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不再保留银保监会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肖捷作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一负责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统筹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处置,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将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有关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投资者保护职责划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统筹优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专司监管职责,不再加挂金融工作局、金融办公室等牌子。

来源:新华社

想到了两点

一是加强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金融控股集团混业经营的情况比较常见,分业监管的格局难以适应目前的发展形势。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天系”的例子,“明天系”算是为数不多的拿到了金融全牌照的民营企业,参股44家金融机构,颠峰时期“明天系”所控股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合计超过3万亿元。

在其控股的包商银行后,2005年至2019年的15年里,“明天系”通过注册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借款的方式套取信贷资金,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元,且全部成了不良贷款,多次战略重组无果后,2021年2月包商银行正式被裁定破产,成为改革开放后首例银行破产事件。

周小川直言,“对于一些实体经济公司如华信集团、明天系公司,在其高速膨胀过程中也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但应该由谁监管,没人能答上来,最后变成了无人监管。“因此,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可以补上这一短板,对金融控股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不好的苗头及时进行控制,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表述中也强调了功能监管, “功能监管,可理解为在混业经营环境中,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开展的相同或类似业务进行的标准统一或相对统一的监管。“可见,这一监管模式关注的是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业务活动,而不是金融机构本身。

二是强化对金融科技集团的监管,金融科技公司发展日新月异,从支持创新的角度,监管对此的态度基本上是持开放态度的,但等到它们已成为巨无霸之后,对金融稳定也会造成重大影响。

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公司是蚂蚁金服,上市前夕被叫停,除了有马云大嘴巴的因素之外,更重要在于脱离监管。它本身的业务涉及小贷、银行、保险、征信等牌照业务,也涉及金融科技等纯技术业务,蚂蚁金服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管理局四部委约谈三次,要求进行整改,主要内容是要按照金融业务的内容纳入监管轨道。蚂蚁金服整改之后,业务大幅缩水,估值也下降了不少。

蚂蚁金服的高管对外宣称公司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但事实是蚂蚁金服盈利的大头靠的仍然是传统的金融业务,却很少受到相应的监管,这经常受到金融同业的诟病。从四部委约谈来看,对蚂蚁金服这类新出现的金融科技集团,监管难免出现九龙治水的情况,国家金融监管管理总局成立之后,就是蚂蚁金服直接对口的监管部门,权责清晰,管理手段也会日益完善。

除了蚂蚁金服之外,还有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等等类似的金融科技控股集团,如果监管跟不上,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国家适时进行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专门的金融监管局,可以做到支持创新与防范金融风险上的平衡。

活动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