普信评的评级方法为例,首先基于经济风险和行业风险,从租赁公司业务状况、资本与盈利性、风险状况、融资与流动性多方面考虑,再综合集团、政府等外部支持,最后得到各企业主体信用状况。
金融租赁公司的评级基准往往是bbb-, 融资租赁公司的评级基准往往是bb+。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公司特殊情况对评级基准作出调整。一般会考虑的调整因素包括:是否可从央行或银行间市场融资;是否能够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取资金;政府是否赋予其垄断经营的优势;其受监管的程度如何等。
租赁公司提升信用等级可以几步走:
一是夯实业务基础,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形成良好的地域多样性和业务多元化;提升获客渠道和客户粘性,选择前景较好的业务类型。
二是监管资本指标合规,重视杠杆水平、资本质量;提高吸收损失的能力,能够在维持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为高级债权人提供保障。
三是提高资产质量,增强风险管理能力,设置合理的风险治理结构,保持较低客户集中度。特别是开展外延性业务拓展时,需要特别注意风险可控性。
四是加强财务管理,提升现金流水平;多措并举,进一步控制运营成本;合理控制债务规模,优化期限结构;开展融资筹划,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控制利息成本。
五是增强与母公司的协同;构建良好政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