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竞争力论坛
作者:陈鹤瑜 研究员
近日,海尔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租赁)成功发行国联-海尔租赁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该项目整体发行规模11.14亿元,基础资产均为公司小微类融资租赁项目,项目覆盖智能制造、医疗健康、教育文化、农牧食品等相关领域,以此助力小微企业纾困发展,为实体经济蓬勃发展护航。
2022年,海尔租赁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延伸普惠金融服务触角,全年服务小微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8%。此次发行的小微ABS也代表了资本市场对海尔租赁主体经营能力的高度肯定和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
关于海尔租赁
海尔租赁成立于2013年12月,注册资本27.9亿元,是海尔集团(青岛)金盈控股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产业金融服务的主体。海尔租赁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坚持走“重度垂直行业线、深度布局产业链、开放共建生态圈”的差异化发展道路,通过“金融服务+产业运营”双轮赋能,在多个领域开展金融服务,以构建良性运转的产业生态圈为目标,提供综合金融及多元资源整合服务。
根据竞争力论坛的整理统计,海尔租赁近三年部分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海尔租赁近三年部分财务数据(单位:亿元)
截至2023年上半年,海尔租赁投放稳步增长,业绩呈现良好的成长性,上半年实现投放82亿元,同比增长16%;总资产达195亿元,同比增长9%;上半年税前利润总额3.5亿元,同比增长18%;ROA3.2%,领先行业水平;不良率控制在1%以下,维持较高盈利能力。
截至2023年3月,海尔租赁的首笔社会责任债项目已完成全部资金投放,总规模14.67亿元,共投放项目100笔,支持产业客户共92家。其中,服务医疗机构11家、受惠患者人数超10万人次、服务教育机构29家、服务学生群体人数近7万人,资金投放41%;服务女性企业27家,资金投放29.5%;服务粮食食品安全领域,资金投放25%;服务小微企业37家,创造就业人数超2000人,资金投放4.5%。
中小微“雄起”
一直以来,小微企业几乎与直接融资市场绝缘,仅靠传统信贷一条腿走路,使其融资道路举步维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租赁公司明白发行小微ABS的优点,开始参与直接融资市场,逐步走进资产证券化(ABS)这条最具可操作性的现实路径中来。
2023年9月,“2023国控租赁惠众医鑫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这是国控租赁首单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ABS,该项目发行规模9.6805亿,入池2995笔小微租赁资产,全部聚焦医疗小微企业。
2023年7月,“仲利租赁2023年第一期小微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这是仲利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首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总规模13.98亿元人民币,所得资金将集中用于中小微企业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远惠系列-2023远东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这是远东租赁首单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ABS,本期专项计划发行规模为15.29亿元。本期资产池入池的承租人100%均为中小微企业,以制造业为主,均属于实体经济板块。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租赁资产余额快速增长,包括海尔租赁在内的租赁行业在转型道路上积极探索,加大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力度,逐步建立起适合自身的普惠金融业务路径。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金字塔基”,要想持续高质量发展,就要将它们所获得的金融服务与其重要地位相匹配,引导其加入直接融资市场,并通过证券化的方式把信贷资产推向直接融资市场进行交易。