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恒信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恒信”)成立于2004年7月。2014年1月,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完成对海通恒信的收购,开创了国内券商收购融资租赁企业的先河。以机构客户为主的基础设施行业和以零售客户为主的交通物流行业是海通恒信的重要业务增长点。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海通恒信资产规模660.06亿元。
一、公司概况
(一)注册情况
海通恒信于2004年7月在上海注册成立,目前法定代表人任澎,注册资本金70亿元。
(二)股东情况
海通恒信股东是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和海通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比例分别为34.90%和65.10%,其中海通开元投资隶属于海通证券,海通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海通国际控股。
海通恒信的控股股东为海通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海通恒信金融集团的控股股东为海通国际控股,海通国际控股是一家在香港设立并由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全资持有的投资控股公司,于2007年7月在香港成立,是海通证劵的全资子公司,为海通证劵的海外窗口及实施国际化发展的投资战略平台。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国内最早成立的证券公司中唯一未被更名、注资的大型证券公司。前身是上海海通证券公司,于1994年改制并发展成全国性的证券公司。海通证券A股于200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并完成定向增发,H股于2012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
(三)评级情况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评定海通恒信主体信用AAA级,评级展望稳定。
(四)经营业务
海通恒信主营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保理和咨询业务等,目前形成了基础设施、工业、交通物流三大核心板块,已建成了辐射全国的客户服务网络,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近两年,以机构客户为主的基础设施行业和以零售客户为主的交通物流行业已成为海通恒信的重要业务增长点。
海通恒信具有多元化的业务范畴,可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资产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并可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作出多种财务安排。业务形式包括:直接租赁、回租赁、经营性租赁、应收账款保理等,以及租期结束后租赁资产的处置和短期融贸服务。近年来海通恒信租赁业务中售后回租项目资金投放占比相对较高,2015-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售后回租业务投放金额占比分别为95.98%、90.07%、70.84%及87.54%。
表1:近三年及一期经营情况
表2:近三年三大核心板块投放情况(单位:亿元)
基础设施
海通恒信基础设施业务主要针对交通、市政、水务环保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向基础设施客户提供的服务以融资租赁服务为主。近年来,海通恒信也积极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向地方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开发及运营项目参与方提供租赁、保理及委托贷款等综合融资服务;同时针对政府采购安排的订约方提供融资租赁及保理服务。截至2017年末,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60家基础设施客户。2018年1-3月,基础设施业务板块签订的租赁合同签约金额合计17.80亿元。
交通物流
海通恒信交通物流行业运营实体为海通恒运,其前身为海通恒信重卡事业部。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海通恒运已由单纯的重卡租赁发展成为包含商用车、乘用车以及现代物流三大业务在内的综合性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其现代物流业务主要面向汽车运输物流行业中的中小微企业及核心企业,通过为上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在提升交通物流行业业务多元化程度的同时,获取其上下游客户的营销机会。
工业
公司向工业客户提供的服务以融资租赁为主,租赁设备主要包括各类生产、通讯及环保设备。此外,亦向工业客户提供保理、委托贷款及咨询服务。公司的工业客户广泛覆盖高端制造、清洁能源、汽车制造、新材料、消费电子及通讯技术等不同行业板块。主要包括从事制造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及地方性国企)、上市公司及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截至2018年3月末,向总计超过3,600家工业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表3:2016-2017年末公司应收融资租赁款行业分布情况(单位:亿元、%)
二、财务情况
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海通恒信总资产660.06亿元,较年初增长8.76%,总负债541.16亿元,较年初增长10.85%;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23.51%,净利润2.7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78%。
截至2017年末,海通恒信资产规模606.89亿元,同比增长31.99%;负债规模488.17亿元,同比增长38.50%;2017年营收40.77亿元,同比增长28.17%,净利润12.51亿元,同比增长47.35%,总资产收益率2.35%,较上年上升0.17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11.07%,较上年上升0.72个百分点。
(一)资产负债
2015年以来,海通恒信资产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15-2017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8.00%。截至2017年末其资产规模超过600亿元,以租赁资产为主。
随着业务的扩张,对营运资金的需求同步增加,负债规模也快速上升。2015-2017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6.75%。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海通恒信有息负债合计461.29亿元,其中短期借款37.2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14.49亿元,长期借款105.57亿元,应付债券102.38亿元,应付票据1.58亿元。
2017年末,资产负债率回升至80%以上。截至2018年3月末,资产负债率接近82%。
(二)盈利情况
表4:盈利情况(单位:亿元、%)
2015-2017年,海通恒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07亿元、31.81亿元和40.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05%。净利润也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3.49%,2017年实现净利润12.51亿元,突破10亿元。
从收入构成来看,融资租赁利息收入是海通恒信收入的主要来源。2015-2017年,融资租赁利息收入分别为19.08亿元、23.03亿元和26.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3.19%、72.40%和65.64%,占比逐年下降,与海通恒信的业务结构调整有关。
近三年,海通恒信的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保持上升趋势,2017年海通恒信的ROE、ROA分别为11.07%和2.35%。
(三)资产质量
表5:2015-2018年3月末资产五级分类情况(单位:%)
截至2017年末和2018年一季度末,海通恒信总体资产投放口径下的不良率分别为0.93%和0.92%。目前拨备水平保持充足。业务集中度方面,海通恒信客户集中度随着零售业务规模的上升而略有下降。截至2015-2017年末,最大五家单一客户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合计分别占公司应收融资租赁款总额的比例均未超过10%,最大单一客户占比均未超过3%。
三、融资方式与资本运作
2014年以来,海通恒信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方式,通过资产证券化、超短期融资券、公司债等形式募集资金。此外,2018年8月13日,“海通恒信小微1-5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无异议函,成为国内首单储架式小微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该专项计划发行总规模50亿元,基础资产为海通恒信投放给小微企业的融资租赁债权。
银行授信
截至2018年3月末,共计获得52家金融机构授信,授信总额度为人民币624.81亿元,其中已使用授信额度为304.63亿元,尚余授信额度320.18亿元。
短期融资券
2017年3月,海通恒信发行2017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金额10亿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4.63%,已到期兑付。
2018年3月,发行一期短期融资券,金额12.5亿元,期限1年,票面利率5%。
超短期融资券
2017年,海通恒信共发行五期超短期融资券,合计发行金额为46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4.66%、4.88%、4.95%、5.25%和5.49%。
2018年1-8月。海通恒信共发行三期超短期融资券,合计发行金额为30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5.27%、5.32%、4.67。
中期票据
2016年,海通恒信共发行四期中期票据,合计发行金额为28亿元。其中,第一期发行金额为4亿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3.60%;第二期发行金额为12亿元,期限为5+N年,票面利率4.47%;第三期发行金额为6亿元,期限为5(3+2)年,票面利率4.07%;第四期发行金额为6亿元,期限为5(3+2)年,票面利率3.70%。
2018年3月,海通恒信发行2018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金额为1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5.77%。4月,发行2018年第二期中期票据,金额为8亿元,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5.23%。
公司债
2017年6月,海通恒信发行第一期公司债券,金额为1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4.95%。7月,发行第二期公司债券,金额为1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4.70%。
PPN(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
2017年11月,发行2017年度第一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金额为8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5.80%。
2018年2月,发行2018年度第一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金额为6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6.35%。6月,第二期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金额为5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6.50%。
资产证券化
2015年5月,发行海通恒信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金额为13.48亿元,其中优先A级10.89亿元,优先B级为2.45亿元,次级0.14亿元。
2016年4月,发行海通恒信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为12亿元,其中优先级证券11.40亿,次级证券0.60亿。11月,发行海通恒信三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为15亿元,其中优先级证券14.25亿,次级证券0.75亿,期限3+3年。
2017年8月,发行海通恒信四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为16.50亿元。
2018年1月,发行海通恒信五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为11.15亿元。其中,优先A级10.7亿元,次级0.448亿元。4月,发行海通恒信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规模为10.04亿元,其中优先级发行9.6亿元,次级发行0.44亿元。
2017年11月,海通恒信发行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发行规模为14.30亿元。其中优先级13.6亿元,票面利率为5.8%,次级0.7亿元。
2018年7月,发行2018年第一期资产支持票据(债券通),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其中优先A级6.20亿元,优先A2级2.40亿元,优先A3级0.90亿元,次级0.50亿元。
境外融资
于2014年5月在境外注册了10亿美元中期票据计划,截至2018年4月,已成功发行3期境外人民币债、总计31亿人民币和两期境外美元、总计1.64亿美元。
多次增资
2004年成立时初始注册资本金为50万美元,股东为NISグループ株式会社。后经过多次增资,2007年2月为1亿美元。
2008年1月,股东变更为PLOVER ENTERPRISES LIMITED(后更名为海通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增加至2.025亿美元。
2014年1月15日,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公告,下属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完成买卖股份交割手续,收购恒信金融集团有限公司100%的股份,海通恒信成为海通国际控股的下属全资子公司。9月,增加注册资本金至5.23亿美元。
2016年11月23日,增加注册资本(实收资本)2.8亿美元,以人民币现金的方式出资,新增注册资本由新股东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认缴,占增资后注册资本的34.9%。增资后注册资本金为8.03亿美元。
2017年5月,名称变更为“海通恒信国际租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至70亿元人民币,企业类型变更为股份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